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西游记》中唐僧真的对女儿国国王动心了吗?有何高见?
唐僧,女儿国,国王《西游记》中唐僧真的对女儿国国王动心了吗?有何高见?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但是在86版西游记中,把女儿国国王与唐僧相遇的这一段,改编的非常美,甚至是刻骨铭心。这一段改编必须要承认,杨洁导演太有才了。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86版西游记中这一段改编,我认为要比原著好太多,即便是吴承恩在世,也要为杨洁导演的精彩改编而拍案叫绝。
杨洁导演唐僧是一个人,只要是人就有七情六欲,唐僧并非是四大皆空,他去取经本来就是为了唐王朝的江山永固,在小说中连唐僧自己也承认,说到底自己是为了“名”,所以唐僧是一个凡人,可是当他拒绝女儿国国王的倾国之貌,托国之富的时候,他的内心已然在升华,过的了情关才是真英雄,不是不爱,而是不能爱。所以在86版西游记中唐僧对女儿国国王说,如果来世有缘分...。 另外说一个幕后的事,在趣经女儿国这一集中,唐僧的扮演者徐少华拍完这一集后就嚷嚷着要去上大学,即便这一集拍的都很勉强,所以杨洁导演才又找了迟重瑞。而坊间传闻女儿国国王朱琳也因为这一集对徐少华动了心,等到86版西游记二十年再聚首的时候,朱琳见到徐少华的第一句话便是:御弟哥哥,别来无恙。徐少华听到这句话时,两眼含泪,无语凝噎。而插曲“女儿情”的词本来是阎肃写的,可是导演杨洁觉得不够符合这一段故事,自己亲自提笔写下:
鸳鸯双栖蝶双飞
满园春色惹人醉
悄悄问圣僧
女儿美不美
女儿美不美
说什么王权富贵
怕什么戒律清规
只愿天长地久
与我意中人儿紧相随
爱恋伊 爱恋伊
愿今生常相随
愿今生常相随
常相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家好!我是醉吟扶夷。《西游记》中,唐僧过女儿国这关时到底有没有动情?我认为书中为了烘托取经主题,唐僧是决计不会动情的。但是为什么在众多的影视作品中又安排了那么多唐僧和女王的暧昧情节,进而让很多人对女儿国这一段产生了有情无情的联想与揣测呢?
《西游记》一书中,唐僧在去往西天取经的途中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同时也经受住了无数次的诱惑。这诸多的诱惑,有金钱,有权利,有美色,但这位如来座下的金蝉子,大唐皇帝的御弟,硬是从头到尾没有行差踏错过。小时候每次看到唐僧冷漠的拒绝,我都会忍不住嘀咕:“这老和尚是不是傻呀!放着现成的金子、美女、江山不要,非要去什么鬼西天!”然后就会进入到“我要是唐僧面对这么多诱惑我该怎么办……”这么一连串的幻想中。当然,其实说实话,我幻想得最多的还是自己手拿金箍棒横扫一切天兵天将以及妖怪的情形,嘿嘿,有多少人跟我是一样的呢?
直到长大后,特别是在尝到了金钱、美女、权力带来的甜头以后,才更加地明白西天路上的唐僧作为一个凡胎,在面对这一切极致诱惑的时候,他的内心经受了怎样的挣扎和斗争。而在书里,他作为一个凡人,不可思议地摒弃了一切有关于人的欲望。他心中要有多么大的宏愿和多么纯粹的理想,才能做到拒绝得那么毫不迟疑?
女儿国中,女王的倾城容颜,女王的万千柔情,女王的倾国之富,江山之托,一切的荣华宝贵都唾手可得,为何他连看都不看一眼?是不敢吗?哪怕有一点点的动念,他就会挪不动西去的脚步;哪怕只要看上一眼女王的容颜,他都不敢保证心中再无一丝波澜。他只能急急地逃离,这蜜一样的温柔陷阱,比西天路上所有的鬼怪加起来都要可怕!
所以,唐僧到底有没有动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不能动情。而为什么我们总是还纠结于他有没有动情呢?是因为我们从心底希望他去和女王演一场风花雪月的浪漫来给我们看。说到底,我们还是逃不掉自己的凡俗。难道不是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原著《西游记》中,唐僧过女儿国是在第五十四回:法性西来逢女国,心猿定计脱烟花。这部小说的叙述里,唐僧的前世是如来佛的二弟子金蝉子,因轻慢佛法被贬下凡间。唐僧的原型是唐朝的得道高僧玄奘法师。
纵观整部《西游记》,以及第五十四回过女儿国的详细文字叙写,我认为唐僧没有动过儿女私情。下面,详细说一下唐僧没有动过儿女私情的理由。
一、唐僧一进入女儿国,就已先对三个徒弟谆谆教导。
话说三藏师徒别了村舍人家,依路西进,不上三四十里,早到西梁国界。唐僧在马上指道:“悟空,前面城池相近,市井上人语喧哗,想是西梁女国。汝等须要仔细,谨慎规矩,切休放荡情怀,紊乱法门教旨。”三人闻言,谨遵严命。
唐僧虽然没有降妖伏魔的神通,但有着求得真经普度众生的大爱,一心秉持佛门戒律,所以一进女儿国就教导三个徒弟“谨慎规矩,切休放荡情怀,紊乱法门教旨。”实际上,唐僧作为典型的佛门中人,是不可能破戒的。《西游记》是一部浪漫主义的神魔小说,不是世俗意义的现实主义小说,小说的文化基础与背景是正统的佛与道。
小说中的九九八十一难,是对佛学或道学中的劫数的诠释,这种劫数的学说,是一种“业力”的具体。唐僧的女儿国劫数,多数人认为是淫欲戒律的挣扎与考验,但是于唐僧所具有的修行中,他早已过了这种考验。一如在第五十五四中,猪八戒曾说过的一段话:
八戒在旁掬着碓挺嘴叫道:“太师,你去上复国王:我师父乃久修得道的罗汉,决不爱你托国之富,也不爱你倾国之容,快些儿倒换关文,打发他往西去,留我在此招赘,如何?”
这段话,倒是猪八戒色心不泯想在女儿国招赘下来,但猪八戒也说了“我师父乃久修得道的罗汉”所谓久修得道的罗汉,这罗汉在佛教中,是一种修行果位的称呼,达到罗汉的果位,就意味着摆脱了六道轮回束缚,就已了脱了生死。要达到罗汉这种果位,断绝淫欲是必需条件之一。罗汉境界就是自度,若再能自度而度他,就是菩萨境界了。
因此,从猪八戒口中可以得知,唐僧早已到达了罗汉境界,是不可能再有儿女私情或者淫欲的。唐僧之所以下凡间,在上面已叙述过,他前世是如来二弟子金蝉子,因轻慢佛法被打下凡间历劫。再者,唐僧的原型是唐朝的玄奘法师,他西行取经,其实是为求大乘佛法。实际上,他对小乘佛法已经炉火纯青修到了罗汉境界。这点上,作者吴承恩肯定是了解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