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西游记》中唐僧真的对女儿国国王动心了吗?有何高见?
唐僧,女儿国,国王《西游记》中唐僧真的对女儿国国王动心了吗?有何高见?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西游记》中唐僧真的对女儿国国王动心了吗?有何高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想86版《西游记》中的唐僧要是对女儿国国王一点没动心那是不可能的。他们同游御花园,世人都叫唐僧为唐长老,圣僧,唯有女儿国王这位眉眼灼灼的美人儿叫他御弟哥哥。女王不屈不挠的挽留,其实当时唐僧眼神惊慌,只得以贫僧许身佛门,为了解救芸芸众生,使世上不再有杀罚纷争,使人间不再有怨女鳏夫而搪塞过去。
女王一意想留,而唐僧却不敢多留,只得说贫僧取经心切,望女王陛下早发通关碟文,其实唐僧早动了情乱了方寸,只是他避开了,不着痕迹,内心早波阑壮阔。
女王叫他今日不要谈通关碟文之事,那时唐僧早就额头冒汗,只是闭着眼睛念经,连直面女王的勇气都没有。唐僧胸怀的是天下芸芸众生,儿女私情终究放在心里没有表露出来。
在女王近乎哀求之下\"哥哥,你难道真的不喜欢我吗?今日良霄难得,你就答应了我吧″。唐僧额头更是大汗淋漓,紧闭双眼道″佛心四大皆空,贫僧尘念已绝,无缘消受人间富贵,并与大唐天子有诺在先,还望女王陛下放他西去,来世若有缘分......″
唐僧西去一路走来遇到了许多妖魔鬼怪,最后都挺来了,若这次情劫,渡得了,就成佛,渡不了,就负了天下苍生。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只是说来来生,其实唐僧那时有太多的不舍,恐怕仅此一次面红耳赤送给女王了。世上哪有什么来生,一入佛门深似海,从此两眼是众生,此去西行,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这恐怕是唐僧一生唯一动情之处,面对女王四目相对的那一眼,不再是禁欲系的佛。后来回到大唐已是风霜满鬓,捧着用生命取回来的经卷。
很多人都赞叹圣僧不为女色所惑,只有他自己知道,有的人看一眼就会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女儿国国王:我本真心向明月,奈何明月招沟渠?
唐三藏:收起你的阳光,贫僧已许身佛门,我不是什么都不懂,你做的一切我都看在眼里,但却只能记在心头。
唐三藏趣经女儿国琴弦已然拨动,思凡之门已然开启了一条缝隙,或许这朵涟漪连唐三藏自己都未曾知晓。
唐僧从踏进到离开女儿国总共动了三次情:
前言:
一路向西逢女国,因缘巧“喝”孕胎水。
唐三藏师徒四人,途径女儿国,本意为取水止渴,没想到子母河水竟然也会让男子有胎气,让唐僧和八戒腹痛难忍,惹得女儿国的婢女及大臣们捧腹大笑。
一情:孤男寡女御花园,吟诗赏花看鸳鸯。
试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你是男方,你会愿意和你不喜欢或者丝毫没有感觉的女性一起逛街、吃饭、看电影吗?
你会和她花园看花谈心读鸳鸯吗?
唐三藏本为一受命高僧,前有大哥大唐皇帝的望眼欲穿,后又大日如来的上乘佛法,中有普度万民之重任,唐三藏不仅没有拒绝潇湘玉艳的女王,反而只身前往,陪其逛花园,谈风情,赏鸳鸯戏水。
此时的唐三藏不仅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僧侣,反而和西凉女王谈笑风生,风情万种的场面令人唏嘘,看鸳鸯戏水,听着缠绵细语,口中虽说已许身佛门,但身却丝毫没有离去的动向。
二情:以一国之富招唐三藏为王,夜赏国宝,闺房之中暗度陈仓。
三藏的一句话透露了其内心的有原因留在女儿国为王的念想。
西梁女国太师深夜前来提亲,唐三藏先是故意装了一波,不以为然,其实白天陪女王逛一天御花园,此次也是为女王来提亲,可想而知,肯定是奔着唐三藏而来,难道二师兄而来(八戒)?
这显然不符合逻辑,唐三藏的一句话透析其是有想留下为王的念头:
在此唐三藏的这句话才是神句,此话一出太师接的更加秒赞,愿意放其三徒弟西去,只招赘唐三藏一人,这句话可以说言简意赅的表达了唐三藏心有所动,毋庸置疑。
唐三藏深夜受邀看国宝?
先有花园的甜言蜜语,后又前夜的当面提前,再有深夜的也观国宝,唐僧故意一步步走近西梁女王挖的坑,故一而再再而三的给国王机会。
在走进女王的寝室那一刻起,唐三藏并无离开之意,而是坐在闺房之中,眼眉深锁,额头满是汗珠,试问如果不是心中有鬼,如果不是因为觉得对不起佛祖?怎么会口未开,眼未看而汗流不止呢?
在女王的柔情蜜语下,唐三藏终于没能抵抗住其美色加酥情,女王依偎在唐三藏怀中,而其并未把她推开,而是转身说了句:如果来世有缘.....
三情:停马回头,眼眶深锁着泪水,继而拍马极速远去,生怕再多留一刻,再也挥不动手中的马鞭。
喜极而悲,深夜爱意绵绵,柔情似水的场面被蝎子精破坏,但是在蝎子洞中也表达了其对西凉女王的动情之处,
“人妖殊途,岂能相提并论”,
唐三藏的这句话从另一个角度反衬出起对女儿国国王情有独钟的特殊情感,对眼前这个蝎子精很是反感。
唐三藏被救出之后,女儿国国王含情脉脉的看着三藏,依依不舍的把通过文牒交还给他,而此时的唐僧已然不再敢用那样柔情似水眼神看着眼前这位另自己欢心的女人了。
因为他怕自己会再下马,会留恋眼前的一切,他更怕女王会流泪,因为女王流的泪,就是三藏心中滴的血。
快到斩乱麻,用力挥舞手中的马鞭,飞驰而去。
以上三处表露出唐三藏对女王的动情之处,大家觉得有没有道理呢?
我是追溯历史传奇,一家汽车公司的失效分析师,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吐槽。
有关汽车,日语,英语,自考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互相交流,感谢您的阅读。
文/追溯历史传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小说原著中,唐僧对女儿国国王根本就没有动心,在唐僧眼中,女儿国国王的行为跟那些掳走唐僧逼着他成亲的妖精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无非女儿国国王是人,孙悟空打杀不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