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家长应不应该用命令式跟孩子相处?
孩子,父母,自己的家长应不应该用命令式跟孩子相处?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父母在孩子出现问题时要学会反思自己,想想自己跟孩子的相处方式是不是有问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孩子都会有样学样。父母应该注意什么,哪些事情是需要“刻意”去做的呢?
1.学会尊重父母
为什么很多孩子到大了以后,对父母一点也不尊重,父母根本管不了?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做父母的经常当着孩子面互相拆台。
父母在孩子面前应互相赞扬对方,不要互相贬低和拆台。如果父母不懂得这个道理,互相拆台,最后的结果是:孩子对父母双方都没有敬畏心,也谈不上尊重和孝敬。在孩子眼里:妈妈总说爸爸的不对,爸爸又总说妈妈的不好,那证明你们两个人都没什么让我可学习和佩服的,我又凭什么要尊敬你们呢?
2.培养谈话技巧
培养孩子谈话技巧,包括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需要,根据对方的语言和非语言暗示调整自己的反应,介绍自己,表达同情等。和家人对话是孩子学习社交技巧的最好办法。父母可以和孩子做“客人和主人”的游戏:一人扮演主人,另一人扮演客人。主人的工作是运用说话技巧了解客人的兴趣、爱好、情感、思想和观点,力争让客人感觉向在自己家一样。有条件的家庭可以把这个场景录下来,然后大家一起看看孩子的表现如何。父母也可以告诉孩子做的好和做的不好的地方。
3.家庭定期交流
召开家庭交流会,每次限定时间在5分钟到1 0分钟。父母和孩子围绕一个话题,自然谈话。孩子可以说自己喜欢的玩具、游戏、电视节目等。全家轮流谈话后,针对谈话的内容和表达的方式等方面相互评价。这样的目的是教孩子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让他的谈吐更能吸引别人的注意力。
4.转变教育观念
这个时候的孩子往往觉得自己是大人了,希望受到家长、老师的重视,以对待大人的方式对待自己。家长要从这个角度出发,学会和孩子平等地交谈。孩子感觉受到了重视,才会有和父母倾诉的欲望,才会减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隔阂。
5.要多陪伴孩子
对子女最好的教育就是陪伴,陪他们出门,陪他们去逛街,陪他们去看电影。陪伴的时候,能倾听孩子的心声,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重视。孩子也就会愿意和父母说心里话,说出他们的感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命令方式让孩子养成了受训的习惯,长期这样会使孩子在外面熊不起。
上一篇:远嫁千里之外,多久回趟娘家合适?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