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理解书法的线条?
线条,书法,笔画如何理解书法的线条?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再看赵孟的行书用笔圆润,点画线条血肉停均,用笔也是柔润而圆畅,正如孙过庭说“五合交臻,神融笔畅。畅无不适,蒙无所从。”
书法线条也讲究“方”,因为这使人产生刚劲、有力的美感。如汉隶中《张迁碑》和《礼器碑》、魏碑、唐楷中的欧体等可为典范,棱角分明而能给人斩钉截铁之感。
米芾《虹县诗卷》用笔特点是八面出锋,故其线条跌宕飘逸,风流倜傥。在运笔上刚劲强健,具奔腾之势,筋雄骨毅,变化无穷。结字上,自由放达,倾侧之中含稳重,因而端庄之中婀娜多姿。
这些都是通过笔画线条呈现出来的。
苏轼写诗通常有感而发的,他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起伏跌宕、痛快淋漓、整体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
绘画用笔书法讲究“骨法”,书法同样如此,要求用笔挺拔有力。我们平常所说用笔要有骨力皆是如此。
如柳公权用笔特点以“风骨”入胜,方笔为主,起止转折处棱角分明,毫不含糊,遒劲得势,有以方取势,引筋入骨之赞。
关于书法线条,在进行书法创作时,由于个人的性格经历不同,由此对线条的理解认识、审美心理及技法功力的不同,也就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线条风格。但无论怎样变化,都是通过笔画线条展现风格和情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画一体,书法里线条一笔里就包涵几个步骤组合,提按顿挫,比如隶书的蚕头雁尾,一笔下去,左似蚕头右如雁尾,是需要线条的变化组合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法中的线条是灵魂。看似简单的线条,从中可以看出书者的功力。有的或细如法丝,却行云流水,揉中带刚。有的或古朴如柴,却力透纸背,气象万千。要达到这个水准,需要长期的练字临帖读帖,正所谓勤奋加悟性,功到自然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如果把某一个字比作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那么他的线条就是骨感,血和肉都是依附在骨头上的,颜筋柳骨就是诠释书法的线条和质地;一幅书法作品讲究瞻前顾后又相得益彰的行气,如果把这幅作品比作练功的人,那么线条就是这个人的精、气、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法是线条艺术。线条的好坏直接影响书法的美感。
书写线条有美感,首先基础要牢固,比如楷书功底,基础不牢,写出来的线条比较轻浮,无厚重感。
第二,线条的美感与自然规律契合,除了对书法的练习,还应对自然,生活哲学有一定认识。
第三,书法艺术与建筑等美学规律息息相关,作为书法家,应当多方面涉猎,达到书法与自然美学的契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对书法线条的理解是笔画刚劲有力或轻如蝉丝,没有肿状无骨的感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所谓的书法线条就是用毛笔在宣纸上呈现出干、涩、浓、淡、轻、重、疾、徐等不同形状,给人一种力的感受。书法是以线条美为目的的一种富有意蕴的力的感受,无论是刚健雄浑还是轻灵婉约的书风都有其笔力的存在。书法的线条不是简单的写字,也不是印刷体的呆板线条,而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东坡先生说:“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线条的生命之美就是力度、厚度、速度和质感。当我们看到一幅好的书法作品,最常说的就是\"有劲\",这就是写字的力度——线条的力量感。有美感的书法线条其特点是一致的,就是“力度”,也就是传统书法理论上的“笔力”。我们说书法家“入木三分”,就是其书法线条有力度,达到了美的标准。书法通过各种点画线条,表现客观物象的运动和主观思想感情,线条就是书法艺术的主要审美因素。线条之美,首先在于有力量,这种力量是生命的力量。只在笔力透入纸背,字迹才能跃然脱于纸外,显示出书法的精神风釆,给人以美感和精神的享受和鼓舞!好的书法作品是有厚度的,书法家所强调的“中锋用笔”,主要是追求线条的厚度,就是要有“立体感”,这样的组合线条就会有空间感。书法线条也能体现出书写速度、有运动感。书写速度不一样,写出的线条也就不一样。而且好的书法作品是活的,它的每一个线条都有动的态势。怀素的《自叙帖》其线条就有强烈的运动感、速度感,好像是流星飞驰而过,令人惊奇和激动!董其昌的书法以秀、润为主要特点,他的字其点画线条的质感就是温润,可以比喻成丝绸、玉石、花瓣、嫩叶所具有的那种质感。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