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评价《红楼梦》中刘姥姥这个角色?
刘姥姥,红楼梦,的人如何评价《红楼梦》中刘姥姥这个角色?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评价《红楼梦》中刘姥姥这个角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饱经风霜又老于世故的乡下寡妇,有胆有识,有心有嘴,讨好图利都到好处,装疯卖傻不漏破绽。卖得了寒酸,舍得了脸面,当然,也有一副善心肠。明末清明时代,这样的老妇人少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刘姥姥这个角色在整部巜红楼梦》中只是一个小角色,这个角色虽小,作用却不小,具体表现为:第一,整个小说结构中却不可小瞧,可以说在作品构架中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作者通过她"三进大观园"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形象地表现了贾府由盛到衰过程。
第二,作者塑造刘姥姥这个角色,对展示贾府的风貌也起了特殊作用。尤其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昨儿见了老太太正房……果然威武”,“如今又见了这小屋子,更比大的越发整齐了;满屋里的东西都只好看,可不知叫什么”……
第三,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刘姥姥就象一面镜子,映照出各人的性格,比如,在一进大观园中,王熙凤、林黛玉、妙玉……等在捉弄这位老太太时,把自己的性格特点展示无遗:写湘云,一口茶喷出来;写黛玉文静而有节制;写宝玉,因贾母在场,有恃无恐,顽皮放肆。王夫人、薛姨妈语言、神态毕现。
第四,通过刘姥姥这个角色,写出了悬殊的贫富不均的社会。贾府随便给点银子就够他们做生意了,随便给点东西,在她们看来都是宝贝。这个就不多说了。
第五,刘姥姥角色自身作用。刘姥姥善良、勤劳、灵活、风趣,是善于逢迎而又质朴、知恩图报而不辞辛苦的乡村老妇。小说里说:“久经世故的老寡妇”。作者极尽笔力塑造这个人物,幽默风趣,但又写她善良、知恩图报。作者是同情这个人物的。
总之,刘姥姥这个角色,虽是一个小人物,却在整个小说架构中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虽然不是主角,却为主角们展示性格起了一面镜子的作用。客观上也反映出了当时下层人民的社会生活状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红楼梦》中的刘姥姥虽然是一乡下老太婆,在一付憨厚而半傻的外表中隐藏着她的聪明和情商。她一进荣国府她赢得了王熙凤的好感,获利而归;二进荣国府让贾母大为欢喜,饮宴游赏皆让其相伴左右,收获更丰。三进荣国府却正遇贾府没落,一片凄凉。此时方显出刘姥姥的乡下人的善良,将要死去的王熙凤将女儿巧姐托讨给了刘姥姥。“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一切颠了个倒,过去施恩帮助过的刘姥姥,如今反过来成了恩人。
一、刘姥姥是个有胆识的人
刘姥姥女婿姓王,名狗儿,其祖父与王熙凤之祖王夫人之父联过宗,后家道中落,两家地位悬殊再无来往。到了王狗儿时完全潦倒,此时家几尽断炊,一个冬季不知如何过,王狗儿愁得整日叹气。刘姥姥提“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观点,认为女婿祖辈过去与金陵王家联过宗,就想到贾府王夫人那里求助。
俗话说侯门深似海,刘姥姥凭着过去的一点信息,再就是认识给王夫人作陪嫁过来周瑞家的,就带着5岁的外孙板儿,几经周折终于进了贾府见到了王熙凤。一个乡下老太婆带着个乡下孩子,在富丽堂皇的贾府里,面对各种衣着高贵的面孔,居然没有吓傻,还能不忘使命,陈述自家苦处求得帮助,仅凭这一点就知刘姥姥是有胆有识之人。而且也得到了二十两银子和一些衣料食物,一家人这年的日子自然是很宽裕了。
二、刘姥姥是个聪明的乡下人
第二次进荣国府刘姥姥已经是熟客了,她虽然被林黛玉等人笑称为"母蝗虫”(意指来吞噬或捞取食物),但她并不以将获取利益放在首位,而是溶入到贾府的各层人物中去,与之建立感情。以至贾母不时要她讲着乡下的风土人情,如同听世外趣闻。后来连宝玉都成了她的粉丝,被她故事中的人物所迷,居然暗中离家去找。就连她带来的腌制干菜也引起人们的喜爱。
在一次酒席上,刘姥姥端起酒杯突然站起大声说:“老刘老刘,食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让所有的人都愣住了,但很快明白她让人捉弄了。平时酒桌作乐都是诗歌词赋或行令猜迷等,哪见过这个,当场笑翻满桌的人。
刘姥姥真的很聪明,她何尝不知王熙凤和鸳鸯让她这样说是在捉弄她,但她故意装不知,还一本正经地夸张表演来迎合,足见她情商之高。装傻的她并不傻,献丑的他也并不丑,她回去更是满载而归。
三、刘姥姥是个知恩图报的人
贾府被抄,在一片悲惨和混乱中刘姥姥再度来到贾府,带走了将要卖掉的巧儿。完全将贾府的灾难当着自己的灾难,可见刘姥姥是个有情有义知恩图报之人。
刘姥姥一贫穷的村妇,有着浓厚的利己主义思想,她大智若愚,反正是乡下来的,更善于自污来引起关注,而且又有趣味,这都是生活中历练出来的。但是有担当,知恩图报,这就是刘姥姥的本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红楼梦》这部
书是一部历史名著,叙述的内容很多,作者用充满梦幻的手笔,诗一样的语言,看起来很真实的对话,跌宕起伏的情节,引人入胜,书里涉及人物众多,或美或丑,或痴或傻,或毒或善,或精或愚,不剩每举。这些众多的人物,作者单单对一个老寡妇刘姥姥浓墨重彩,不惜笔墨,确是为何?这里实在是有其用意,我试着来分析。
上一篇:生病住院会使肌肉减少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