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清朝人口为什么能在道光年间达到4亿?
人口,清朝,到了清朝人口为什么能在道光年间达到4亿?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公元1887年,清德宗光绪13年,全国总人口37763.6万。光绪会典卷十七。
当然这一组数据还是有待考究,根据清朝乾隆上谕:“朕恭阅《圣祖仁皇帝实录》,康熙四十九年民数二千三百三十一万二千二百余名口。因查上年各省奏报民数,共三万七百四十六万七千二百余名口。较之康熙年间,计增十五倍有奇。我国家承天眷佑,百余年太平天下。化泽涵濡,休养生息。承平日久,版籍益增。"
乾隆,就是所谓清朝深仁厚泽人口飙升说法的始作俑者,他一开口,清人谁也不敢辩驳,以致流毒后世。虽然当代早有学者指出了其中的荒谬性,但是很多人还照样以讹传讹。所以很有必要广而告之。按照人口史专著研究的数字,清朝的人口增长速度在古代来说根本就不快,这是积累下来的,没有战争,天灾人祸影响的必然结果。
二、 高产农作物的引入
1、 土豆:学名叫马铃薯,英文名potato。别名洋芋、地蛋、香芋、山药蛋、洋山芋、山药,等等。原产于南美洲,它既是粮食,又是蔬菜,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在世界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最初,马铃薯受到人们的青睐不是因为它的营养丰富,而是它那妖娆的枝叶和它艳丽的花朵。人类栽培马铃薯的时间已很久远,但它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仅仅有400年历史。公元1536年,继哥伦布接踵到达新大陆的西班牙探险队员,在哥仑比亚的苏洛科达村最先发现了马铃薯。考古学家认为:南美洲秘鲁以及沿安第斯山麓智利沿岸以及玻利维亚等地,都是马铃薯的故乡。何时从何地传入中国,尚难确切断定。根据陕西省兴平县县志的记载,16世纪时马铃薯已传入中国。万历以后,马铃薯逐渐跻身宫廷美食的行列,但由于其品种上的特殊与罕见,仅有达官显贵方能享用。
明代上林苑即使有专司蔬菜种植的“菜户”,在筛选、培育马铃薯上有一定技术优势,但它毕竟是服务于宫廷的机构,既不会大面积栽种马铃薯,更不可能将薯种和种植技艺传入民间。所以,此时马铃薯虽已被引进中国,却不过偶尔现身于富贵人家的餐桌上,千千万万的普通老百姓并无此等口福。
2、番薯:即红薯。北方人多称地瓜,四川人称为红苕,客家人则惯常谓之番薯也。俗称番薯。据清陈世元《金薯传习录》记载,番薯传入的史实是:作者的六世祖陈振龙经常来往于福建与吕宋(菲律宾)经商,见吕宋番薯“被野连山,不待种植,夷人率取食之。”觉得很有价值。
恰好其子陈经纶是福建巡抚金学曾的幕僚,当金学曾向幕僚征求赈灾办法时,陈经纶转述其父觉得番薯可以疗饥的看法。金学曾于是决定派陈振龙前往购买薯苗。陈振龙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献上带回的薯苗。金学曾马上命令在漳州插种,接着又多次下令推广。潮州毗邻漳州,是最早种植番薯的地区之一。福建百姓取得种植番薯的巨大效益。后世遂尊称金学曾为番薯公,设祠祭祀,故番薯也称金薯。
三、 气候暖和,风调雨顺
气候变化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其影响整个社会经济运转的基础,特别是对于处在传统社会晚期,以农立国的清代而言,农业生产对于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对水旱灾害的抵御能力不足,气候对于农业的影响极易波及社会其他方面。在15世纪初,随着气候转寒长城以外为所统一内迁至长城以内,而18世纪前期农耕区又经历了一次显著的向北扩张,并形成了归化城(呼和浩特),等中心城镇。此次农牧界限的北移发生在气候转暖的背景之下,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之小冰期的结束,气候转暖,蒙古游牧地区又新起一次农业开发高潮。(引用来源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陕西师范大学刊物2016第2期)
这段时期天气情况还是不错的,加上土地肥沃,高淀粉作物的高产,提供了人口增长基础。
四、 政策:摊丁入亩
又称作摊丁入地、地丁合一,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是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标志着中国实行两千多年人头税(丁税)的废除。
是康熙皇帝"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政策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 雍正时期开始实行。这一制度的实行,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促进了人口增长。劳动者有了较大的人生自由,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赋税规则的简化减少了官府打马虎眼任意加税的可能。
摊丁入亩的实施,直接导致中国人口的爆炸性增长,从乾隆六年(公元1740年)人口突破1亿,到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0年)突破3亿,再到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全国人口突破4亿,占世界人口超40%(1830年全世界人口为10亿),奠定了中国人口大国的基础。
伍、天时地利人和,最终结果必然是预料中的。
创作不易,请赏赐个关注点个赞再走英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三点,首先清朝特别的重视农业,在这些入关的满族人眼中,农业是国家强盛的根本。只要把农业搞上去,人民才会安居乐业,大清的基业才会万古长存!
所以清代采取了一系列关于农业方面的改革。汲取了前朝成熟的农业管理制度,并在它之上进行的改进。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将它们改造成良田。在清朝289年的时间里,开垦土地的数量就和之前的2000多年是相当的。土地多了,养活的人自然也多了。
而且清朝出了一个好皇帝,他对中国人口增长的影响是深远的。因为经过他的励精图治,中国的土地制度越发的完美。他就是清宫剧中刻画的暴君雍正。
他在全国实施摊丁入亩制度,就是按土地多寡收税,不像以前那样按照人头收税。这就使那些土地比较少的人,减轻了很大的负担,他们的生存也更加的容易,养活更多的人口也不在话下。据史学家统计,雍正在位的13年时间里,清朝的人口增加了上千万。这已经很了不起了,因为当时的人口基数,只是几千万。到了乾隆年间,他延用了自己父亲制定的土地制度,在短短60年时间里,人口翻了两番。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清朝时期,玉米的种植被大量的推广。由于玉米是一种高产的作物。相同面积玉米的产量是小麦或者水稻的两倍到三倍。虽然它属于粗粮,吃起来肯定不如大米或者是白面好吃,但是对于维持一个人的生存来讲,玉米的能量更高,营养更加的全面。而且由于其膳食纤维的含量要比其他的两种作物要多,所以人的饱腹感也会比较的强。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多了,营养更加全面了,养活的人口也自然会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