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大雪节气将至,农村俗语: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说的有没有道理呢?
大雪,节气,雪兆丰年大雪节气将至,农村俗语: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说的有没有道理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那是古代自然天气,现在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事实,所以迟早要遭殃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这句农村俗语是很有道理的,所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这就是一个很正常的自然气候和环境现象,那么到了冬天里面,不管人还是越冬的农作物,最期盼的还是能够好好的圆圆满满的降几场鹅毛般的大雪。
1、“大雪兆丰年”,也叫做“瑞雪兆丰年”,这里所说的“大”就是单纯指的是大雪,而“瑞”就不一样了,它里面包含大的意思,并且还有像及时、合适、合理合量的意思,要比大来得更加实际一些。
为什么说是“兆丰年”呢?主要在于一个“兆”字上面,有“预示、预兆、好兆头”的意思。
那么这样的一种情况在我们北方对于农作物来说主要有越冬的冬小麦和油菜籽,北方到了冬季里面是属于“干冷”的时间阶段,所以降雪就显得弥足珍贵,有“春雨贵如油”的意味。
再有4天就是“大雪”节气了,必然很多地区会出现一场比较有规模的降雪,尤其是在农村里面对这个冬小麦和油菜籽的越冬具有很好的帮助,不但可以有保温保湿的作用,而且可以把土壤里面的一些虫害寄生过冬的给冻死,让它们不再危害农作物。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那就等着来年的丰收吧!
2、“无雪要遭殃”,很显然这是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当然也没有所说的那么严重,下雪与不下雪全看得是此时此刻天气情况的一个整体走势。俗话也说的好“天有不测风云”,下雪真还不是人们所决定的。
至于不下雪,如果说是一整个冬天里面雪比较少的话,在3至4场左右,那么就是一个“危险的范围了”。这样一来就会“出现冬旱冬寒”现象,这很不利于冬小麦和油菜籽的越冬,那么到了开春之后,返青是比较困难的,首先你得在温度回升之后在有灌溉条件的情况下去 浇水了。
如果说是没有灌溉条件的话,那么就只能等着春雨或者是雨夹雪的发生了,那么同时也就会出现寒潮现象,因为此时已经返青,降雨必然气温骤降,会发生冻害现象,不过程度一般较轻微。
总结
人们当然喜欢“大雪兆丰年” 了,好处多多。从下雪天可以冻死病虫害,减少其发生,又可以对土壤有保温保湿的作用。俗话说的好:“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就是这样的一个道理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句俗语小学也学过吧,瑞雪兆丰年。冬天下雪是有好处的,一来可以把庄家里的害虫给冻死,二是大雪来年可以融化成水灌溉农作物。有道理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只是冰冻能杀菌杀虫,别的也没啥好处,这几年从热天下到东天,收成很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然有道理了,雪下厚了冻死了害虫的卵,开春又化成水滋润着大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然有到理,是古人遗传得来。下过大雪的地,虫子都少好多,农作物也少生病虫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道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冬季下雪后,来年可以减少农作物病虫害,所以瑞雪兆丰年!
上一篇:为什么现在科乐美远远不如索尼,任天堂,EA等等游戏大厂?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