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么看待小孩现在的教育问题?
孩子,父母,家长怎么看待小孩现在的教育问题?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教育问题最主要还是看有没有钱,学校好不好,老师负不负责任,现在的老师上课不讲重点,特别是初中,必须要报他所教的补习班什么的,,小孩子就是有心想学也学不到什么,本来上一天课就很累了,还有一大堆作业,然后还得去参加补习班,晚上七八点钟回到家,然后做作业,有时候弄的晚都凌晨了,到了第二天六点左右就得起床,哪有充沛的精力去学习,连我小孩子所在的幼儿园都是这样,不上他的暑假班,他就不教重点。上次听到有个妈妈说。还好她的小孩子报了暑假班。不然升一年级的时候考拼音一个都不会,她小孩考了九十多分,有一个没上暑假班的小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拼音,考了零分,人家学校不要,让送回老家读吧,你说外地人在这里上学本来就很难了,有的学校上学还要你买房,不买不让你读,有的只要花钱送礼就可以搞定了,教育根本就做不到有教无类,也根本做不到公平!!!义务教育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们不见得可以少花钱让孩子学知识。花的钱更多不说反而让他们更累,哪像以前我们读书的时候,老师认真负责任,至少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区别对待学生,外地人考的差就劝退,本地人考的再差也没人敢惹啊,这些虽然我还没遇到过,但身边这种例子太多太多了,幼儿园已经很明显了,这个暑假班肯定逃不掉的,等明年一年级的时候就会知道现在的教育是怎样的了,好的建议,就是不要再折腾外地人了,办个居住证就卡在那里了,要这样要那样,各种找关系各种送礼才能进学校,外地人怎么了,上个学那么费劲呢,有多少人愿意背井离乡出来打工的,我们辛辛苦苦在外工作,为什么在这个城市小孩子上学却受到诸多不公平对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今国学越来越重要了,现在的孩子出来学培训没有低于三个兴趣班的,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了,二胎的放开,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校内教育已经满足不了人们对孩子的期望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的孩子们有福了,目前是中国至少500年来(别说太远吧)青少年求学的最佳时期,首先可以在世界范围内选择求学,享受先进国家的教育资源,第二也是更重要的是妈妈们行动起来了,个个都不差孟母,客观来说我国的教育理念,水平,体系,投入都不太跟得上,但家庭特别重视,教育是一切之本,对国家如此,对一个家庭更是如此,建议妈妈们少埋怨多行动,带动那个一天到晚玩手机的鬼老公,两夫妻共同努力把孩子培养成材,家里的那点钱用在孩子的教育上是最好的选择,比买什么金银首饰强万倍。妈妈们培养孩子同时自己也会不断学习,人生观,价值观,朋友圈都会有所改变,尤其审美观念,会升华,这样的良母必然也是贤妻,老公们会笑歪了嘴,哈哈哈。这段时间並不太长,10年左右就见分晓,孩子受到较好的教育,家庭自然和谐,家庭成员之间的闲聊自然会带有知识色彩,文明色彩,两夫妻笑咪咪的看着共同努力培育的好孩子白头到老,钱嘛不去着意想它,它自然会来,哈哈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中囯,18岁以下的人都属于儿童,他们是国家未来的真正主人翁。
拥有长线思维、开阔眼界和三观正确的父母,孩子和国家的未来才会有可期。
贵精不贵多的现代,长期被娇生惯养长大的儿童,最主要的问题是吃不了苦和受不得委屈。
幼儿期,不让孩子当乡区或城市的留守儿童,鼓励在就业机会密集的地方,多兴建由专人负责的托儿院。
如果能力许可的话,孩子最好由父母亲自照顾,不要假手于将孩子宠上天或育儿观念跟时代脱节的老人家。这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智模式和心理成长。
接受了国家精心培育的现今孩子,许多都拥有远大的抱负,却因眼高手低,努力不足,结果被社会淘汰出局,过着庸碌的一生,浪费了所有的时间和国家资源。
孩子接受了许多的爱,却没有机会付出,渐渐地消磨了珍惜、知足和感恩的高尚品德。
在我看来,要让宝贝吃苦,相信父母很少能够硬的起心肠来做到。加强小学时期的德、育教育是刚需。
每个孩子应被硬性规定必须参加一项如童军、红新月会等的制服团体,让孩子学会守纪律,讲规矩。在周会播放具有教育意义的微电影,让孩子回去写观后感,算入课业成绩。
城市中学生则要硬性规定前往老人院、孤儿院、残障人士,甚至监狱和医院等地方服务、增加技职和技能培训、规定接受军训等。或务农,或许也能减轻国家负担。
毕竟不是全部儿童都能成为大学生。
如果情况允许,定期挑选出部分乡区学生跟城市中学生,互换学校走读。一方面能够扩大孩子视野和体验到更多,灵动有趣的教育模式会更理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