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在现实生活中,你是怎样看待对近人不近,亲人不亲的现象的?
的人,社会,都是在现实生活中,你是怎样看待对近人不近,亲人不亲的现象的?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现实生活中,你是怎样看待对近人不近,亲人不亲的现象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是个非常重人情的社会,千百年来,形成了独特的亲情文化,友情文化,邻里文化,姓氏文化。一个家族,哪怕是从来没有见过面的人,只要是一个家族的人,只要是按照辈份排下来的,一见面该喊什么就喊什么。同门同姓的,该照顾的就会照顾。在过去的社会,一个村里的,一个姓氏的,一个家族的,有些老人没有儿女,无人照顾,本家的晚辈,不论从血缘上有多远,只有要在家族里你最大,或者只剩下你一门,都会自觉担当起照料的义务。虽然法律上没有照顾的义务,但在家族的道义上,你就是义务者,你就有应尽的义务。如果家族里你负有义务而不去照顾本族老人,你不照顾,自身会觉得道义上过不去,村邻四舍也会指责你,背后戳你的脊梁骨。所以过去多少年,中国的亲情文化一直传承得很好。一家人有着亲近血缘关系的人,更是十分亲近,对长辈平时多有照顾看望,过年过节,按照辈份该走动的必须走动。
由亲情蔓延,中国人的村邻关系也十分和睦。中国人有句话说,十里不攀亲,一攀扯都是亲戚。正因为这种亲情文化的蔓延,村人邻里之间,也形成一种自然的相互关照,相互照顾的独特现象。过去乡村人谁家有了事,比如盖房子,婚丧嫁娶,或者有个病灾什么的,是不用人喊,也不用人请的,村邻都会自觉地跑去帮忙。谁要躲着不去,会被人背后指点,当面指责,会被人看不起。
中国社会,多少年来人情大于天。不管什么事,如果有认识的人,有点亲情或者老乡关系,比送礼送钱都要管用,找到一个人情关系,比法律还要管用,除了杀人放火,再大的事-情,在人情社会里,都能化解。
但是在随着改革开放,随着西方社会价值观的渗透,中国的人情社会在逐渐瓦解,慢慢地开始近人不近,亲人不亲了。人情不再像之前那样管用,逐渐淡漠,亲情也不再亲,在逐渐淡薄。过年过节该走动的亲戚,该拜访的长辈,都懒得走动与拜访了。除了自己的父母,实在没办法不管,如果能不管,我相信会有很多年轻人连父母都懒得关心了。更别说邻里关系了。在高楼林立的城市,单元楼里的对门互不相识,同单元的人不知道姓名,各自关起门来过自己的生活。有些同小区住的人,几年了都是陌生人,见面路人一样的。有多起报道,同一单元楼的孤身老人,死了多天无人知道,上次报道有一位39岁的网络知名作家,死在杭州自己家里,整整十天都没有人知道。同一楼住着,甚至是门对门住着,里面的人是生是死没有人关心。
中国古话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今天已经不再是各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了,连他人死活都没人关心了。老人跌倒没有人扶,路遇车祸视而不见,遇事能躲就躲,不给自己惹麻烦。想想这是多么可怕,多么让人寒心的事情。有人说现在的中国,培养了一群有知识的高文化层次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话看来没错。人人都学会了只管自己,只关心自己,只利己,勿利他,这都是中国人情社会消解和消失的一种后果。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因素。亲情与人情,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特色现象。我们在接受西方文化的同时,应该保持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这是中国社会区别于其他族群,区别于其他国的一个重要文化基因。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中国的人情应该保持它应有的传承,人亲人亲起来,让邻里关系和睦起来,让跟前的人亲近起来,让这个社会多一份人情味,多一份温馨,多一份人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实社会一切都要面对现买。不能心存幻想,幼雅如童。我对你的提问颇有同感。亲情友情爱情在短暂人生中是多么重要啊!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现在的人们忙忙碌碌,为己奔波,一切向钱看,把亲情友情爱情看的很淡,自己有爱人一心朝秦暮楚,找情人找小三,结发之妻抛之脑后!这是道德问题,不必赘述。亲情友情也很谈了,人情如此冷漠,可能与个人的压力竞争有关,也与金钱不无关系吧?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有钱处处好,无钱亲人淡。这种风气从古至今亘古未变。这个社会充满铜臭味,见到老人跌倒
无人敢扶,见到人有困难避而远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问他人,一心为已。我认为一方面是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与人的修养素质有关。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在这个没有人情味的世界里,有很多助人为乐的人,他们积极向上,见义勇为,与人为善,不顾个人安危,关健时刻挺身而出!这种人更值得赞扬和鼓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如果人人都互敬互爱,助人为乐,这个世界不美吗?但愿如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的社会是?人心不如红钞票。感情只是性的需要。现在的亲情非常弱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亲友的关系需要经菅的,它关系的亲密与否,在于家族里,圈子里相对能者长期的态度与言行。家族是稳定的血缘为纽带联系,我因家庭传统之关系,及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喜欢在此显示人生价值,极力排除外界因素干扰,通过言行经菅。至此年老,与老伴双方亲人都有后人能者凝聚亲人,亲情相互助力生活于方方面面。故不存亲者不亲之态。友人圈原太大,人员变动也大,随自身年长,被人物质利用价值渐低,及友人阶层分化较大,基本属近人不近状态。少许几友,还能偶尔小聚,聊天吹牛,享受精神生活。令人欣慰的是,我虽老农,但各层朋友心中还是相互存有位置的。
上一篇:《红楼梦》中宁国府焦大,本是功高年老,却不受待见,这是啥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