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小孩成绩好要奖励吗?
孩子,家长,成绩小孩成绩好要奖励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木子不建议各位家长通过奖励的对待孩子成绩好这件事。首先我们先要明白,取得好成绩与奖励之间的关系。孩子取得好成绩,无非是证明了他掌握的知识量更多,知识面更广。
对孩子奖励这一行为,从深层次来讲是父母与孩子维护彼此间关系的一种方式,是父母对孩子表达爱的一种方式;从浅层次上讲,父母是想通过奖励的方式来激励孩子学习的动力,从而获得更好的成绩。
我们可以看到,在深层次上,好成绩与奖励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没有奖励,孩子也一样需要努力学习;即使学习成绩不好,该给的钱还是得给,该买的礼物还是得买,该去哪里旅游还是可以去旅游,成绩与奖励之间并无直接关系。
在浅层次上,奖励真正要达到的目的是让孩子有学习动力,有学习动力,自然容易有好的成绩。所以与奖励真正有关系的是学习动力,而非学习成绩。
如果搞错了方向,把取得成绩的好坏与奖励直接挂勾,就会忽略了学习过程,没有学习过程当然就难以好成绩,或许孩子小的时候还不懂得“投机”,还能够按步就班地学习去取得好成绩,一旦他有一天发现取得好成绩,还有“捷径”的时候,如:做弊,同样也可以获得奖赏。那他就会选择更容易的方式而不是努力的方式去获得好成绩。那这样就与我们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驰了。
如果搞错了方向,把取得成绩的好坏与奖励直接挂勾,就会忽略了学习过程,没有学习过程当然就难以好成绩,或许孩子小的时候还不懂得“投机”,还能够按步就班地学习去取得好成绩,一旦他有一天发现取得好成绩,还有“捷径”的时候,如:做弊,同样也可以获得奖赏。那他就会选择更容易的方式而不是努力的方式去获得好成绩。那这样就与我们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驰了。
确实,奖励可以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激励后,也容易产生行为条件反射,久而久之,孩子会非常习惯地用金钱来衡量任何事情,包括爱、关系等等,“你说你爱我,那你就给多一点钱给我......”。 强行把学习取得好成绩与获取奖励挂勾,特别是金钱及数量挂勾,也容易养成金钱万能观或物质化观念。
很多父母会说,唉呀,不给奖励,他不学习呀,怎么办?
孩子不愿意学习的原因有很多,我们先了解清楚他不学习的原因是什么,有可能是孩子基础本身就比较差,有可能学习的方式他接受不了等等原因。若不能正确地找到真正的原因,一味通过奖励的方式,并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
木子认为我们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去取得好成绩来获得学校或社区的奖学金。因为学校或社区的奖金学金的存在是一个客观存在,而不是为了我们的孩子而设,是为了所有的孩子而设。我们可以让成绩的好坏当成获得某种机会的权力。这样孩子会自发的努力去学习,去竞争。
看完以上分析,相信各位父母已经非常清楚,孩子取得了好成绩交,该不该奖励?希望木子的回答能够帮助各位家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直认为孩子完成一件事情的原动力是兴趣、好奇心,通过奖励和惩罚去引导的行为都会转移了孩子完成某件事情的本来目的。
作为学生,读书写字,考试这些都是他们的责任,就像父母需要提供他们一个好的生活条件一样,只是分工不同。
父母可以给孩子物质上的奖励,以此作为父母对孩子的鼓励,或者作为父母表达对孩子爱的方式,但是不能与考试联系在一起
因为你的承诺不可能无休止的持续下去,你的奖励会转移了孩子学习的本来目的,你在暗示孩子,学习是痛苦的,是需要金钱来维护的,没了所谓的物质奖励,考试就会变成一种无形的枷锁,没了吸引力,即使考高分也没意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奖励归奖励,学习成绩好,本来就是学生的份内事。
“好的奖励机制,由两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主体部分)保证健康运行机制;
第二部分:激励,奖励机制。
社会工作中常见的现象:1.奖金发下去了,工作反而没人做了!!!2.奖励,不奖励变成“无所谓”。3.奖励制度失去了,当初激励制度设置作用与效果!成了鸡肋或多此一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适当的奖励,只能体现的是父母的认可,我想这是我传达孩子的本意!我用了只能,因为我要让孩子明白:
1,父母以外,所️的付出未必都得到别人认可!孩子知道的越早,心里越会平衡!对他成长有利!
2,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如同父母工作养家,做得好未必就一定得到奖励!一个家庭,大家各司其职,做好分内事!
上一篇:新来的同事年轻漂亮,业务能力够强,40岁的一线员工何去何从?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