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小孩成绩好要奖励吗?
孩子,家长,成绩小孩成绩好要奖励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但也有部分学生对考前要求父母物质奖励的做法不赞同。王娟说,学习是自己的事,父母已付出很多,不能再增加他们的负担。
专家建议:物质奖励应讲究方式
专家认为,考试成绩优异,家长给予适当的奖励无可厚非,但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奖励要有教育意义和目的性。同时,奖励应有限度。”赵老师说,物质奖励能给孩子带来满足感,但物质奖励不能用金钱的多少来衡量,这样无形中会强化孩子的金钱意识。家长的奖励承诺可以是旅游、夏令营或是让孩子参加喜好的辅导班。而且,家长的“奖励机制”不能停留在物质奖励上,精神的鼓励、激励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你如何奖励孩子
一、交替使用不同的奖励方法。
由于孩子对新鲜事物永远充满好奇心,而对旧的东西很快失去兴趣。因此,经常交换奖励办法可以保持奖品对孩子的吸引力,使家长的奖励更有效。
例如,每次小宝帮助爸爸倒一次垃圾后,爸爸就奖励他一个塑料动物玩具。开始时,小宝很兴奋,但是几周以后,他就对一大堆玩具失去了兴趣。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上面所说的结果不断改变奖励方式。 恰当的奖励可以用来强化你正在培养的孩子的好习惯。例如,只要孩子能做到放学后先做完作业再玩,就可以奖励他多玩30分钟,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培养出放学后自觉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当一个好的行为变成习惯固定下来后,再针对下一个行为,进行有目标的奖励。
二、奖励要及时。
年龄越小的孩子越要及早奖励,否则会使奖励失去效力。孩子对家长的许诺记得最清楚,如果答应了不兑现,或推迟兑现,都会给孩子一个不守信用的坏榜样。不要向孩子许诺你做不到的事情,也不要用其他东西或奖励方式代替你答应的事情。当孩子按要求去做了,就要按照事先说好的条件奖励他,你必须使孩子深
信你能履行诺言。
三、用奖励的方法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需要耐心和时间。
有许多家长希望一蹴而就,急于求成,恨不得孩子的表现一夜之间就有很大的改观;或者,经常在孩子刚刚有了一点儿进步时,失去继续执行奖励办法的耐心,结果往往是半途而废。
四、明确要求。
对孩子的要求尽可能具体并给出得分的标准。不要对孩子说诸如“你应该更有责任心”之类的话,而应该说“早上你先把自己的床收拾干净”这样的话。
五、及时奖励、每日奖励和长期奖励相结合的方法。
在一开始实行奖励计划时,如果孩子能完成家长的要求,可以给他及时奖励。孩子年龄越小,越需要简单直观的形式来提高孩子的兴趣。例如,用彩笔绘地图的方式标明奖励情况。当孩子完成了一个要求,就把地图的某一块涂上红颜色,看什么时候能涂满红颜色。还可以采用和其他亲友的孩子比赛的方法,看谁进步快,得分多,来刺激孩子的进取心。
六、逐步提高对孩子的要求。
既不要急于求成,提出过高的要求,也不要长时间地停留在低水平的要求上。如果你要求孩子做到上课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那么一开始时,孩子能做到认真听讲15分钟,就给予奖励,然后逐步提高要求,能认真听讲20分钟给予奖励。每次奖励都要使一个行为持续巩固一段时间,然后再提高要求,这样可以稳步地前进。
七、制定出新的标准后,就不要退回去。
孩子有时可能不能一下子适应新的标准,这时不要因孩子可怜巴巴的样子。而放弃新的要求。如果第一次不能给予奖励,对孩子说:“很遗憾,第二天再努力,还有机会得奖。”然后让孩子赶快去做。
八、逐渐取消每日的奖品。
孩子的新习惯巩固了之后,不再需要每天给孩子奖励,家长可以这样向孩子解释:“你今天做得很好,用不着每天都得奖,可以积累起来换一份大奖。”然后你可以从两天奖励一次变为三天奖励一次,再到一周奖励一次,最后改为不定期的奖励。
九、用其他的鼓励方式和表扬代替奖励。
在孩子的新行为巩固下来后,家长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来取代奖励。例如,当孩子养成了在餐桌上用餐时的良好举止时,可以带他去一家他喜欢的餐厅吃饭,并在餐桌上对他进行表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奖励只是教育过程中的一种辅助,但绝不是必须或者是不可或缺的。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孩子的生活环境也越来越优越,特别是物质条件,真的是到了想要什么就给什么的状态,所以说,如何更加合理的满足孩子的需求,成为家长或者是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的难题。
奖励只是一种手段,一种方式
对于孩子的教育,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意识,那就是要做到赏罚分明,就是做的好了就应该奖励,做的不对了就应该惩罚。
这种奖罚式教育方式是当前家庭教育中最为常见的方式之一,现在有很多的家长就是采取这种方式,给孩子树立规矩,设置条件,做的好了就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做的不好就给予惩罚。
但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确实存在一定的偏差,比如有的家长没有明确具体的条款,导致执行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有的甚至只要孩子闹一闹,撒个娇,可能就马上给奖励了,这与奖励的初衷存在一些出入。比如有的家长可能就想着奖励,但是确没有配套的惩罚措施,这也是不够完善的既然有奖励,对应的就应该有惩罚,这种才是公平的。
所以说,奖励也是讲究方式方法的,不能一味的无原则的妥协,也不能太过的严厉苛刻。
我们家女儿就是采取这种方式来督促她学习的,我们给她每天回家都制定了任务表,主要包括了完成作业,背古诗,做口算,跳绳做运动等事项,这些都是每天都需要做的常规事项,只要她完成了,我们就给她登记打钩,然后过一段时间给她汇总一下,看下坚持的次数,然后根据次数的多少给予一定的奖励,比如买习惯的玩具,比如去想去的地方等等,总之就是满足她的一个愿望。
奖励不是必须的方法
其实每个人,每个家庭的教育方式都是因人而异的,对于奖励的方法也是如此,这并不是唯一的方式,也不是最好的方式,作为家长还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出选择。
对于有些自觉的孩子,只要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可能就不需要这些外在的东西去刺激和督促了。而对于一些还不是很自觉,动力不是很足的孩子,可能就需要这些外在的物质来刺激和促进一下,待真正形成习惯,可能就不需要再这么做了。
总之,奖励的选择还是因人而异的,同时奖励也是讲究方式方法的,家长们只要在执行过程中觉得对孩子有促进作用,那就可以大胆的尝试。
上一篇:新来的同事年轻漂亮,业务能力够强,40岁的一线员工何去何从?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