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赫鲁晓夫资料简介(个人简历及图片)
赫鲁晓夫,斯大林,苏联赫鲁晓夫资料简介(个人简历及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由于赫鲁晓夫的个人经历遭遇使他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而这次经历严重损伤了他的自尊心,使他要寻找机会进行报复。于是,苏联政府随即于1960年6月20日单方撕毁了各项援华协定。并在后来的中印战争中公开支持新德里……
赫鲁晓夫 - 政治措施
斯大林时代后期,苏联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中的矛盾眉益突出。到赫鲁晓夫执政期间,为了适应当时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要求,他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在政治体制方面,他主张反对个人迷信,实行集体领导原则,改革内务机构,建立和健全法制。在经济管理体制方面,他针对苏联早已形成的国家自上而下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叔,提出了把部门管理改为地区管理的原则,以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同时,他还大胆探索了发展经济、提高生产率的方法和途径。
在科技研究方面,他积极鼓励和支持知识分子的研究工作,提出赶超美国的计划。苏联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天空。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人造卫星1号”,开辟了人类征服太空的新纪元。这颗卫星重83.5公斤,轨道远地点为940公里,近地点为230公里,每96分钟绕地球1周,进行了一系列的太空科研项目,于翌年初完成任务而殒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证明苏联在同美国的高科技竞赛中走在了前面,这使美国举国上下为之震惊,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下令加速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美国于1958年1月也把它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探险者1号”送入了轨道。此后,10多个国家相继发射了5000多颗人造地球卫星,用于科研、气象、导航、通讯和军事等目的。在人民生活方面,他十分关心公民住房间题,把建造民用住宅作为当时建筑业的主要任务,等等。
赫鲁晓夫执政的时间不长,但他使苏联社会主义发展史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带有转折性的时期。在这一时期,赫鲁晓夫和苏共领导所进行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虽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些措施亦非尽善尽美,但却冲击了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始终存在着的僵化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使人们有了一个比较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对苏联经济的发展起了有效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日后苏联的改革提供了经验。就赫鲁晓夫个人来说,立志改革则表现了他作为一个实践家的气魄和胆略。在外交政策方面,赫鲁晓夫执政期间,不仅十分关心苏联与他国的外交关系,而且实行了较为开明的外交政策,打破了斯大林时期形成的外交僵局。其中最重要的是恢复了同南斯拉夫党和国家的联系。为了弥合自1948年以来苏联和南斯拉夫问题出现的裂痕,赫鲁晓夫决定“采取主动地结束分裂”的行动。1955年夏天,他以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的身分,率领由布尔加宁、米高扬、谢皮诺夫等人组成的代表团访问了南斯拉夫。这次访问,不仅恢复了中断多年的苏南两国两党问的关系,也在实际上承认了社会主义可以有不同道路和模式的事实。尽管赫鲁晓夫在其外交政策的推行过程中,在相当程度上承袭了大国主义的做法,如在对待中国的一些问题上所采取的行动,但是,与南斯拉夫关系的恢复,是对苏联自斯大林时期起长期采取的大国主义做法的初步否定。
在改善与西方国家关系的努力中,赫鲁晓夫积极主张同资本主义世界开展和平竞赛,特别是十分关注苏联与美国的关系。他抓紧一切时机,努力采取各种办法缓和双方的关系。1959年9月15日,他率领代表团访问了美国,与艾森豪威尔总统在戴维营会晤,这次美国之行,他的直率、富有活力、勤奋、简朴给美国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更重要的是,苏美关系的改善,使苏联和西方国家之间出现了普遍的缓和局势。
自1958年苏联与他国间的交往日益频繁,斯大林时期苏联那种僵硬、紧张的外交关系开始“解冻”,对外关系呈现出十分活跃的局面。而赫鲁晓夫在其执政的10年内,几乎访问了世界上所有的主要国家,在国际舞台上表现出的勇气为世人所瞩目。
1963年,苏联的农业出现了大倒退,工业也同样出现了令人担忧的情况,触发并加剧了工人、农民、党政干部、士兵等早已有的、因不同政治和经济原因引起的不满情绪。而赫鲁晓夫本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统治地位的加强,也越来越习惯于诸如“伟大的列宁主义者”、“杰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家”、“和平的伟大战士”一类的吹捧。无限的权力使他变得越来越急躁,易怒、粗暴,对一些由他提出的、关系重大的改革措施和决议的讨论,越来越流于形式,几乎没有人愿意和能够同他进行争论。
赫鲁晓夫 - 下台
1964年10月11日,苏共中央主席团召开了讨论撤换赫鲁晓夫的会议。国家安全委员会对赫采取了特殊的保安措施,从最初的预备会议开始起,到14日最後决议通过为止,对赫鲁晓夫进行了隔离。当时,赫鲁晓夫正在南方黑海边皮聪大的中央别墅中度假,这也是他度过自己政治生涯的最後几天。当时米高扬也在离赫鲁晓夫不远处的中央别墅休假,因此预备会议一开始也没有参加。
1957年6月全会时,反对马林科夫、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所谓 “反党集团”的事件中,挽救了赫鲁晓大的重要人物柯兹洛夫(是当时为赫鲁晓夫调兵遣将、派飞机从全国各地接中央委员会成员来莫斯科开会,与朱可夫、谢罗夫主持三人小组之一),这次也因心脏病较严重,未参加苏共主席团会议。苏共中央在主席团会议上作出决定,将来在中央全会上由苏斯洛夫作主要发言人;并已内定选举勃列日涅夫为第一书记。
10月11日,勃列日涅夫在莫斯科和赫鲁晓夫通了个电话,通知他主席团正在开会,说主要讨论赫鲁晓夫关于划分农业机构的计划草案。赫鲁晓夫起初拒绝在如此仓促的情况下返回莫斯科参加会议,当时正在黑海边度假的米高扬也接到了电话,被告知返回莫斯科参加会议,米高扬立刻动身前往。隔了一段时间,勃列日涅夫再度用电话通知赫鲁晓夫,如他拒绝前来莫斯科,主席团将在他缺席的情况下开会。讨论议事日程,这样赫鲁晓夫才同意去莫斯科。飞机到莫斯科机场後,未让赫回家。这次撤换赫鲁晓夫的事件,苏共中央主席团是事前作了周密考虑的。原准备保留赫鲁晓夫的中央委员职务,但是後来赫鲁晓夫在主席团会议上态度粗暴,且带有污辱性的发言举动,因而苏共主席团最终决定不保留他的中委职位。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一直进行到10月13日深夜。就在10月6日夜间会议休息时,米高扬说服了赫鲁晓夫,要他自愿递交退休声明,即後来在报上发表的辞职申请书,称赫鲁晓夫因年龄和健康原因,已根据本人要求被解除职务,由于赫鲁晓夫最终与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能采取合作的态度,才决定于10月14日召开的中央全会上,不对赫鲁晓夫本人展开广泛的讨论或尖锐的公开谴责。
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10月14日上午继续开会,下午就转入举行经过充分准备的中央全会。中央全会由勃列日涅夫宣布开会,米高扬主持会议,苏斯洛夫作了关于撤销赫鲁晓夫的职务及其原因的报告。苏斯洛夫的报告,着重批评了赫鲁晓大国内政策的错误,主要是有关农业政策、经济政策的错误,在有关组织问题方面,指责赫鲁晓夫搞个人迷信,任用亲朋当顾问,以听取亲朋顾问的意见来代替征询主席团的意见。在外交政策方面,指责他任用《消息报》总编辑、赫的女婿阿朱别依,让阿以类似非正式外交部长身份行使职权,许多外交政策的制订都未征求外长葛罗米柯的意见。随後未经中央全会开展讨论,一致通过了撤销赫鲁晓夫的第一书记和部长会议主席职务,以及职消他的中央委员资格的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