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有人说明朝的文人不如宋朝的文人有骨气?
文人,明朝,宋朝为什么有人说明朝的文人不如宋朝的文人有骨气?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也正是这个政策,使得宋代的文人,不仅牛气,并且还有了傲骨,就是指着皇帝骂,皇帝最多也就是给文人贬官而已,不能动文人丝毫法肤。这样的文化环境氛围,使得宋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百姓文人具有爱国意识较强的一个朝代,王安石、张叔夜、辛弃疾、陆游、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等等,一批又一批的爱国人士,在崖山海战中君民二十万人宁死不屈,诠释了什么叫“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只可惜宋代是一个天子无骨气的朝代,使得宋朝一直饱受耻辱几百年。
明朝
而明朝恰恰相反,自从朱元璋建立大明后,朱元璋对文人是十分反感的,对孟子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君轻”的理论嗤之以鼻,把文人的尊严按在地上摩擦,不仅让他们斯文扫地,还鞭打文人的屁股,朱棣继位后,对大儒方孝孺灭了十族,全面恢复的廷杖制度,嘉靖时期,出现壮观的百人廷杖,血流宫廷,打断了文人的脊梁,树立了你只要感冒犯我的虎威,那就别怪我家法伺候的观念,让天下文人寒了心。
自此明朝开启了各朝代少有了,君臣相互不信任,君臣相互不支持,君臣相互坑的时代,再加上明末的党争阉祸,明朝文人很少会愿意为国为君卖命,崇祯时代,崇祯皇帝多疑弑杀,最终落了个无人上朝,自缢煤山的结局。
南明虽然也有像史可法这样的爱国将领,但还是争权夺利、见风使舵的多。
对比宋代的天子懦弱、臣民爱国,明朝着是天子强、臣民不和。
总的来说,我也并不是说明朝人没有骨气,相对于宋代来说,明代还是不如宋代的,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封建社会皇权专政早晚要达到巅峰,在不断的皇权改革专制的政策下,皇权会越来越强,士大夫会越来越弱,到了清朝专制达到巅峰,以军机首府曹振墉为代表,“少说话多磕头”成为了文人的生存之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额文人?实在是搞不懂什么是额文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两朝都有战死殉节的,也有怕死投降,为虎作伥的。
战死殉节的谁也不比谁低贱,为虎作伥的谁也不比谁高尚。与朝代无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确实如此!宋朝最有骨气,其次明朝,,,后面就更不用说了,鬼子来了一百八十万,伪军缺多达220万。。远多于小鬼子人数……何也???文脉被打断过!宋亡是第一次打断,明亡再断了一次……宋以前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即便南北朝五胡乱华,华夏文脉也在江南得以保全,但宋亡崖山海战,十万军民蹈海殉国,,,这就好比一个贞洁烈女第一次被彻底强暴的体无完肤,身体有了污点,从此再也不是一个纯洁的妹子,(有心人能发现,风尘女子看男人的眼光都不同于常人),明朝两百年的重建自信心,有一定效果,但是比起宋朝,差远了,满清入关后,硬骨头又被杀了,留头不留发,从此百姓只剩下奴性,没有了汉唐血性……所以清末百姓眼神空洞,麻木,冷血……这都是历史积重造成的!!而相比小鬼子,他们会有二战时冲绳岛跳海殉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不能一概而论,要看当时宋明两朝的背景,自古文人多善感,受到唐朝的影响,宋朝时期的文人出了很多,文人嘛,一遇到挫折就爱作诗发牢骚,自觉怀才不遇;宋朝时期可以说是四面楚歌,仗打的多,而且大多以失败告终,割地求和的事不少,文人墨客自然都拿这个话题博眼球,明朝的情形却不一样,咱们共同分析一下。
宋徽宗时期,宋朝可谓是乱成一锅粥了,徽宗重用奸臣蔡京,宦官童贯等,搞得天下大乱,爆发了宋江、方腊两次农民起义,虽然最后都镇压了,但也是内耗了不少。
这时东北女真族兴起,就是后来的金国满族,宋朝当时四面楚歌,金国、辽国、蒙古都想进军中原,徽宗听了蔡京的意见,和金国联手灭掉辽国,收腹燕云十六州,结果辽国是被灭了,宋朝引狼入室,金国也把宋朝搞得狼烟四起。
有了这样的背景,现实的题材,这些文人开始提词作诗的发表自己的看法,说这不对那不对,如果是我就不会这样的结局,这样一来诗词大兴,给人的感觉就是文人一下子都出来了,而且个个有骨气。
反观明朝,明朝是我国最后一个由汉族统治的国家,也是继汉唐之后的一个黄金时期;明朝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明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有"远迈汉唐"之说,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仗打的不多,文人就没有了题材,竟写一些花草树木,也体现不出什么,最多能写个报国无门,一腔热血无法发挥之类的,这样写出的东西自然就没什么骨气之类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