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八九十岁的老人为儿孙操劳了一辈子,临终了还要被''薄葬'',你认为合理吗?
老人,生前,死了农村八九十岁的老人为儿孙操劳了一辈子,临终了还要被''薄葬'',你认为合理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人去世了,被薄葬,我认为是合理的。应该提倡。
一、国家提倡红白事简办。国家执行”八项规定”,刹住了国家各行各业的吃喝之风,送礼之风,国家在职人员家里办红白事要求简办,提前申报批准,一般红白事只充许办5桌,这是国家规定,已有不少人。因为在这方面违返了纪律,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农村也兴起了红白事简办的制度,不准大操大办,我们村就有规定无论红白事,桌数不限制,但每桌席不准超过三百元,有钱也不准大办,提倡节俭之风。老人去世被薄葬,也就是简办,顺应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形势,所以很合理,应提倡。
二、白事大操大办,对去世的老人没有一点好处,只是儿女给自已装面子罢了,不值得提倡。老人去世了,事情办的再宏大热闹,老人也不知道,更享受不到一点好处,只是活人做事,给别人看。所以老人在世时,对老人吃好点、穿好点、住好点、说话和气点、多顺从点这是老人生前实在的好。老人去世花再多的钱,办的再好,己没什么意义了。
三、薄葬节约了社会资源。老人去世了有的要给老人置办上好的棺木、寿衣,墓穴要用砖旋,给老人陪葬一些物品等。而且坟墓要占一定的土地,这些都是无形浪费社会的有限资源。
如果简办,实行火化,那棺木省了,那意味着做棺木的树,不会被人伐了,长在那每天吸收二氧化炭和一氧化炭,给人们制造赖以生存的氧气,该埋在土里的物品没有被无意义的浪费,给活着的人使用着,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土地也不会被巨大的坟塚占用,为后代节省了有限的土地资源。为了子孙后代,老人的薄葬,他灵魂会得慰寂的,老人在天之灵也会得到充许的。
[我是农人潘哥,一名热爱三农的退伍军人,喜欢我的文章记得点赞加关注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只要是活着的时候,儿女都孝顺,死后薄葬也都无所谓,因为晚年是幸福的。如果不孝顺,厚葬无非是给自己一个精神慰藉。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活着不孝死了孝,等于瞎胡闹。所以说,孝顺父母还是要趁早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什么不合理?薄葬厚葬死人知道吗?那只是给后人看的,这要看儿孙的经济条件,当地的风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生前需要的死去有什么用呢?薄也好,厚也好,黄土一堆埋没了,生前受尽千般虐,陪葬座金山银山只不过是遮个众人眼,生前享受千般福,一卷草席也好贴近大地。如果能干干净净地死去,不留一个土堆,不惹一滴眼泪,岂不更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管农村城市有老人过世总会有大操大办丧事以表明儿孙孝顺,这都是虚假的表面文章,有的还花钱请人来哭丧,有的老人活着时子女都不问不管,或者互相推诿,与提倡的厚养薄葬相反,也是大不孝。
孝顺是有传承的,不管有钱没钱人生最大的善就是孝。而不是这种专做表面文章的这种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这样想的,老人一辈子为儿孙操劳费心,作为儿孙应感恩孝顺,但是一定要在老人在世时,至于老人去世后厚葬薄葬与孝无关,也不必太过计较,
祭祀,要重视,它关乎着孝道的传承问题,容不得马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千百年来老祖宗就教育我们,丧尽礼,祭尽诚。老人养育儿女一辈子非常不容易,父母在世的时候我们要尽心尽力的伺候,孝顺爸妈,去世后,也应按当地习俗让老人入土为安,
总不能说父母在世时,我们孝顺了,伺候了,去世后就不在乎了吧,
上一篇:怎样才算生活无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