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八九十岁的老人为儿孙操劳了一辈子,临终了还要被''薄葬'',你认为合理吗?
老人,生前,死了农村八九十岁的老人为儿孙操劳了一辈子,临终了还要被''薄葬'',你认为合理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只要儿女平常孝顺,在生前没吃苦没遺憾就好,厚葬薄葬没问题。如果儿子手头不难,就多花点钱,把那些万忙中也要来亲自参加葬礼的所有亲朋好好招待一次。比叫那些假和尚假道士黑弄一通更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七十岁老头认为老年人死亡按新社会的安葬法律法规办就可以了,骨灰撒了就完事了。
人都死了,没有任何意义了,厚葬是显示后人有能力。如果不大操大办,邻居们会咬舌根子,说后人没有出息。
众观历史帝王将相,名人贵族,老人死厚葬又怎么样呢。后人有多少啊,现在干嘛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合理[流泪][流泪][流泪]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合理,因为在世的时候对父母好就问心无愧。死了再好也是假的。当然在世也好,过世也好。那就是两全齐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活着的人好点,孝顺点,钱和力用在活人身上。子女孝顺,健康长寿,晚年幸福,比什么都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提倡厚养薄塟!现在厚薄都一样!一点火!再厚也没了!排场再大,现示后人经济实力罢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各有志,观点不同,说法不一。个人的观点是:并不知道问题中是何种程度的“薄葬”,总的来说“从简”去葬为宜,但不能“薄情薄葬”。毋庸置疑,老人为儿女甚至为孙辈操劳辛苦一辈子确实不容易,做儿女的即使再孝敬也弥补不上老人的养育之恩。那么,怎么办呢?就只能是在老人的有生之年来尽力尊敬老人,孝敬老人,尽力提供一个优越舒适的生活环境,侍候老人吃好住好心情好,基本上能做到问心无愧,尽量不要给自己留遗憾。本人是这么说的,也基本上就是这么做的,最其码也做到了八分。抬头三尺有神灵,这一点苍天可鉴! 因为老父亲不幸过世较早,就把全部的爱投入到对老母亲的敬孝上,仙逝时高寿84岁。只有这样才最有实际意义,对老人也最实惠,至于寿终正寝仙逝之后就不必大兴操办。有些家庭有些儿女老人在世时并不怎么样,但老人逝后却大操大办,杀猪宰羊猜拳行令又放炮,简直就像在庆祝老人死得好!这样的做法对已逝去的老人来说没有丝毫的实际意义,只不过是儿女们在借此摆阔气显孝敬罢了,是一种很虚伪的做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走了,什么任何地方,须要简葬。
本人父母两个,丈人丈母两个。父母苏州县级市,父母先后去世。大搞封建迷信,花了17万样子。
丈人丈母城里去世大致花了5万。
活着吃好点,穿好点。其他毫无意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人只要活得时侯,儿女听话、孝顺。老人活的开心、活得幸福,踏实,至于死了以后的葬礼那都是虚的,是作给活的人看的,只要入土为安就行了。
上一篇:怎样才算生活无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