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大家能说说自己父亲母亲的人生经历是怎样的吗?
父亲,父母,母亲大家能说说自己父亲母亲的人生经历是怎样的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几十年后,当我都50岁的时候,才开始理解父亲的了不起,他看破红尘,安于仓库保管这份工作,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当初他受到的委屈和伤害是多么大。所以,现在我常常在文字里说,父亲的情怀,广阔而深邃,不是常人能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以前靠工分活!太苦了!不想阐述了![泣不成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的父母親一生哺育我们子女六人,名符其实的大家庭,父亲一人负担全家经济收入,母亲操持家务负责我们的学习生活和成长,我是老大长兄,父亲沉默寡言,讲的最多的话是为了生活,要我好好读书,父亲担负家庭重担,生活最大希望寄托在我们每个子女健康成长,一次我读小学时关节炎,不能走路,父亲背我到东到西看石氏伤科,特别是在艰苦的条件下供我读书上大学,至今恍惚昨日,母亲辛勤持家,精打细算,六张嘴吃仮,六只书包,每月有时还是入不敷出,三年自然災害时,也曾经吃不饱,母亲一手做得好吃面食,做得一手好针线活,新三年,旧三年,但沒穿过补丁的,现在我也过古稀之年,经历坎坷与风雨,才知世界上最伟大的是父母,最难以报答是养育之恩,最对不起的人是父母。今天我唯一能做到的每年清明冬至,扫墓祭奠,缅怀父母。希望将来有朝一日也能埋葬在生我养我的父母大地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心理大师艾瑞克.伯恩说过一句话:每一个人在童年时写下自己的一生的故事,这个故事有起头、过程、还有结尾,一个人一般在七岁以前就写好了自己的人生脚本。
更要命的是,这个人生脚本,也会对自己的子女造成影响,就是我们所说的原生家庭的影响。
我的父母,都出生在新中国解放初期。那时真的是百废待兴,吃不饱饭、吃不上饭绝对不是个案。
先从我的父亲说起吧。
我的父亲兄妹三个,父亲老大,下面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在父亲12岁时,我的爷爷(当然那时我还没有我)因为饿急和一个邻居将一只猪杀死烤着吃被抓起来,从此不知所踪。
我奶奶一介弱女子,改变命运最好的方式就是改嫁。在我爷爷下落不明半年后,奶奶就带着三个孩子改嫁给一个娶不上媳妇但有力气干活的男人。奶奶改嫁后又生了10个孩子,活了6个。父亲在继父的家里是最大的孩子,最大就意味着承担的责任最多,干的活最多,牺牲和付出的最多,所以,父亲生活的很艰难。
再说我的母亲。我的母亲也是一个苦命的人。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个泡在苦水里长大的孩子”。母亲姐弟3个,上面是姐姐,下面是弟弟,母亲排老二。六岁时,我的姥姥就饿死了,目不识丁、老实巴交的姥爷看着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听从了别人的建议:“与其让三个孩子跟你一起受罪挨饿,不如送一个孩子给别人,没准还能有个好的日子。”母亲的姐姐比母亲大三岁,能干的活自然比母亲多,母亲下面是个弟弟,肩负着传宗接代的重任,于是,我的母亲被送走了。
被送走的母亲在继父母家享受了一年比较不错的待遇,上了一年学,吃了一年饱饭。可惜,好景不长,一直没有怀孕的继母在母亲去后一年怀上了自己的孩子,然后接二连三的生了6个孩子。母亲学自然是上不了了。小小年纪的她,除了照顾弟弟妹妹,还要负责上山打柴、割猪草等等。后来,自杀过几次也没有死成的母亲,听从了别人的建议:“你还有机会改变你的命运,再长大点,结婚了,嫁出去就好了....”
(话说,我真的很感谢当年就我母亲的那些好心人)
好容易熬到可以找婆家,母亲和父亲经媒人介绍认识,两个同病相怜的人一见钟情,(这是我上了小学的父亲形容的)迅速组建了一个家庭,然后风雨同舟、相亲相扶养育了我们兄妹三个。
因为父亲少年丧父,在他的少年时期,除了颠沛流离,根本就没有坚强有力的父亲的臂膀支持他,更没有父亲能引导他的格局变得更大,胸怀变得更宽广。在那样的环境下想要生存,父亲必须“要坚强”、“要努力”、“要快点”!没有依靠,所以要坚强;没有后备支持,所以要一直努力;没有包容的父母,所以要尽可能的快点,再快点,才能在母亲的组合家庭里夹缝求生!
一个人孩子想要走的更远,心智发育更健全,除了母亲的慈爱,父亲绝对是引领孩子走向世界的最佳人选,是培养孩子胸怀和格局的最强有力的支撑。(说句题外话:我们兄妹三个都继承了父亲“要坚强、要努力、要快点”的驱力脚本)
而母亲呢,一直是一个缺爱的孩子,即便已经步入晚年,她的内心也极度需要安抚和安全感。她会经常给我们兄妹三个讲述她的苦难史,讲述她养育我们兄妹三个的不容易。在我很小时,我就发誓,将来我一定要对我母亲好,让她过上好日子。长大后,我也很难拒绝母亲的要求!一旦拒绝,我就觉得心里不好受,觉得对不起母亲。(从科尔本家庭模型来分析,母亲属于受难母亲的典范,受难的母亲有个特质:会不自觉的通过受苦、受难来让子女内疚,从而操控子女,得到自己想要的安抚和爱)
父亲和母亲前半生的日子充满了苦难。现在已经步入晚年,我们兄妹三人也早已成家立业,为人父母,父亲完全可以不必那么辛苦的劳作。但父亲还是一直在老家坚强的辛苦劳作。“要坚强”、“要努力”的脚本已经渗透进父亲的血液。母亲即便向往大城市的生活,但是,夫唱妇随,父亲再哪儿,她也跟到哪儿!“我们兄妹三个也没有阻止父亲,只当父亲的劳作如同城里老人跳广场舞锻炼身体,不同的是,父亲的背后不是空无一人 ,现在,他和母亲的靠山就是我们兄妹三个!
上一篇:这几天心情不好怎么办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