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现在有的银行不良率能达到10%。这么高的不良,离倒闭还远吗?
不良资产,银行,不良现在有的银行不良率能达到10%。这么高的不良,离倒闭还远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AMC生态链中,资产处置的公司处于相对核心的位置,连接着银行和中介机构,溢价能力强。
据庄恩岳介绍,不良资产市场生态系统包括4个环节。在上游来源,为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在处置环节,为国有四大AMC、地方性AMC以及不持牌AMC三类机构;以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拍卖公司、征信公司、资产评估机构、证券交易所为代表的服务性机构;以及终端投资方,指需要这些不良资产(房产、厂房、设备、股权等)并最终购买的买家,包括上市公司、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者以及秃鹫基金。
在整个不良资产市场生态系统中,民间处置机构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机会。
“对于不良资产处置机构来说,收益权转让试点,可以看作是一个开放的信号,正是民间不良资产处置机构的发展契机,能否在此良好形势下实现新增长,这是一个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而这里就主要涉及民间不良资产处置机构能否做好基础,包括处置能力的提升和资金的提前准备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机遇往往都是伴随着挑战,这些挑战将对民间不良资产处置机构进行新一轮的洗牌。” 资芽网创始人兼CEO张洛夫表示,这十分有利于不良资产市场进行自我更新与完善,保持整个市场的活力。
实际上,从2014年、2015年以来,市场上不断出现各类“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平台,试图从这个大市场中分一杯羹。
第一种为不良资产交易服务平台,由第三方建立,搭建不良资产的垂直信息搜索平台,撮合买卖交易双方,平台还会吸引法律、评估等第三方中介机构。第二种为催收、债权交易类,以催收公司和律师事务所为主,以资产管理公司和营销公司为辅。第三种为数据查询类,通过数据挖掘寻找债务人的隐匿财产,向不良资产投资机构与处置团队提供以债务人财产信息为主的数据服务,并根据处置难度与回报情况对不良资产项目进行分层,最终向投资者提供不良资产收益权的金融产品。还有一种为资产众筹类,从整个不良资产大的类别当中挑选一些标的,然后募集资金,做资产管理、竞价退出,然后给投资人分配收益。
新一轮不良资产市场逐渐发育成形,潜在规模有数千亿之巨,未来不良资产处置将深度触“网”,在新一轮的淘金热中,什么样的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平台更具竞争优势?
在这几类平台中,各有各的发展短板,其中以综合服务平台的发展前景最被看好。
“目前涌现出一大批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平台,这些平台共同开辟出一条‘互联网+’的解决道路,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特性,打破不良资产处置的地域限制,解决信息搜集困难问题,为不良资产市场的规范提供了一个新的正确思路。”张洛夫认为,“互联网+不良资产”的方式是解决当前不良资产行业痛点的必经之路,“如何在这些平台中独树一帜就成为业界思考的问题,不良资产处置服务商搜索引擎与资产债务信息数据库的建立、打破信息不对称做到无居间费用、严格规范交易过程,以及安全保障,这都是竞争优势所在。”
在张洛夫看来,不良资产超级综服平台的发展模式是可行的,但所有的发展都要抓痛点。“吸引海量的全国不良资产持有者,汇集各类不良资产信息及相关需求,通过不良资产债权搜索引擎,就可以解决资产债权信息案源获取难的问题;整合海量相关处置服务机构与投资方,为双方搭建多样化处置通道,建立起不良资产综服生态产业体系,通过处置服务机构搜索引擎,规范市场,就能解决服务标准的痛点问题;嵌入社交属性与智能综服,打破信息不对称的壁垒,就能推动处置创新和处置效率;零交易成本,提供免费信息服务,就能增加用户黏性;传递行业声音,关注焦点话题,普及法律常识,就能开拓不良资产知识传播的新形式。”
04
好包稀缺价格弹性较小
不良资产处置的收益率同样不容小觑。以中国信达和中国华融为例,其2015年上半年同比净利润增速高达40%,良好的业绩表现主要来自于不良资产经营业绩的快速增长。
银行业不良风险至少要持续攀升一段时间,后续不良贷款率的增长幅度会有所下降,但总量依旧会继续增加,直到国内经济走上确定的复苏之路。随着银行贷款偿还风险集中暴露,这些不良资产包在转让中的价格是否会有所调整?这也是市场关心的一大焦点。
对此,张洛夫表示,纵观当前整个不良资产市场,一直处于一个卖方市场的现状,也就是说,在不良资产包的交易过程中,不良资产处置者信息掌握完备,交易占据主动,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从整个市场来看,仍旧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尤其是好的不良资产包,更是物以稀为贵。因而,不良资产包的价格弹性较小,调整不会太大。”
而随着不良资产市场竞争越发激烈,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市场从去年以来显现一些趋势:银行出让不良资产包需求大且频度提高,但买卖双方价格分歧较大,导致不良资产包转让招标大量流拍,大批涌入的新机构,也使得市场出现乱报价的情况。那么,究竟该如何选择不良资产包?
“好包都是碰到的,真正能让你选到的少之又少。如果真要进行选择的话,那么就要确定对这个包你能否搜集到足够信息,以确定这个包到底价值几何,可不可以做。”张洛夫表示,在当前不良资产市场中,不良资产包的质量良莠不齐,尽量选择体量小、抵押足的包,操作起来较为方便,变现快,投入的资金能很快回收,这样才不失为一个稳健的选择标准。
业内人士表示,这些合资公司成立之时,银行业处置不良的压力较大。如果转让到银行体系外的AMC,转让价和原值之间的差额就是银行的损失,需要用大量拨备冲销;而转到自己旗下的公司,相当于用“时间换空间”。
今年以来,无论是官方发布的数据,还是上市银行的年报都显示,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开始出现企稳迹象。
与此同时,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方面也暴露了一些比较有争议的做法。一家省级AMC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期银行向市场上推出的资产包较少,有很多是定向给四大AMC的,然后再转给银行和AMC的合资公司,有些可能是非真实转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多方采访及查询工商登记资料发现,工农中建四大行均通过旗下香港子公司下属的孙公司等多重股权关系,与华融、信达和长城合资设立了合资公司,分别为瑞华国银(工行49%,华融51%)、信恩润实(农行49%,信达51%)、中银信达(中行85%,信达15%)、长融金诺(建行34%,长城66%),并通过合资公司大量持有本行的不良资产。
某资产管理公司业内人士透露,一般来说这些合资公司是银行和AMC“总对总”设立的,基本的操作模式是,银行将不良资产“总对总”卖给AMC,四大AMC再按照约定将资产转让给合资公司,然后合资公司委托资产来源的银行进行处置。
据上述人士介绍,这些合资公司的经营多数是银行的资管经营部、资产经营中心、法律保全部等贷后催收和不良处置部门在负责。银行业称之为“表外不良资产”,这些资产的清收通过“反委托”的方式大多仍由银行的各分支机构负责,转让的价格也较高有的甚至是原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