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宝妈们是自己在家带娃还是选择让家婆带?为什么?
孩子,自己的,我的宝妈们是自己在家带娃还是选择让家婆带?为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我认为孩子还是自己带着好。
1.隔辈亲容易让孩子不知不觉中滋生出坏习惯爷爷奶奶在带孩子中确实要比父母有经验的多,如果我们仔细的观察会发现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一般身体好。
但是因为是隔辈亲,爷爷奶奶会更加疼爱自己的亲孙子。在头条上我看到一个爷爷为了自己的孙子出去逛不被晒着,
竟然买了一把户外摆摊人用的大遮阳伞,捆绑在孙子的小车车上面,然后推着孩子出去逛。还有一个孙子穿着小雨衣,爷爷站在自家门外拿水往下泼,
让孙子体验下雨天穿雨衣的感觉。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看到爷爷奶奶撵着自己的孙子喂饭的镜头。
孩子什么时候想吃饭,只要说一声,爷爷奶奶哪怕睡了都会起床为自己的孙子亲手做。每一餐都要依着孙子的好爱来确定饭菜。
在爷爷奶奶和孙子一起时,很多事情都是依着孙子来的,时间长了,孙子会形成霸道,娇纵,自我的性格。
认为谁都应该像爷爷奶奶那样依他为中心。可是真实的生活中,哪怕是幼儿园、小学、中学都不是这样的。
当然也有爷爷奶奶很严格对待孙子的,我这里说的不是全部。
2.谁的孩子谁负责现在的父母都有工作,如果母亲既要工作还要带孩子,确实够呛。谁如果告诉我说她会两者兼备,那我会肯定地说她是在吹牛。
因为我就很难做到,我现在就是自己在带孩子,我的孩子已经大了,我每天需要5点多起床给他做好早餐,还有中午去培训班要带的便当。
每天在单位忙碌了一天,回到家立即又要投入到家务劳动中,如果孩子听话倒好,孩子如果不听话,真的很崩溃。
但是付出总会有回报,孩子在我严格要求中,很多坏习惯已经改掉,把每天必备的看电视改成了看书,作文写的很多人都觉得很好。
带孩子的辛苦不亚于高强度的劳动,有的时候我会觉得带孩子比我要写一部长篇小说难得多,而且带孩子还没有任何的报酬。
带孩子会耗费掉我很多看书写作时间,很多稿子无法完成,每天孩子还会惹我生气。
但是,我还是觉得孩子要自己带,因为一旦因为长期不带孩子,一是会错过孩子最关键成长期让父母后悔,另外,孩子万一出现了大问题我们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就像马云在他的儿子出现问题的时候,让自己的妻子辞职时说道:“你辞职吧,我们家现在比阿里巴巴更需要你。你离开阿里巴巴,少的只是一份薪水;可你不回家,儿子将来变坏了,多少钱都拉不回来。儿子跟钱,挑一样,你要哪个?”
一个人再有钱,事业再成功,如果孩子出现了问题,那可是多大的成功都无法弥补的。
所以,我认为孩子还是自己带着比较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教育孩子本来就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教好的。这件事本身是非常花时间+费精力+毁情绪+伤感情的。特别是现在这种大家都很焦虑,内卷严重的社会。
想带孩子学好,是一件吃力不讨好还能把人累疯磨疯的事情。
一、自己带娃做教育的好处:
1. 孩子能更好的建立安全感和依恋关系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依恋对婴儿整个心理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婴儿是否同母亲形成依恋及其依恋性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婴儿情绪情感、社会性行为、性格特征和对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简而言之,母婴依恋关系建立的好坏,将会影响孩子一生的生命品质。
根据心理学家特别是鲍尔比、安斯沃思等的婴儿依恋发展阶段理论,6个月到2岁,属于孩子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从6~7个月起,婴儿对母亲的存在更加关切,特别愿意与母亲在一起,别人不能替代母亲使婴儿快乐,只要母亲在身边,婴儿就能安心玩耍、探索周围世界,好像母亲是其安全的基地;2岁后,婴儿能认识并理解母亲的情感、需要、愿望,知道她爱自己,不会被抛弃,即使母亲需要离开一段距离,婴儿也能理解并相信一会儿母亲肯定会回来。
如果孩子跟妈妈的依恋关系足够安全,如果母亲给予孩子的是无条件的接纳和肯定,那孩子所发展出来的探索世界的本能也是自主自发的,他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不断的成长,自信乐观,他不会把挫折当作一种“如果我做得不好,母亲就会嫌弃我”的威胁,而是执着于自己的目标,努力解决问题,把限制和困难当作是有趣的挑战。不需要考虑别人的评价,也不是为了获得母亲的称赞。自主性会增强,安全感来源就会从母亲转为自己,由此形成了一种成长型的心智模型。
反之,如果他的安全感没有得到满足,就会陷入另一种心智模型——防御型的心智模型。
2.规则感更强
父母说吃饭要专心,不能看电视,孩子一哭闹老人说没事边看电视爷爷奶奶边喂;父母说睡前刷牙不能吃糖,孩子一撒娇,爷爷奶奶又是偷偷地塞糖;父母说手机游戏要限制时间,时间到了一收手机孩子就撒泼耍赖,爷爷奶奶说再玩一会不要紧。而自己带娃,夫妻协商一致,非原则性问题可以自由发挥,原则性问题就一致口径,决不妥协,孩子的规则意识越来越强,而且其他类似的简单清晰的规则也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3.专注力得以培养
经常看到爷爷奶奶带娃,孩子好好地玩着滑滑梯,跑过去擦擦汗;孩子好好地玩着玩具,跑过去喂口水果,无形之中打断了孩子的注意力,也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自由探索,他没有那么需要你,外面的世界对他来说那么新奇,他可以自己一个人玩上很久。比如大睿一岁半自己一个人能在厕所洗40分钟他自己的臭袜子,而我要做的就是拿本书坐在旁边看着,等他们玩尽兴了给他们换身衣服,仅此而已。小时候看似无意义的探索活动,安全的前提下尽量不打扰,孩子大了才可以有更好的专注力啊~
4.独立性不断强化
弗洛伊德曾经指出,母亲尽心照料孩子,孩子就能获得一种信任和乐观的态度,这种态度将会伴随终生。1岁之内的经历对儿童今后生活来说至关重要。我笃信父母早期的爱和陪伴会奠定孩子生命的底色。用心了解他,知道他的气质和性格,了解他的喜怒哀乐和兴趣爱好,从而和他建立亲密感和信任感,他愿意和我做好朋友,带起来自然是轻松的。
在足够的安全感之下,孩子更愿意去探索和尝试,而爱的最好境界是充分放手却暗中保护,从孩子出生,学会抬头、翻身、坐,爬,走,给他足够的信任,让他去尝试。再大一点,让他尝试做自己力所能及的所有事情,比如自己扔垃圾,自己吃饭,自己收拾玩具,独立刷牙,洗澡,自己叠衣服铺床,自己收拾碗筷,自己穿衣服等,在一次次的尝试中,他会越来越强大,独立性越来越强。
上一篇:想给宝宝找一些英语启蒙资源,哪里有合适的资源啊,妈妈们有没有推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