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诗经》为什么是四言?
诗经,都是,诗歌《诗经》为什么是四言?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起《诗经》,不一定每个人都知道,但说起“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很多人应该都耳熟能详。
要想了解《诗经》的格式,离不开这部著作的创作背景: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代称为“诗”或“诗三百”,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最早的记录为西周初年,最迟产生的作品为春秋时期,上下跨度约五六百年,产生地域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南到长江北岸,分布地区遍及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等地。
《诗经》现存诗歌 305 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 500 余年的民歌和朝庙乐章,分为风、雅、颂三章。
“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雅”包括小雅和大雅,共105篇。“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来自民间。“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所以简单的说,“风”是民间的小调,“雅”为朝廷正乐,“颂”是祭祀用的曲调。
《诗经》属于收集类的整理诗集,而其中最多的是民间小调——“国风”,那么问题就来了,那个年代不是现代社会,没有那么多先进的记录工具可以利用,所以那时候很多作品应该是耳口相传,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给后人。
于是对《诗经》的收集便有了“采诗说”。
所谓“采诗说”,在那个时代也就是是靠着人力去各地方收集这些素材,于是就产生了一种职位——采诗人,由他们深入民间,走遍大江南北进行收集。
所以,如果收集的素材都是晦涩难懂,驳杂冗长,肯定不利于传唱和记录,所以通过一代一代人经过长时间收集整理,用一种具有形象性、音乐性,还能朗朗上口的方法,更好地写景状物传情达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这也就是《诗经》现在呈现的人们面前样子,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从而带有很强的节奏感,是构成《诗经》整齐韵律的基本单位。
所以,四字句节奏鲜明而略显短促,重章叠句和双声叠韵读来又显得回环往复,节奏舒卷徐缓。
《诗经》的这种结构方式,不仅便于围绕同一旋律反复咏唱,而且在意义表达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诗经》的四言体也是后世其他诗歌体裁发生之源,楚辞、汉赋、骈文以及五七言诗都受了《诗经》四言的极大影响,同时其遣词造句、章法结构、节奏韵律也为后世诗歌奠定了基础。
总而言之,整部《诗经》对我国后世诗歌体裁结构、语言艺术等方面,有深广的影响。
这种里程牌式的作用也不是我一篇小小的文章能述说的了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多参考一下其他专业文学大家对诗经的解读,这篇小文中不当之处还请多多指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诗经》说白了就是一本古代日记本,就跟我们小学所记录的日记一样,某年某月,考了一百分,十分高兴,写了一段赞美自己的话,诸如此类。只不过古人要更风雅一些,自己的趣事啊、牢骚啊都喜欢用诗歌来表达。
先看名字由来
《诗经》原叫《诗》,因为内容大概三百多篇,也称作诗三百。到了汉代,汉武大帝明确了五经,也就是咱们现在常说的“四书五经”中的“五经”,这本《诗》正好位列其中,既然统称五经,就改名叫做《诗经》了。
再说下内容
诗,一直以来就是人们抒发情感的一种载体,游子在外想家了写一篇,大姑娘思春了写一篇,老汉干活累了写一篇,所以整体看来诗歌就像是人们的日记,写的都是心路历程,抒发的都是各种不便与人说的复杂情感。
《诗经》就是孔子把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所写的日记收录起来,删掉不合适的部分,修改成朗朗上口的文律而成的。
为什么是四言?
《诗经》是孔子编著辑录,所以要想知道为什么都是四言,就得从孔子身上找原因。
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这称呼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作为老师,传到授业解惑是根本任务。孔子想要《诗经》流传下去,必然得让它有可流传的价值和便于流传的格式。
可能当时收集的诗歌上万首,孔子去糟粕,留精华,留下了三百多首精品中的精品。作品内容有了,就必须要给它一个便于朗诵背读的格式,选来选去发现四言最为合适,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简单来说,上万首诗歌到了孔子手里,为了天下的学生都能看懂而且好记,他进行了删减和修整,这就跟上学时老师为了学生方便记忆,把复杂枯燥的内容总结编纂成顺口溜是一个道理。
另外,中国文化大道至简,往往越是少的文字,越能引发人们的无限思考,就如同一本五千字的《道德经》现在研究它所产生的文学作品不下千万字。孔子把《诗经》每句都简归纳为四个字,是为了给我们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启发我们更多的思考。
更多精彩文史内容,欢迎关注@震言
每天给你好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诗歌最早期就是四言形式,而诗经继承了这一形式。比如卿云歌 击壤歌 康衢谣等等上古时期的歌词,他们诞生年代都比诗经时间早,他们都是四言的。之后语言系统日益完善,所以字数才越来越多(最早的诗歌叫弹歌-二言的)后来就从四言-五言-七言-到后面就宋词了,到现在就是散文了。”
上一篇:老师教学生,是教最简单的解题方式还是教复杂的解题方法,到底哪一个更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