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对孩子的成绩期望值是否很高?如果孩子连续几次考不到优秀成绩,你是否很沮丧?
孩子,成绩,家长你对孩子的成绩期望值是否很高?如果孩子连续几次考不到优秀成绩,你是否很沮丧?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仔细想这个问题:
所有关心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好成绩,我也毫不例外!不过,对他成绩的期望值有多高?我自己还真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我一贯对孩子所强调的是:
你只要尽力而为了,不给自己留遗憾就不会有什么遗憾的!
至于孩子连续几次考不到优秀成绩,我会怎么办?
这个问题还没有遇到过,因为我看到了他平时学习很在状态,自己也有自己的目标,所以对于他每次考试的成绩也是顺其自然的事情。因为我相信功夫在平时,考试成绩如何,更多是决定于平时的状态和习惯,考试的运气不是自己能控制的。所以,他的成绩出来,无论多少,我都认为很不错!成绩很棒的时候,我为他喝彩;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我和他讲:这样也挺好,保持低调,也要给别的同学机会吗,更何况成绩总是太优秀就容易给自己太多压力,因为会有更多老师关注,有更多同学看着自己,这样太累了!只要你自己平时努力了,考试发挥了自己就是最好的!
所以,从小学到中学,历经了数不清的考试,我看到孩子平时的努力,他的成绩在我眼里都是很值得肯定的。
有的时候,我们需要接受现实。
早上孩子自言自语:“哎,体育又不及格,我都跑了一年八百了,还是不及格,我有什么办法呀!”
我对此表示了极大的兴趣:
“哦,你们又测八百米跑了?”
“是啊,3分50秒及格,我跑了53秒,还是不及格,还得挨罚!罚就罚吧,我也没办法,跑不快能有什么办法!”
“也是哈,我觉得你很有耐力!”
“可老师不考耐力呀,我就是跑不快能有啥办法。初三中考,我都没考好,这都跑了一年了,还是没及格(从初三中考前一个学期,就开始坚持每天跑步,一直到今天)!”
“这人是有不同的,那考不及格怎么办?”我笑问他。
“不及格就练,重测呗,我第一次跑跑了4分钟,重测跑了53秒,还得再测,测就测呗,反正都得跑,不测也得跑,就多跑两圈呗。”
“也是,就多跑两圈呗,不测咱也跑啊。”我告诉他自己上大学测篮球项目自己的噶事,老师给了三次机会愣是一个球都没有投进去,平时还能投进去几个球,闹得老师也没有办法,真的不是不努力,而是自己实在是能力偏向了另外的方面的。
最后,我夸张地来了一句结尾:你不要有压力,如果老师需要叫家长,立马告诉我,妈妈是你坚强的支持者!(人各有所长,猴子无论如何也练不出大象的力量)
(图片均来自网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①【比起期望成绩,我更看重孩子成绩背后的这些品质】
台湾作家龙应台在给她儿子的一封信里是这么写道::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相信绝大多数家长都会对自己孩子的成绩有比较高的期望值。
但是对于我而言,我更看重孩子成绩背后所代表的品质。
孩子在学生阶段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学习”,如果学习搞不好,说明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没有搞好。
我们知道,取得优异的成绩,需要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虽然成绩并不能代表一切,但却可以说明很多问题,比如:这个孩子是否拥有良好的学习内驱力?是否具有足够的耐心和良好的学习能力?是否能够坚持努力?是否具备延迟满足的能力(我们知道,学习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量变引起质变的工作)?是否具备良好的抗挫折能力,遇到困难是“绕着走”还是“迎难而上”?是否勤奋?是否善于反思和总结?……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面向未来的人,而以上这些品质都是孩子能否更好地面向未来的基础。所以,我更关注成绩背后所体现的孩子的这些品质。其实,只要孩子具备这些良好的品质,取得好成绩只是早晚的事情。好成绩只是结果,而不是目标。
我不希望孩子以后成为“考试上瘾”的孩子,而是希望他成为一个“学习上瘾”的孩子。
因为“学习上瘾”的孩子享受的是知识和好奇心得到满足带来的快乐,而“考试上瘾”的孩子,快乐掌握在别人的手中,他们追求的不是知识带来的天然快乐,而是别人的认可和奖励。
《读懂孩子的心》的作者樊登在书中指出:过高的期望带来的是压力,压力带来不安全,不安全带来的结果是寻找安全,寻找安全的结果就是带来平庸。
所以,孩子的成绩不一定要顶级,但奋进之心要顶级,要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
我们可以不对成绩有期许,但要对孩子强调努力的重要性。
②【连续几次成绩考不到优秀又何妨?“成长型思维+正确的考试观”让你不再焦虑】
如果我的孩子几次成绩考不到优秀,我不会沮丧,原因有如下2点。
1【成长型思维】
斯坦福大学的一位教授曾经提出两种思维模式,一种是“固定型思维模式”,一种是“成长型思维模式”。
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会认为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是个定量;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会认为,人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后天经验不断进步的。
孩子的思维模式受父母的影响最大,一念之间,对于孩子教育的效果却是天壤之别。
成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并不是几次考试失败所能定义的。
最好的老师是父母,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和价值观去引导孩子,让孩子更加关注自己的努力,我们应该给孩子打造一个成长型家庭教育环境。
2【正确的考试观】
考试考的不好未必是坏事。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于考试的看法,希望能帮助家长和孩子们树立正确的考试观。
总体来说,考试的作用有2个:“选拔”和“查漏补缺”。
根据考试的这2个作用我们可以把考试性质归结为2类:
第1类是“选拔性考试”,比如:中考、高考、考研等;
第2类是“非选拔性考试”,就是除了选拔性考试之外的其他考试,比如:月考、期中、期末考试等。
大家可以看一下下面图片中的2幅图,图片中:
【外围蓝色框】表示:大纲考试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红色区域】表示: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盲区”;【绿色椭圆区域】表示:考试所涉及的范围;【绿色与红色的重叠区域】表示:失分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