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德育是如何实现并达到效果最优化?
德育,学生,教师德育是如何实现并达到效果最优化?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里通过“方苹果的故事”进行说明,美国的老师面对着学生所画的方苹果,沒有像大多数中国教师一样生气,也没有简单地进行评价,而是让学生主动说出创作的理由,结果还将本节课的最佳创意奖颁发给这名学生,及时有效地肯定了这位学生的创意,这样能够更好激发起创新的火花,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同样,在班主任的德育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导,大胆鼓励学生具有创新精神,能从情感上接受学生的创新,将方苹果的梦种植在每个学生心中。经过一定时期的培育,通过综合培养作用,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内,学生则会“梦想成真”。
三、德育教育中确立宽松的目标管理机制
从管理方面分析,应基于目标管理来积极营造宽松的环境。当前的过程管理中,对于学生在各个方面限制过于死板,不适合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构建评价体系中,应该重视科学性、合理性的特点,通过有效目标管理确定,利用强有力的激励机制,大胆创新,积极调动学生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德育教育中,培养有效的创新能力。在进行学生的德育工作教学创新中,应该要求教育者具有创新的素质能力和丰富的教学内容,鼓励教师进行多方面的学习和思考,将科研和教学相互结合[4]。通过课堂教学,将问题的答案以及思考过程主动和学生进行交流,改变传统的学生无条件接受老师给予答案的被动局面,应该积极鼓励学生给出与老师标准答案不一样的内容,鼓励学生具备敢于挑战传统答案的行为,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已经非常习惯背诵传统的标准答案,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自然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班主任在进行教育教学中,应鼓励学生面对问题有着自己独立的见解,应该鼓励学生从自身的情况来寻找问题的答案,并选用合适的方式来追求答案的完善,体现出较强能力的综合素质以及探索精神。正是通过上述独立探索过程,才能有可能做好学生的潜能开发,才能进一步做好中学德育教育工作。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为人,对于一切学习者,德育是个常讲常新的永恒话题,也是比较难的话题。
过去我们讲又红又专,现在讲德才兼备,都是把德摆在专业和才能的前面,可见其重要性。但是其建设又具有明显的持续性和长期性特点。基于此,德育俨然是个系统工程。
既然是个系统工程,就要有系统的思想做指导,从而科学地开展德育实践。大到我们国家,从制度、机制、措施各个方面着手开展,小到一所小学、一个家庭,从行为规范、活动实践、纠偏反馈等微观动作下手,上下互动,协同发力,才能形成德育文化,才能自觉养成。
但归根结底,德育的核心力量,还是集中在孩子生活的家庭,学生学习的学校,员工工作的企业,他们是我们整个社会的细胞,他们是德育的主导力量,鼓励和引导家庭、学校、企业积极参与其中,享受德育成果,才是根本只所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言难尽。
德育主要靠环境,身教,润物无声。
一个人像一粒种子,长的怎样,主要靠土壤,水份,空气,阳光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品德教育不会是一门立竿见影的科目,“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也没法用定量的指标来评价。
人的品德“诚于中,形于外”,是人内心深处的表白。内心情绪波动仅仅通过理论课程,案例解读难以完成。一个人心有感动,才会领会道理,内化于心,艺术、音乐或许是比较有效的方法,这些优秀的作品往往令人震撼,心有所往。
学业功课之外,花一些时间接触音乐、乐器、戏剧,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情绪的起伏变化,不知不觉中感化人心,从浓缩的故事了解人生,构筑自身气质内涵。看似简单的音乐、戏剧却能融入大道理、大观念,内心深处的激荡,更容易内化成道德观念、品行修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德育是指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并不是单纯的指道德品质。
为了实现德育教育效果最优化,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最重要的是爱的教育,爱是基础和起点,也是目标和方向。
首先是家庭方面,父母要言传身教,正能量的父母才能让孩子对生活充满热情,如果父母多读书,思想丰富,孩子也会耳濡目染,保持家庭的合睦,夫妻和睦,婆媳友爱,邻里和谐,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长大,看到周围大人都是正能量满满,智慧的父母会教出智慧的孩子。
上一篇:人工智能教育培训有哪些方式?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