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书法有基础,为啥有人说楷书并非是唯一?
楷书,书法,隶书书法有基础,为啥有人说楷书并非是唯一?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楷书是书法的基础,并非是唯一。我们从隶篆入手也不影响基础的学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经常有些人说楷书是书法的基础,学好楷书打好基础,学篆隶行草都没压力,是真的吗?
一:这些人犯了一个根本性的认知错误,那就是把文字体系和书法体系混为一谈。中国自秦以来,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不论是在军事政治还是文化方面,所谓“车同轨,书同文”,说白了就是天下只能有一种文字。但是呢,这一种文字,却有多种的表现形式,所谓“秦书八体”也(《说文解字》:“自尔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这八种字体都是为官方所承认的。
二:“字体”这个概念,在文字体系和书法体系中概念是不同的。在文字体系中,“字体”是为了适应不同场合产生的概念,趋向于实用,那么在中国“大一统思想”的影响下,必然会出现一种在文字体系中具有统治性普遍性的书体,秦代是小篆,西汉还是小篆,东汉变成隶书,魏晋南北朝楷隶兼用但是总体趋向于楷书,唐代是楷书,到宋代,由于印刷术普及(其实唐代就有了),实用性达到了顶峰,楷书的统治地位基本确定,后面都没有再变过(有人说为什么印刷术不用行草?一是工艺会更复杂,二是文字体系是为语言体系服务的,一个成熟的语言体系,配套的文字系统不能太简化,否则容易产生歧义,英文有26个字母,汉字却只有永字八画(有些沙雕肯定又跳出来杠,呵呵不止这八个哟,呵NM币!有本事你给我凑26种笔画出来?),这样少的基础必须有一定的复杂度才能保证严谨,而行草简化得太过就缺少这种严谨性),所以,在文字体系中,说某种书体是基础或者更严格的说是主体是没有毛病的。
三:而书法体系就不一样了,书法体系中的“字体”是文字体系“字体”在观赏性艺术性上的延伸发展,趋向于观赏。书法体系里面的字体是相互独立而又相互影响的,独立的部分在于它们技法取向不同(书谱: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简而便),相互影响的部分在于它们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界限,会有很多中间衍生体。也就是说书法体系里的篆隶行草真作为五种成熟的书体其实是地位平等的,不存在谁是谁的基础的说法,因为艺术性不像实用,并不存在什么标准,没人会去制定一个所谓艺术体系确立谁才是正统(很多时候人们说某种艺术风格字体是主流是正统什么的其实是把字体的两种不同概念交叉着说的,并不严谨),因为不同字体之间的风格本来就是互相交汇的,就算有人吃饱了撑的要去定个标准,肯定也没什么卵用。那既然书法系统里的书体地位平等,凭什么说楷书是书法的基础?最后田楷才是书法的基础,学好田楷打好基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楷书在初学书法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但是并不唯一。
书法的基础是“正书”,而非楷书
孙过庭说学书法:初学分布,但求平正。这个意思就是初学书法的时候,“平正”“分布”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是基础。所谓平正就是结构稳正,所谓分布就是布白均匀,无论是章法还是单字。
在历朝历代,均有“正书”,比如秦始皇统一文字开始,就有了小篆,这是正书,但是民间的快速书写的书法就是隶书,而且是“草隶”,“草隶”在小篆之前就已经有雏形了,后来刘邦推出“隶书”,然后又篆隶结合的“八分书”,那个时候的篆隶就是“正书”,一样结构稳正,布白均匀,跟楷书的作用无异。
所以初学书法的时候,学篆隶也是一样的,也会起到打基础的作用。比如王羲之,就是从隶书开始学习的,如过看过一些二王年历考证,就可以知道王羲之书风是有一个阶段性的变革的,就说明早期是学隶书开始,中年开始自成一家的。
所以学什么书体做基础,没什么区别,关键是得学“正书”,才能起到“笔法”“结构”的基础作用。
楷书的基础作用是什么呢?
①首先是笔法
学楷书,是因为楷书的运笔速度相对较慢,行笔教稳,适合初学。而且笔法交代清晰,容易学习,比如起笔行笔收笔的变化,在一个相对慢的节奏中变化,学习就比较容易上手。
这些基础的笔法,如横竖撇捺等,非常有力的锻炼了运笔的技巧,如行笔中的行笔粗细变化,快慢变化,用锋变化等等。从这些笔画的“形”上,开始接触笔法,从而获得笔法的基础。
其实篆隶与楷书也是一样的,都是中锋运笔,篆书是藏锋起,藏锋收,行笔多转法。隶书是多露锋或折锋起笔,运笔中有粗细变化,有露锋平出,有回锋收笔。相对篆书来说笔法更丰富了一些,提按的动作多了,折法多,转法少。
楷书的笔法在隶书上也有一定的发展,综合了藏露,有了变化,转折变化,轻重变化更加丰富了,关键是运笔简洁了,书写速度上有所提升。
所以后代学书法多从楷书学起,因为接触的法度比较全面,学完楷书之后可以上接篆隶,这是后世都学楷书入手的原因,但是从篆隶入手也并不影响基础的学习,关键是楷书在当时是实用书体,篆隶是实用性不大,科举不用,所以很少有人篆隶入手。
②结构、章法
其实楷书篆书隶书的结构和章法都是有相同之处的,在结构上:篆书比较挺拔,外拓,圆。隶书比较扁平,内缩,方。楷书就综合了二者,如颜楷方正外拓,欧楷挺拔内缩。在章法上,都是字字平正分布的,三者一样。
这些基础作用,在行草书中的作用是非常关键得,比如章草是隶书省笔,今草是楷书的省笔,如果正书的基础不好,结构不准确,那么对草书也是不可能把握的。比如,人穿人衣服好看,但是如果把衣服给猫狗穿上,就不说那回事了,因为“结构”不一样。
所以楷书或说正书的作用,对书法的学习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想学行草一定要有正书基础才可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