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讲解员要怎样才能对游客的胃口?
讲解员,游客,也是讲解员要怎样才能对游客的胃口?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讲解员要怎样才能对游客的胃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俗话说众口难调。
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要想去让每个人满意,结果就会让更多的人不满意。关键是选择游客当中比较普遍认可的一个角度 去解释旅游景点。
一样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去说,听的人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如果是对普通百姓,旅游景点当然更多的是口语化。如果能够多掌握一些各地的方言,遇到的游客正好是这种方言区的,可以说上其中三两句,让他们引起身份上的认同,从而带来更多的认可。
如果只是照着讲解资料去背诵,或者面无表情像读书一样,其实很多人都是不乐意听的。
对于讲解人来说,每天都是重重复复讲解那些讲了千遍万遍的东西,很难做到有激情有状态让听的人兴奋起来。那些内容自己肯定是不新鲜的,但是对于游客来说,他们第一次见到,当然是感到新鲜的,所以要站在游客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新鲜感,理解他们的好奇。
既然对他们讲解是你的职业内容之一,所以更多的还是要保持一种对职业的敬重,用心服务,善待顾客,这也是给自己尊严。
只要用心,就一定能找到符合游客胃口的方法和方式。用心让众口不再难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讲解员的语言介绍是让物、景说话的主体媒介,是沟通观众心灵的桥梁,也是使讲解员与观众产生情感交流、传递知识的重要载体。
讲解专业的本质是创造性的输出和给予。景点讲解是讲解员的重头戏,也是游客较为看好的旅游产品之一,所以讲解语言要摒弃讲解词的书面表达方式,要口语化,要研究观众对象,讲解方式和方法上要更灵活,让讲解语言不断变化,话题不断拓展,内容越来越丰富。掌握讲解技巧是讲解员讲解水平提高发展的重要环节,它在新讲解员—普通讲解员—优秀讲解员的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讲解词的掌握技巧。讲解词是讲解与展品的结合,是对陈列语言的注释、补充和延伸,是再创造的过程即综合处理的过程。讲解词的掌握要确立总体基调及各部分的表达方式。为了表达内容而确立的基本调子是悲壮、高昂、还是轻松明快。讲解纪念馆外部建筑时就应做到深沉平稳。表达方法也应有轻重缓急,断连疏密,刚柔扬抑。在景点讲解中,讲解员头脑里要不断设置各类观众,要有明确的对象感,根据不同对象和文化层次,因人而异地选择好讲解内容。在运用讲解技巧上也是如此,比如对一般的游客,讲解员可多一些问答法、借用故事法等等。而对层次较高的游客可运用画龙点睛法、巧妙穿插法等等。
二、讲解的表达技巧 。讲解时要艺术处理声音,做到悦耳亲切。讲解时的表达技巧主要是要求讲解员有正确的语调、重音、节奏、吐字归音。讲解语调不同于基调,语调是通过有声语言表达的实践。主要有:⑴平直调。用于叙述性的讲解。包括纪念馆的外部建筑、建筑风格等等。⑵高升调。前低后高,用于惊叹、命令、疑问、感动、号召、反问、设问。⑶降抑调。前高后低,用于感叹、乞求、请求、肯定、慎重而严肃。讲解重音是讲解时需点明的词。讲解过程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⑴增强音量。⑵加强声音力度。⑶要夸大字音的调值。⑷重音落在不同的词上,语意也随之改变。讲解节奏主要由讲解内容来决定,要有意识的处理,要看观众对象、年龄、兴趣、逗留时间、对内容的要求,可伸可缩,可繁可减。 吐字归音就是要求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做到出字讲型,归韵讲位,收音讲势。
三、讲解的现场技巧⑴讲解时的位置。讲解员在讲解前,首先要有意识地“占领”最佳位置,面向游客面带笑容,既不要靠游客太近,也不要离游客太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多说一些故事性,对游客吸引力比较强的词话,
让景物活起来,让游客更能身临其境了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先了解客人的需求,按照需求进行个性化讲解,同时需要考虑团体中的各种年龄的人,比如:老人,孩子,他们有自己喜欢听的内容,老人对于历史、文化更感兴趣,孩子对于教育、增长见识更有意义,成人需要更多的是启迪与社会意义,不同层次的人需求不同,同时也要照顾到客人的行动是否方便,放慢脚步与语速,不能死背书,应该风趣幽默的同时将历史、故事、事件说清楚,讲明白,如果有人提问,还要做好应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较强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讲解员突出的就是“讲”。游客想要了解一座博物馆、一个景点、一处名胜古迹就是通过讲解员的讲来认识的。对于讲解员而言:其一,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把游客想要参观的地方表述出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