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虎鲸身上很少长藤壶呢?
灰鲸,幼体,千米为什么虎鲸身上很少长藤壶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什么虎鲸身上很少长藤壶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千寻君来回答。不止虎鲸,就连其它齿鲸,像海豚、鼠海豚、领航鲸、伪虎鲸、喙鲸等。甚至须鲸,如蓝鲸、长须鲸、小须鲸、布氏鲸、塞鲸等身上都很少长藤壶,实际上鲸类当中,身上藤壶最多的就是——座头鲸、灰鲸和几种露脊鲸。▲座头鲸的头部和下巴的最容易被藤壶附着。▲藤壶布满灰鲸全身,和另一种寄生物鲸虱一起,使其体表呈现大块白斑,成为灰鲸的一大特点。▲露脊鲸的头部最容易被藤壶附着。
那么鲸这么多种,为什么它们最容易被藤壶盯上了,原因主要有三点:个头大、游得慢、长得黑。
座头鲸和灰鲸都可以长到30吨以上,露脊鲸最大种可达百吨,而虎鲸最大才10吨左右,体型大目标更大。
▲藤壶的发育阶段
藤壶看起来像贝类,实际上是一种节肢动物,它的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藤壶的幼虫是非常渺小的动物,在海水中漂浮,寻找合适的附着基底,藤壶选择宿主跟人们买房子很相似,基底的面积、水流速度、颜色、光照、光滑程度、盐度都会影响藤壶的附着。但最关键的因素是水流速度和颜色。藤壶幼虫游速很慢,个头很小,无法承受强大的水流冲击,也无法在水流速度很快的环境中附着,因此宿主的游速对其影响巨大。而座头鲸、灰鲸和露脊鲸正是游速最慢的几种鲸,座头鲸的游速只有8-15千米/时,灰鲸的游速为7-15千米/时,而露脊鲸的最快速度也不超过10千米/时。▲左下角三个大家伙就是露脊鲸科的三个物种,上边身上有白斑的是灰鲸,中间那个是座头鲸
相比之下,蓝鲸虽然大,但速度可达48千米/时,长须鲸可达50千米/时,虽然都是大型须鲸,但蓝鲸和长须鲸的身体呈流线型,尾部强壮有力,因此游速并不低,而座头鲸、灰鲸、露脊鲸身体都是圆筒型,尤其是露脊鲸,是最粗壮的鲸类,它们游速很慢。虎鲸的体型比它们小很多,又是掠食性齿鲸,非常灵活迅猛,游速高达55千米/时。
游得慢更容易附着,就像扒火车一样,老式蒸汽机车可以徒手扒上去,和谐号谁能扒得上。▲蓝鲸和长须鲸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就是体色黑,灰鲸是深灰色,座头鲸和露脊鲸都是深黑色。一个黑黢黢的大家伙在海里慢悠悠的游着,自然会成为藤壶最理想的宿主。其它须鲸体色较浅,虎鲸虽然是黑白相间,但它游得快,完全不给藤壶附着的机会。总结下来就是,体型巨大、游速缓慢、体色深黑的鲸类最容易被藤壶附着。虎鲸这几个条件都不太满足,因此藤壶不会把它当做宿主,也没有能力附着在虎鲸身上。
藤壶虽然美味,但对鲸来说却是一种负担,一头须鲸身上的藤壶最多可达半吨。藤壶的附着和繁殖能力超强,又涂“胶水”又打“地基”,一旦上身很难清除,会跟着鲸一辈子。
我是百科千寻君,关注自然,热爱自然,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主要因为齿鲸亚目的物种(海豚科、喙鲸科、抹香鲸科等)游速较快,藤壶在寄生到鲸鱼海豚虎鲸身上的时候,最大的敌人就是水流,如果被寄生的鱼类游速较快的话,很容易被甩下去的。且有些物种捕食方式奇特(如抹香鲸科和喙鲸科会潜到数千米处捕猎)还有亚河豚、白暨豚、印河豚等淡水豚类生活在淡水中,而鲸虱藤壶这样的寄生生物不生活在淡水中。以及许多小型鲸类喜欢在海床上摩擦。扩展资料:藤壶的幼虫无节幼体,经2-3周的发育,成为腺介幼体,腺介幼体在合适的附着物上吸附、固定。固定前腺介幼体用触角附着接触面,这种附着容易移动。故称为暂时粘附;此时若附着物表面适合附着。腺介幼体则会由暂时粘接转变为永久性粘接。固着后的腺介幼体发生变态成为藤壶成体,藤壶成体在附着基表面分泌出藤壶胶,使附着更加牢同。藤壶胶分泌初始为液态,通过自组装和交联,最后凝聚成耦合底板和基底材料的胶质层,期间经历了复杂而有序的过程。这种胶体与附着物基材表面发生粘接的聚合过程使该胶体具有较大的内聚强度和抗生物降解性。
上一篇:有哪些韩综是你刷过好几遍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