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朱棣起兵时,朱元璋曾留三十万大军,为啥朱允炆到死都没用?
朱元璋,云南,家军朱棣起兵时,朱元璋曾留三十万大军,为啥朱允炆到死都没用?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就这样势如破竹,如闪电战般朱棣各路大军集合于南京城下,而远在云南的沐家30万忠于朱允炆的军队根本没机会去远水救近火。回头看当年日本军队强攻南京造成举世惨烈的南京大屠杀估计借鉴了此役,不同的是川军虽然内战内行,面对小日本时却不惜代价,打出“无川不军”的强大战力,正所谓国难当头,马革裹尸。当然朱棣上台成了明成祖,永乐大帝没愧对名份,功勋卓著,那是后话,在此不再言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实力决定未来 坐山观虎 是常人思维 看不清方向 不如以静制动 要学会换位思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只王牌部队指的是镇守云南的沐英,沐英是能打,可是沐英在洪武25年(1392)就去世了。靖难之役发生在1399年,所以沐英也不可能7年后从坟墓中爬出来,帮助建文帝朱允炆平定燕王之乱。
朱允炆在靖难之役中为啥会失败?
1、无将可用
朱元璋统一全国后,向南打到云南,向北横扫漠北。之后朱元璋觉得天下太平了,就开始诛杀功臣,这些能打的名将战死的战死,病死的病死,剩下的几乎让朱元璋诛杀殆尽。
朱元璋费尽心思,好不容易给朱允炆留下一个“善守”的耿炳文,结果还是难逃岁月的魔爪。朱允炆点耿炳文上战场平乱时,耿炳文上马都费劲,就别说指挥作战了。结果不出大家所料,耿炳文一个回合就被就被朱棣打的避城不出。
朱允文没办法,只好将耿炳文换下,让李景隆为帅。李景隆喊朱元璋为“舅爷”,他和朱允炆是表兄弟,虽然头上顶着王爷的称号,但这人就是个草包。李景隆没上过战场,就读过两本兵书,听父辈讲过一些打仗的故事,他就就觉得自己也是名将了。
结果李景隆率领50万大军和朱棣对峙,朱棣当时就笑了,声称“李景隆有五败”,就是说李景隆犯了5条兵法大忌,所以必败。结果李景隆被朱棣引到北平城下,朱棣自己去了内蒙,找他19弟宁王求助,宁王将精锐之师朵颜三卫交给朱棣,朱棣这才回去救援北京城。
可就这样,李景隆的50万人还没将北京的一群老弱妇孺拿下。等到朱棣回转,李景隆顶不住了,自己先撤了。这下可好,几十万军队连带物质全归了朱棣,朱棣实力大涨,战争的天平不断向朱棣倾斜。
2、朱允炆的错误理念
朱允炆还是太年轻,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残酷,一味的讲仁义,讲道德,当然这是跟他多年读“圣贤书”是分不开的。
在战争期间,朱允炆觉得还是要讲亲情,于是下令,不得伤害朱棣。这就等于给朱棣加了一道“护身符”,没人敢碰他。
可朱棣不是朱允炆这样的“仁义君子”,一场战争下来,朱棣就看出其中端倪。朱棣乐了,于是每次出战,朱棣都是冲锋在前,排在第一个。这下朝廷军队傻眼了,没见过这么无赖的,这怎么打,朝廷军队只好眼睁睁的看着朱棣带着部队冲过来,也不敢放箭,怕伤着朱棣啊,就是短兵相接,也得让过朱棣。
这下可好,哪里有危险,朱棣往哪冲,他冲到那,所有的朝廷军全住手,这仗是没法打了,朱允炆哪有不败的道理。
3、朱棣技高一筹
朱棣在济南和朝廷军对峙,可是朱棣耗不起,他的资源本来就不多。于是朱棣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就是绕过济南、徐州,直扑南京。
朱允炆 也没想到朱棣会这么大胆,敢孤军直入,这可是”兵家大忌”。
可是非常时刻就得有非常手段,朱棣是夺皇位,不是平定天下,所以他敢冒这样的险。结果也证明他是对的,他一举拿下南京,取得了胜利。
乱石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趣谈答案:朱允炆不是不想用,只不过是在朱允炆想用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朱元璋的王牌军队
整个明帝国洪武年间发展到中后期的时候,有名有姓的高等级将领全都死球了,除了两个人之外。
第1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李景隆,也就是靖难之役的主要负责人,如果没有他的话,恐怕靖难之役还不会输得如此之惨。
第2个人也是非常优秀的人,只不过他不留名不留姓,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他,正是因为他的如此低调,才导致朱元璋一直信任他,并且让他手握政权镇守云南。
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沐英,也就是沐家族人。
关于沐英手中的这一支军队有多么优秀,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沐英所到之处,当地的少数民族,当地的蛮夷之人,他们根本不敢轻举妄动。
在这样的一种强权威压之下,就不难发现沐英绝对意义上是明帝国的王牌军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左右靖难之役的结果。
朱允文不动的两点原因
首先朱允炆不是朱标,如果朱标遇到了靖难之役的话,估计就出兵勤王了,因为朱标和沐英的关系摆在这里,更要命的是朱标的地位要远比其他的皇子的地位高得多。
至于朱允炆的话可能就差点意思了,因为朱允炆见到沐英8成还要喊一声叔叔,再加上朱允炆这个皇太子的地位,本身就来之不正,来之不正的朱允炆和朱棣去争夺,沐英也懒得管这件事情。
除了这件表面是原因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朱允炆已经来不及了。
靖难之役最开始的时候是来回僵持,而僵持僵持之后,朱棣发现了一个小窍门,开始走偏路,这个时候朱允炆发现了,但是他已经来不及指挥沐英军队了。
大家都知道古代大军团作战的时候,往往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这个时候如果盲目的指挥沐英的军队只会输得更惨,如果指挥命令的军队最起码需要提前准备三个月到六个月,只不过这个时候的朱允炆已经没有时间了,除了撒丫子跑路,好像一切都晚了。
上一篇:当一个人陷入困境和恶循环时,面对经济和生活问题如何摆脱和自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