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重庆白象街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建筑文物?
重庆,白象,水门重庆白象街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建筑文物?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但这栋楼巧妙的利用地形,分三层入口,解决了爬楼难题。
从白象居住宅楼内看长江及东水门大桥和长江过江索道。
白象街老街
白象街,是个有悠久历史的老街,曾是下半城的主干街道。这里有重庆最早的有线电报局、大清邮局、药材公会等,在清末可谓是盛极一时。
清代的川东道、重庆府、巴县署三级官府均在此附近。
到民国时期,上半城率先修通了公路,城市的中心才逐渐转移至上半城了。
开埠时期的老建筑,在拆迁中保留了下来。
【背景资料:清光绪十六年(1890),中英签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重庆开为商埠。次年重庆海关成立,英人霍伯森担任重庆海关税务司的职务,掌握海关行政和征收关税的大权并兼管港口事务。各国在重庆纷纷设立领事馆,开辟租界,建立"国中之国"。开埠后,英、美、日等国家在白象街开设洋行,形成“金融街”。】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重庆作为中国的战时首都,遭受了日本侵略者最惨烈的的轰炸,史称“重庆大轰炸”。那些见证繁华的的老建筑,多数被炸毁。
现在的白象街,正在迎来新的城改。平民化的早餐摊、小饭馆、火锅店、夜排挡,依旧陪伴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在这里,可以感受一下市井文化。
享受美食
与相距几百米的上半城不同,这里的主要食客是本地人,多数餐馆用餐环境相对较差,但味道更平民,价格更实惠。
从白象街沿台阶小巷上到解放东路,路对面就是西三街农副水产品市场。
这是主城比较有名的一家市场,规模比较大,品种也相当齐全。
当然,市场内主要是供应各大小餐馆及家庭的美食原料,不能直接食用。而临近市场的餐馆也就有了便利条件。
走了半天,肚子也饿了,品尝下重庆人最普通的美食吧。
重庆火锅
首先推荐的就是火锅了,在重庆的老街里,总是会有好吃的火锅。
这附近的火锅店有好几家,我比较喜欢市场路口旁边三楼上的赵二火锅。一家地道的老火锅,周边的老居民都熟悉它,在这里几十年了。
这里的火锅一般分特辣、中辣、微辣,我一般是吃本地微辣(现在为了照顾外地游客,又多了一种叫外地微辣)。
近几年重庆旅游火热,火锅也比以前贵了,人均消费差不多要50-60块钱了。当然,也要看你点多少菜了。
吃火锅时,锅里可以没格子,也可以加个格子,只是为了方便而已,没啥特别的。
很早以前,互不相识的人可以同吃一锅,靠格子分隔。
现在主要是方便区分先后加入的食材。
所谓“九宫格”之类的说法,只是近些年旅游业的宣传用语,本地人并不这么说。
其实现在很多网红火锅店,却并不为本地人所熟悉,一般也很少去吃的。
重庆小面
在这附近,小面店也很多家,不吃火锅的话来碗简单的小面也不错。小面2两一碗只要6块钱,也可多几块来碗牛肉面或者鸡杂面。
虽然多数都是些无名小店,却人气爆棚。不仅早上人多,中午也多。吃客主要是附近工作生活的本地人。
这么小的门面,店里的几个位置很拥挤,通常在门口摆几张小桌,认识不认识的,只要有位置就坐下来同桌,这就是重庆小面。(另外还有一种是路边一排塑料高板凳当桌子,坐小板凳上吃的。)
路口的另一边,也有两家小面,马路对面还有一家也可以的。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虽然本地人对各家小面的认可度不同,但对外地人来说,估计差别不大。这附近有多家味道都还可以的。
平时不太吃辣的人,可以说一声“少海椒“(少加辣椒),即便是本地人,也不丢脸,哈哈。
其它
其实这一带好吃的还不少。沿解放东路往西走,在储奇门公交车站处有家羊肉馆不错,我也常去。
这家羊肉馆主要有红烧、粉蒸、凉拌等,都是比较小份的。所以一两个人也方便,多几个人的话就要点很多份。菜基本是现成的,只要有位置,上菜还有很快。
再往前走,有家眼镜面也很有名。
如果有兴趣往那边走,沿途可以看到巴县衙门旧址、新修的仿古白象街、高空飞架的人行道、还有网红凯旋路电梯。
解放东路的老建筑目前基本上都已经拆了。
解放东路-新华路
这一段主要是上坡,约10-15分钟
从西三街市场路口进入,向左前方一直走,可以经过人民公园到新华路,再一直走到解放碑。人民公园是在一个坡上,很小。解放前被称为中央公园,是连接上半城与下半城的主要通道。
我们走近道,从市场路口进入往右前方走,爬一坡长长的台阶就是新华路。
就是这里上去,看起来难度不大吧。别急,慢慢爬。前面拐个弯歇口气再抬头看。
这下看到顶了,还行吧。
其实,这就是附近很多居民日常所走的路,还有很多小学生每天上学也从这里上下。这就是山城。
爬完台阶后向前走几步就到新华路。
到了新华路(往左前可以去解放碑),右转,即可到达小什字地铁站5A口,就在长江索道站旁边,也就是我们这个行程的终点。
白象街-较场口
白象街到储奇门、凯旋路、较场口,本来是不错的徒步游览线,下半城老街的特色非常明显的,但是由于现在解放东路沿途正在进行拆迁改造,白象街也是,所以沿途可能会比较脏乱,景观也不太好。
所以前面所推荐路线,在西三街市场那里就结束了,如果兴趣的话,其实继续走走也是可以的。
走到时较场口,徒步距离大约半小时。
从白象街一直往西,走过海关遗址,到尽头是四方街。
重庆海关报关行(大清邮局)
四方街往长江方向可通往滨江路,江边位置应该是昔日的太平门大码头。
只往下走少许台阶,可以看到正在挖掘修复的太平门。
太平门是重庆十七座古城门中的一座。
【背景资料:2013年,从四方街拆迁工地传出一则消息,在工地的石壁上,露出了一座拱形门洞,只露出了三分之二,疑似太平门。热心市民奔走相告,呼吁保护。经专家确认,它确实是老重庆城的太平门的内门。它没有被毁掉,而是被筑路盖房时填埋了。】
从四方街走出来上解放东路,巴县衙门就在对面小巷子里。
【背景资料:以前的巴县城就在现在的渝中区,所以太平门内有了这座巴县衙门。巴县是重庆的附郭,重庆府驻在巴县城。府县同驻一城,重庆城也就是巴县城,】
沿小巷子进入。
巴县衙门旧址仅留存了几间破旧的老房子,现已修复一新。
【背景资料:清代的重庆府下辖有十几个州、县,巴县衙门就在重庆府城内,那时的重庆府城与巴县县城同为一城,都在今天的渝中半岛上,巴县衙门在重庆府衙的眼皮底下,巴县故得“首县”之名。】
前面钢棚下是前几年发现的国家级文物——老鼓楼衙署遗址,发掘的宋代高台建筑基址由几百年前的条石和砖块垒成。
【背景资料:老鼓楼遗址附近是当年重庆衙署的集中地,包括川东道、重庆府、巴县三大衙门就在这一带。除了政治中心,这一带还有当年的县文庙、县学以及白象街、四方街等繁华之所。因此,这里曾是重庆城的最热闹最核心的地方。】
上一篇:你们作业都什么时候写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