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明朝为何实行“海禁”政策?
明朝,海禁,倭寇明朝为何实行“海禁”政策?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1.军事需要:大明建国,并没有完全铲除前朝残余势力,退守的北元,军事实力仍不能小觑,并与大明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都处于对峙状态,时刻威胁着大明王朝的统治。东南沿海地区的倭患也是重要问题。
2.政治需要:外国想要与大明贸易通商,必须进贡,承认宗主国地位。
3.为了获得巨额财政收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统治者当时主要从国家安全方面的考虑:当时日本正处于南北朝时期,国内动荡,民不聊生,大批的落魄武士流亡海外,特别进入中国的沿海,烧杀抢掠,无恶不做,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再加上当时的元朝残余势力和这些倭寇内外勾结,兴风作浪,以及国内不法势力的参和,对刚刚建立起来的明朝构成强大的威胁,所以当时的洪武皇帝朱元璋果断下命进行海禁,不许任何船只出海,阻断一切和外界的联系。这种行为法令其实是一刀切的鲁莽行为,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种关起门来搞建设,缺乏外面世界的新鲜空气,成为使国家慢慢走向衰弱的罪魁祸首,真有饮鸠止渴之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起先的海禁,是为了防止建文帝的复辟,而到了嘉靖年间,这个海禁,是为了维护国家的体制。就是∶海上贸易带来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达,而这种发展趋势,正在严重影响着建立在田园经济基础上的封建体制。于是,一场所谓的“道德” 对真实的资本主义的围剿,便在国家机器的支持下,全面进行。最有效的手段,便是海禁。让萌芽中的资本主义失去成长的空间。
这个海禁,不仅影响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象日本这种没有资源,当时生产力也十分底下的国家,连市场上流通的铜制钱自已都不会制造,而是套用明的铜钱,又处于大海之中,明朝对它是十分重要的,它要赖以明朝己开始发达的海上贸易,在之中分一杯羹为生。明朝的海禁,使日本一下子陷入生存困境。 而明朝的海禁因为是道德与利益之争的结果,是不符合社会发展的现实的。大批沿海民众或因此断了生路,或因违反海禁犯了法,大量的竟被逼往海上,成为海盗。
这二股力量一结合,成为倭患。而在这时,日本正在诸侯混战后开始走向集中,大名掌权的政体,在生存压力下走向相对的联合。
倭寇先前是只图抢掠的,但几年下来,发现貌似强大的明朝原来十分笨拙而脆弱。从当时的情势看,几百人倭寇便可使几千人的明军大败己是常事。从中华大地抢掠便能得到巨大的财富,使日本的大名不再关注各自间的争战,因为那所得实在太小,而是自然的走上联合。这一联合,便联合出一个战略∶从抢掠改为侵占。各大名原先还装模作样一年抓几个海盗,送给明朝处置。见了明朝实在无能,野心便大起来了,转为更明目张胆地支持,并占了福建、浙江的一些沿海地点,准备吞下中华了。
明朝为何这般笨拙而脆弱呢?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从道义和民心上,就是发挥出一点点来,倭寇又怎能这样猖狂。这里面,一个严重的病体,便是所谓的一套封建“道德”。 在这套封建“道德” 的禁锢下,皇上的权威成为最重要的;官吏将领,变成当面高唱正道德,背后结帮谋私的两面派;民众则成为一盘散沙,被官吏将领以道德为名,大肆盘剥。至极端时,一些官吏将领还在某种程度上适应并鼓励了倭寇的存在,因为,这样,他们的高唱道德有了一个立足点,又可借机大捞一笔。而海禁,最后也变成对一般民众的欺诈工具,对于与有大海盗关联的走私,官吏将领不仅只是开一只眼,闭一只眼,而是提供武装押送,甚至劳力也代替了。这一切,都被高唱的道德掩饰了,谁破坏了这个潜规则,马上成为道德的牺牲品,官吏将领众起而攻之。
也许,在战场上就更复杂了。在这个道德构架下的军事机器,讲的是概念化的忠于皇上,概念重于了实际,战场上的随机应变也可能成为不忠的罪名,一级一级的汇报情况,又一级一级的等待命令。所以,几万人的大军往往无奈于几千几百倭寇的声东击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封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不需要与万邦物质交换,闭关锁国对明朝影响不大。
2.朱棣不知道建文帝会不会卷土重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明朝初年和明朝中后期,明太祖实行了海禁,原因是沿海边民受到倭寇的侵犯,困绕了生活问题及人生安全,。尽管有明朝将领戚继光统率的戚家军奋勇杀寇,但还是有倭寇来范,为了更好的防范,也就想到海禁,这应当与他们当初的理念相近,就是高筑墙,令他们没想到闭关锁国对经济,人文交流产生的差距。历史上除了唐朝李世民在治国上推动与外界交流之外,其他这些帝王很少。大多数帝王精力放在治理国内,开疆柘土,看不到外国人的长处,自己就落后了。
上一篇:孩子拉肚子?吐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