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水浒传》一百零八位好汉的故事写不完,为何还写潘金莲?
水浒传,梁山,好汉《水浒传》一百零八位好汉的故事写不完,为何还写潘金莲?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水浒传》中类似潘金莲的故爭也有,如杨雄杀潘巧云,宋江杀阎婆惜。
一部好的著作,必须有主有次,有张有驰,有正有反,有血有肉。只有反映社会生活,充满生活气息的著作,才是观众喜爱的著作。
水浒中描写108将起起伏伏、打打杀杀的情节多。潘金莲的故事不是主线,是插曲。但她的的故事既反映了一些吸引人的社会生活,更是是陪衬了武松的刚直勇猛。其效果並不比打杀的情节差。
《水浒》,一部上好的作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白话文创作的长篇小说,塑造了以男性为主的108将,潘金莲为主的淫妇群体,其中尤其对潘着墨较多。
《水浒传》的思想性各有评说,作为白话文通浴小说的开山之作,小说架构宏大,叙事条缕清晰,人物描写轻重有度,浓淡相宜。后世写家多有师承。
《水浒传》不仅是一部男人小说、战争小说,也是一部通俗小说,市井小说,全景式反映北宋未年社会矛盾和底层人民的生活现状,对潘金莲浓墨重彩的描写非常必要。
潘金莲甫一出场,作者对其美貌有一段精彩描述:眉似初春柳叶,常含着雨恨云愁。脸如三月桃花,暗藏着风情云意。纤腰袅娜,拘束着燕懒莺慵。擅口轻盈,勾引得峰狂蝶乱。玉貌妖娆花解语,芳容窈窕玉生香。
红颜祸水、红颜薄命,这就是潘金莲的宿命。在一个恃强凌弱的时代,美貌也有风险。当初潘金莲摆脱了主人的纠缠,却没有摆晚主人家最阴损的报复。她最终嫁给了丑陋不堪的武大郎。在传统社会从一而终道德的约束下,潘金莲需要无休止地将这段不幸的婚姻将就下去,出于人所共有的喜欢美的天性和对英雄的渴望心理,武松的出现燃起了潘金莲心中的希望,这是一种本能的渴望。武松因伦理道德的约束未敢越雷池一步,这时,西门官人的出现,正好抚慰了潘金莲的身心。一个“哀莫大于心死\"的女人,飞蛾扑火,注定会在夫权至上的社会里燃成灰烬。她用极端的手段希望摆脱婚姻的束缚,为肉欲也为灵魂。
作者对潘金莲着墨较多,也反应了作者的矛盾心里。《水浒传》中除潘金莲外,还有阎婆惜、潘巧云等淫荡之妇,她的也是封建婚姻的爱害者。其实《水浒传》中的潘金莲还能引起人们的些许同情,倒是《金瓶梅》,把潘金莲写到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常言道:红花还须绿叶配。《水浒传》不可能只写108人的征战杀伐,英雄也须儿女情长,如此方能张驰有度。
作者深刻把握了潘金莲身上的情、欲元素,这是人性的砌合点,古今概莫能外。如同当今的明星偷情,总能占据興情头条。
通过对潘的描写,带出一大批社会中下层人物。如:县公务员捕头武松,做小营生的炊饼武大,勾结官方的商人西门庆,皮条掮客王婆,顽童郓哥,入硷师何九叔等等。俨然是北宋末年的一幅市井画卷。
综合上述,《水浒传》中对潘金莲的描写非常必要,这一节也是巜水浒传》中最出彩的部分之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可以说潘金莲的死,是对宋江为首的所谓义士们的一种嘲笑,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下死手呢!
《水浒传》的重要思想是揭示北宋王朝的黑暗。朝庭昏庸、社会混乱、民不聊生、缺失正义。梁山好汉几乎都是被逼无奈才走上梁山,说是梁山取义,实则抱团取暖。由于没有正大光明的主张,最终也走上不义的不归路。
《水浒传》对人物的刻画个性鲜明。潘金莲的篇幅不多,但故事的内容却家喻户晓。不得不说,小说对潘金莲这个人物的塑造十分成功。《水浒传》中潘金莲是个次要人物,但不要忘了另一部潘金莲是主人公的书。以《水浒传》景阳冈武松打虎、王婆计啜西门庆、淫妇药鸩武大郎等故事为由头,写了西门庆是如何发财的,如何欺男霸女的,如何由一个黑社会洗白成大商人,又由大商人蜕变成官员的。通过对市井人物生存状态的描写,描出了一幅社会的市井图,让我们对封建社会的昏庸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潘金莲,出身大户家使女丫环,因为惹恼了大户户主而遭到惩罚,将她嫁给了“有房有车”但被身形相貌耽误了的武大郎。潘金莲外表非常漂亮、生性风骚。暗地理喜欢小叔子武松,并多次暗示武松。因叉窗子叉竿打在了西门庆大官人头巾上而勾搭成奸。因想长做夫妻而在王婆的怂恿下将武大郎一副砒霜送上了西天。当然,结局是被武松武二郎挖心祭兄而死。
潘金莲害死了别人,也被别人害死。大宋的皇天厚土,让这样一个本来想向往正常男欢女爱的女子走到哪都没有生存的空间,这本身就有巨大的讽刺意味。
潘金莲的命运如此,梁山上那些所谓的义士也没好哪去。可以这样讲,潘金莲的命运正是108个好汉的命运的缩影。在潘金莲殒命之时就注定了武松等梁山义士必定同她一样,踏上的是一条不归之路。
潘金莲心恨手辣,但我们也要看到另一面,就是封建社会女人社会地位的低下和对女人人性的禁锢,以及世俗对女人的残害、毒害和迫害,这也迫使女人不得不拿起自己应有的武器进行殊死的抗争。
最大的讽刺是潘金莲同宋江等人一样,同样被逼无奈,她更没有人身自由、不能主宰自己命运,没有反抗的力量,只有用女人特有的方式反叛,被逼上死路,却死在了还有反抗力量的好汉手里。
潘金莲的死也是对宋江为首的义士的一种嘲笑!
三国的关羽因忠义勇武而成为武圣人,被人们请入庙堂。粱山义士宋江之流,以义相聚,但不知忠于何处河方,变成乌合之众,终因义无忠而为利,变利必有害。
《水浒传》是四大名著,艺术地反映了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正面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客观的说明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也从反面揭露了(潘金莲和宋江等人身上)人性的弱点。
上一篇:日语与哪种语言相似?为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