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隆中对》不是三分天下计,而是一统江山谋,为啥没实现?
刘备,荆州,益州《隆中对》不是三分天下计,而是一统江山谋,为啥没实现?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诸葛亮并不是一个如他自己所称的布衣,而是大家世族琅琊诸葛氏的一位杰出子弟。汉魏时期北方是政治中心,大家世族都集中于此。可是在南方,在汉朝北方属于第二流大家世族琅琊诸葛氏家族就是一流士族。我们翻开《三国志》就能看出,在三国时期,诸葛氏家族分别在曹魏、蜀汉、孙吴政权中都有杰出的人士在朝为官,有很强的政治势力,而且从诸葛亮自身的联姻中就可以看出诸葛亮家族在南方氏族中也有很强的影响力。
荆州的大家世族主要有六家,黄、蒯、蔡、庞、马、习,其中执政派为蒯家(行政)和蔡家(军事),其他几家都属于在野党。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为沔南名士,既是黄家的家长,也是荆州士族在野党的领袖人物,还是南郡名士蔡讽的女婿,蔡讽大家可能不熟悉,可是他的儿子蔡瑁相信读者朋友们都熟知。蔡讽的小女儿嫁给了刘表,是诸葛亮的亲姨,刘表是诸葛亮的亲姨父,蔡瑁是诸葛亮的舅舅,刘琦、尤其是刘琮,和诸葛亮是亲姨表兄弟。诸葛亮的大姐嫁给了蒯氏子弟蒯祺、二姐嫁给了庞家的家长和荆州士族领袖之一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这个庞山民与号称“凤雏”的庞统是堂兄弟。习家呢,因为和庞家有姻亲,所以也能和诸葛亮拉上关系。
马家呢,刘表执政时在政坛上没有大的影响力,可是这个家族有两个特点,一是有钱有粮,二是后起之秀多。说他有钱粮的证据是,在关羽北伐时,马家一家就出军粮八万石;说他后起之秀多,当时在荆州有句歌谣:“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这虽是夸赞马良的,可是也能反映出马氏一门中人才之多。
从诸葛亮的联姻可以看出,他和荆州六大豪族其中的四家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姻亲关系,兼之自身又是一位谋略出众、人品高洁的人物,谁能够得到他,都对自身的发展有极大的作用。因此,刘备三顾茅庐就不仅仅是请一个谋士这么简单的事情了,而是要依靠诸葛亮在荆州士族中发展自己的政治势力,以利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由此看出,刘备是一位非常有政治眼光的领导。
果然,诸葛亮归附刘备后,刘备的日子好过多了。虽说经历了当阳之败,那是双方实力对比过于悬殊所致。赤壁之战后,刘备得到了荆州的一半土地,这时,诸葛亮的作用才真正发挥出来,士人归附如流。
刘备集团的势力主要分为三派,前期的元老派、中期的荆州派、后期的益州本土派,其中,在诸葛亮治理荆州、益州,乃至于身后掌管蜀汉政权的高级官员中,荆州人士是一股中坚力量,如:庞统、董和、杨仪、费祎、董允、马良、马谡、向宠、向朗、邓方、辅匡、董恢、杨颙、廖化、殷观、黄忠、魏延、傅彤等都是荆州人士。
由此,刘备解决了他最为紧迫的生存问题,下一步就是发展问题了,他会按照《隆中对》中诸葛亮的谋划来布局吗?
刘备真的认可“孙刘联盟”吗?
《隆中对》中的精髓就是“联吴抗曹”,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给刘备设计的战略布局是要有一个前提条件的,那就是要与东吴结成联盟,可以斗,但是要斗而不破。这项基本国策对吴蜀两国都适用。可是,在两个政权内部能够真正认识到并且忠实执行地不过诸葛亮和鲁肃两人而已。另外,能够站在这个高度上看问题的还有曹操,在他听说孙刘两家要结亲的时候,吓得连吃饭的筷子都落在了地上。
赤壁之战后,荆州基本上由刘备和孙权瓜分,只有襄阳、樊城等地还掌握在曹魏手中。说起来,曹操也真是唯恐天下不乱,在明知道南郡大部分在刘备手里的情况下,却偏要把周瑜封为南郡太守,孙权也火上添油,顺势把长沙郡北部剩下的没有被刘备攻取的下隽、汉昌、刘阳、州陵四个县封给周瑜作食邑,这就给了周瑜无论从公从私都要夺取荆州的理由。经过反复的争夺,最终双方的分界线划在了南郡巴丘一线(今湖南岳阳),巴丘以东长江两岸都是孙权的领地,巴丘以西,江南归属刘备,江北归属孙权。在此时,孙刘双方虽说在领地的分配上存在争议,但基本上还能保持住联盟的局面,还不至于在心里埋下仇恨的种子。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孙权要和刘备联合伐蜀。从双方的势力范围划分来看,孙吴政权的领地是和蜀地连接的,那孙权还为什么要和刘备联合伐蜀呢?其原因就是孙吴政权的疆域虽与蜀地接壤,从陆路进兵是没有问题,可是军需物资 却要通过水路来来运输,这就必须要经过刘备的地盘,如果刘备不同意,孙权是没法进兵的。刘备只要是高兴,可以随时断了孙权的粮道。不出意外的是,刘备拒绝了孙权的提议,孙权见刘备不接受自己的提议,于是派周瑜屯兵夏口,想要强行进兵,刘备派兵封锁江面,派关羽进驻江陵、张飞进驻秭归、诸葛亮进驻南郡、自己进驻潺陵(公安),彻底封死了孙权进军的各条道路,孙权无奈之下只得退兵。
刘备之所以冒着“孙刘联盟”破裂的危险阻挡孙权伐蜀,其原因主要是当时刘备已经和法正接上了头,为了取得刘璋的信任,为张松进一步劝谏刘璋迎接自己进川做好铺垫,并且为了自己水陆并进的方便,刘备又命令关羽和张飞攻占了归属于东吴的江陵和秭归,从陆路彻底封死了东吴进兵四川的通路,这才是“孙刘联盟”破裂真正的原因。
本来乱世之中军阀攻取地盘属于正当行为,可是刘备使用诈术,以保护同宗兄弟的名义行自己巧取之实,置孙刘联盟于不顾,为以后的一系列恶果埋下了仇恨的种子。所谓刘备借荆州之事,只不过是后期孙权袭取关羽的幌子罢了。其实关于荆州势力范围的划分,在赤壁大战后已经基本解决,双方基本上没有异议,正是因为刘备夺取了划分后本属于东吴的江陵和秭归,才使得孙权无论如何也要夺回,才有了日后的荆州之失和关羽之死。
周瑜死后,鲁肃接班,他为了孙刘联盟的大局,力阻孙权不要兴兵夺取荆州,可以采用借的方式把被刘备夺占的地盘借给他,这才有了“借荆州”一说。刘备在诸葛亮的劝阻下,勉强同意。所以,对于东吴方面始终站在道德的高地上来指责刘备是有缘由的,而对于刘备而言,得到地盘才是最重要的,所谓的借荆州一说在刘备阵营里是不认可的,因为这只不过是为了缓解双方一触即发的战争而采取权宜之计罢了。但是,刘备心中总是不踏实,所以在他伐蜀的时候没有带诸葛亮和关张、赵云是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
其一、荆州的稳定和恢复,需要依靠诸葛亮在荆州的影响力
其二、面对东吴有可能的进犯,需要关、张、赵云的震慑力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在刘备攻取益州后不久,孙权向刘备索要荆州。在未果后,孙权派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亲自出川到公安坐镇,命令关羽前出益阳,准备与孙权大干一场,孙刘联盟实质上已经破裂!
曹操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率兵进攻汉中张鲁,了解军事的朋友们应该知道,打仗最怕的就是两面作战,无奈之下,刘备只得和孙权进行了荆州的第二次划分,把长沙、江夏、桂阳划给孙权,南郡、零陵、武陵留给自己,算是缓解了一触即发的大战。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