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手握十万大军,控制一半疆土,韩信为何对刘邦言听计从?
刘邦,韩信,项羽手握十万大军,控制一半疆土,韩信为何对刘邦言听计从?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齐人蒯通劝韩信保持中立,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以自保。蒯通掏心掏肺地陈述利害,知心话说了一火车,韩信依旧选择帮助汉王,一统天下。蒯通劝韩信那段文字太精彩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读一读《史记》中的《淮阴侯列传》。
韩信只想安安稳稳做齐王,不想和刘邦、项羽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因为天下没有统一,必定战争不断,他已经打了很多漂亮仗,发挥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名扬天下,功高盖世,做了齐王,封疆裂土。想要的都得到了,不想打仗了,只想安安稳稳做齐王。
汉王刘邦两次夺将夺兵,韩信都无反心,这次他依旧不想背叛汉王。项王给不了的汉王都给了,汉王对他有知遇之恩,他毕生难忘、至死不悔。
重情重义,信任刘邦是韩信自己说的理由,可信度很高。那么,此时的韩信有条件有能立自立为王吗?
我认为:风险太大。自立要有自己的有能力的亲信团队。团队成员包括:一流谋士,会打杖的大将,治理地方、稳固后方的能臣。这三样中,韩信只有一个叫蒯通的谋士可用,还是一个认识不久 的人。
公元前206年韩信拜将,到公元前203年,短短的三年时间,韩信领兵作战,用的都是汉王刘邦的将领。汉王数次带走他的兵将,使韩信没时间,没条件培养自己的亲信。再者,韩信的眼光太高,连灌婴、周勃、樊哙这样的开国功臣都瞧不起,试问天下有几人能入他的法眼?又有几人是他愿意培养的?
灭赵时,韩信曾活捉了对方将领李左车,还虚心接受了他的建议,可惜之后这个人从《史记》中消失了,只出现这一次就消失了。如果这个人能成为自己人,说不定能帮韩信渡过劫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韩信大权在握,为什么还对刘邦言听计从?这要从以下原因进行分析:
韩信是一个将才,他在战场上能运筹帷幄,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等等,但也只是个将才而非帅才,无法统领全局,处理好各种问题,韩信深知这一点。所以打他从反秦开始,他就想找一个明主,他开始投靠项羽,但是项羽自身都是一个只知道打仗的将才,并不会用人,所以只给了一个郎中这样的官职给韩信,所以韩信后来离开了项羽,投靠了刘邦。
当韩信手握十万精兵,占据大半疆域后,项羽还去信给韩信,要韩信离开刘邦,他们可以三分天下,然而韩信毅然拒绝了,原因是韩信是一个讲信义的人,他跟了刘邦之后,刘邦对他委以重任,封他为上将军,让他统领上万兵马,并十分采纳他的意见,在多方面对他很关心,韩信很感激刘邦对他的赏识以及信任,所以虽然后期韩信大权在握,但是对刘邦却言听计从,以报答他的知遇之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前提是错的,韩信至少有三四十万大军,但占据的仅仅是齐国七十余城,最多只相当于汉王麾下七分之一的疆域。
其余的燕国、赵国、魏国、韩国以及关中和蜀地,以及南方的临江王、衡山王、九江王地盘多数也在刘邦势力下了。
韩信忠于刘邦,主要还是春秋战国时代“国士”之风的影响,对君主要报答知遇之恩。这个风气直到汉朝也非常牢固树立于民间。所谓墙头草、三姓家奴在那个年代是极少见的。
所以,用三国军阀或唐朝藩镇,甚至南明军头的思路去附会春秋战国遗风,是找不到感觉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韩信的性格 他还是属于忠义的一类人,刘邦对他有知遇之恩。
2、能力 韩信本人也说,他点兵多多宜善,但刘邦善于将将(统领大将),自己只善于将兵。
3、刘邦在用人上还是挺有能力的,他懂得拉拢下属,这也许也是韩信不反的一大原因。
4、局势还不够明朗,虽可以三分天下,但三分后谁是最后的胜者还未知,并且从灭秦到楚汉之争,打了多年的仗,在即将看到的胜利曙光面前,人人都会厌倦打仗。韩信优柔寡断了一下。
5、中国的封建文化思想 忠是古代社会所提倡的,《诗经》说:“岂日无衣?与子同袍。”意思是:谁说我们没有衣服穿,我和你共一件袍子。刘邦给了韩信飞黄腾达,韩信感恩戴德,报恩的思想也是不反一大原因。当年韩信潦倒时一个给他饭吃的老妇人尚且要报答,更何况刘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要争了,刘邦大一统比三分天下要好得多,三国我就支持曹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刘邦对有才之人从来都是解衣推食,有功必赏。比如他答应韩王信收复了韩地,就把韩国赏给韩王信,说到做到。他答应陈平如果范增被弄死,就把四万金赏给陈平,结果也做到了。这就是刘邦的手段之一,韩信身为一个臣子,自然是希望有这么一个领导带着他。韩信之前在项羽军中不受重用,不管其他人如何的推荐,项羽从来都是瞧不起他。为了一雪前耻,韩信也得消灭项羽来出出气,证明自己。
上一篇:有没有自学会计好点的app?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