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晚晴时期晋商乔致庸如何运用股权留住马荀?
乔致庸,伙计,的人晚晴时期晋商乔致庸如何运用股权留住马荀?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马荀辞号的时候,乔致庸却没有答应他的辞号,其实是想留住这个人才的。后来了解到辞号的原因,原因也很直接,因为到别了的商铺,能得到更高的收入,但为什么学徒辞号的多呢?而没有掌柜的辞号呢?因为分配不合理,东家出银子占得那是银股,掌柜的呢,那是以身为股,占得是身股,所以掌柜一般是不愿意辞号的,原因有二:第一,他的薪金比这些做伙计的要多十几倍,几十倍。第二呢,到了分红的账期,他们还能跟东家一起分红利。换成是谁也不愿意走了。这个里面暴露了管理的缺失,有些公司就是这样的,能力不强的人占据了不错的位置,拿着不菲的工资和分红,而努力工作的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自然想换个地方,体现自己的价值。
任何一个组织的成功都在于其有一个好的团队,更需要有一个明智的管理者,能够识人用人,更能留住人才。面对这种情况,乔致庸解决的办法也很直接,提高大家的收入,给符合条件的伙计身股,让他们也参加分红,所以在分配的时候,要体现公平,虽然是伙计,但能为商铺带来更多的生意,也应该获得相应的待遇。
三、历练马荀
人才也是需要历练的,历练的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判断这个人品行,品行不好,再有才,也是不能用的。为了历练马荀,乔致庸把一项业务交给马荀全权处理,有一个相与(向乔家借贷的人)的账期到了,但是由于不会经营,现在还不起,看马荀如何处理?
马荀并没有强行要账,而是很同情这个相与,只收回了铺子店面,欠的账没有要。乔致庸对此很满意,一是没有仗势压人,虽然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但任何事情不能做绝了,有仁爱之心;二是,虽然他说过,让马荀自己处理这件事,只需要办完了说一声就可以了?这是给了很大的权利了,不过马荀并没有独断,还是每一个重要决策的时候,来请示乔致庸这样做是否可以?
经过这次历练,乔致庸对马荀更有信心了,为马荀的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
四、不辞号了
乔致庸给马荀加了身股后,也给一些锻炼机会,马荀的心也踏实了,决心好好干,给复盛公(乔家商铺)多挣银子。而且马荀还说了一句话:“我现在不仅是为您干,也是为我自家干”。可见,乔致庸的做法改变晋商沿袭多年的只给掌柜身股不给伙计身股的制度,这么一做法解决了伙计的积极性问题,从为他干转为了为自己干,这样才能留住能干的伙计,壮大复盛公的生意。
员工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就会提高,生存需要是基本的需求,现代企业员工的需求是多方面的,需要对阵下药,不然钱就白花了,要找到员工需求点。
五、志存高远
马荀的眼光看得还是很远的,并没有局限在一个地方,敢想敢做,“乔家复字号在包头城里的生意做的算是大的,可是出了包头成,我们的生意能比现在大十倍百倍。出了包头往北,那就是一片无际的蒙古草原,草原有多少牧民多少王爷,我们就有多少生意”。(这其实跟刘老师之前文章中提倡的全球化战略不谋而合。)
有了这样一个宏大的目标,乔致庸放手给他做,给他实现抱负的平台。作为人才,要不断成长,需要有全局观念,不能仅仅关注一些小事了,要提高自己全盘管控能力,考了问题要有前瞻性,有三句话是这么说的,很有道理:基层活在过去;中层活在现在;高层活在未来。基层主要是执行制定好计划,是过去时;中层要理解好高层的决策,怎么让下面执行?是现在时;高层要考虑企业的未来发展,是将来时。
六、正式上任大掌柜
马荀完成了人生的华丽转变,由一个学徒成长为CEO,全面管理乔家商铺业务,乔家的生意更加兴隆。每个职场人士都希望有这一时刻,做为老板,也希望有这样的人出现,可以帮助公司获得更大的发展。人才要放在合适的位置,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马荀的才能就是管理整个乔家商铺,太低了位置,无法发挥其才能。这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企业的发展说简单点就是管理和人才的问题,这两个方面解决好了,其他的都不是问题了,好的管理加上出色的人才,就能让企业发展壮大。乔致庸是一个难得的识才辨才的人,马荀则是一个有潜质的人才,在乔致庸的培养和自身的努力下,成就了一番事业。可以看出,一个出色的人才,需要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其成长的环境,不断的给机会让其锻炼,没有乔致庸这个伯乐,马荀可能早就辞号走人了。乔致庸的管理也是很开明、独到的,善于革新,不墨守成规,例如力排众议,给马荀等人身股,参加每年的分红,还有后来力挺马荀担当复盛公的大掌柜,这些都反映出乔致庸的魄力和革新力度,只要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初,提出也给伙计身股,不仅遭到内部的反对,也受到同行业的排挤,但他坚持下来了,实践证明,他的决策是对的,后来其他商家没有办法,也值得照做,给伙计身股,不然,人才都跑了。
人们常说,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的确如此,一个好的人才,在一个管理死板、论资排辈、赏罚不明的环境中,要么被挤走,要么被埋没。那个时代远没有现在这么多的管理方法和工具,乔致庸却娴熟的在运用着这些方法,一个领导人要具备明锐的观察力和战略眼光,既能从小事上看到发现问题,也能根据事物的发展遇见未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简单点,就是把满清夷狄卖点,转向革命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我不懂历史。
上一篇:30岁有必要购买寿险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