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进入叛逆期的心理原因是什么?
孩子,叛逆,父母孩子进入叛逆期的心理原因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解决问题
1.放低身段,理性沟通 孩子一般会在11岁以后开始逐渐进入青春期,慢慢开始独立,形成自己的认知。如果家长很强势,还是和幼儿期一样管教孩子不听孩子的倾诉,孩子就很容易产生叛逆心理,所以这其实和家庭关系有很大关系,但家长完全不认为是自己的问题,一味责骂孩子,这样就很容易让家庭关系陷入困境。所以家长先要有这种基本的常识,意识到孩子的成长,语气要温和,不要一味以一种领导者的方式对待孩子,让孩子无条件服从。
2.多沟通,了解孩子需求 不要等到孩子有心理问题再去沟通,沟通是贯彻在日常交往中的,就想每天吃饭一样,随口问一下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情,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做得好的要多去肯定孩子的做法,如果一味批评孩子,孩子会觉得你和他是一种敌对的关系,这样的话,孩子慢慢也就失去沟通的欲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叛逆期是指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监护。他们反对父母把自己当小孩,而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他们也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
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叛逆心理才因此产生,从而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叛逆心理虽然说不上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但是当它反应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
据调查显示,由于现今孩子所处环境较其父母所处环境复杂得多,所以他们的青春叛逆期比其父母早到1-2年,也承受了更多的压力。所以当孩子有些“叛逆”时,家长不必过于担心,要理解孩子,注意调整教育方法。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为什么难管教?要知道原因,家长还需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了解他们到底在想什么。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生理变化引发心理变化,他们遇事开始思考,形成并不成熟的主见,对父母的话开始怀疑。而父母在权威动摇后,一时难以适应,又不愿降低身价、调整教育方法去面对孩子,对此,孩子便心生抗拒,让家长觉得难以调教。
面对这些处在十字路口的孩子,家长的教育要更加耐心、细心和用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所谓的叛逆期其实就是成熟期!是物质决定思想,还是思想决定物质呢?当然是前者!
当一个人的体重身高脑容量生长到了达到质变的程度,他就需要一种匹配他的思想来成为真正的他!这在他人看来就是叛逆。但你要明白,他已经不是原来那个他了。他已经从量的积累要产生质变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击。青春期孩子在生理上出现了急剧的变化,这必然给他们的心理活动带来世大影响。
2. 心理在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青春期孩子的心理活动往往处于矛盾状态,其心理水平呈现半成熟、半幼稚性。
3.自我中心性。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向内探索自己,会将自己的意愿和看法放大,自以为是,但同时又很需要成人及朋友的肯定,他们在他人的评价中不断寻找自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叛逆,是因为认为自己懂事了,父母会的我也会了,父母不会的我也会了,而且他们会的还不如自己做得好。正所谓,看山不是山,说的就是这个时期的人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儿叛逆期的心理性质易燥易怒,不听话,和大人对着干,有在幼儿期2一3岁,不听话,好动,说他两睡地上,你打他就哭?哭得大人心烦。儿童期7一8,不听话,不肯作作业,项嘴叛逆,说不听打不怕,把大人气的死去活来。少年期13一18岁最严重,胆大火爆干坏事,批评他和你对骂,打他和你对干,出走不回家确实难办难教育?要教育好叛逆儿,首先自己要养息调节好心态,不以孩子斗气,打骂,打骂是愚蠢的教育方式,气的是自己,害的是小孩,特别吃饭时,不要发唠叨骂孩子,在平时说笑沟通来摸底排教,根据自己子女的性格,进行细心疏导教育,也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爱好,安排一些事,活动给小孩减轻叛逆行为。
上一篇:月经一直不干净有哪些危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