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缺爱的家庭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孩子,家庭,都是缺爱的家庭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个缺爱的家庭,孩子成才要付出比常人十倍的努力。
随着经济时代的大发展,家庭问题越来越多,单亲,孤儿,留守儿童等等都会出现,伴随这些孩子的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缺乏父爱,会让孩子胆小怕事,敢怒不敢言,心思过于敏感。
缺乏母爱,会让孩子难分是非,脾气暴躁,心思缺乏系统性。
留守儿童常年跟随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会被溺爱过于严重,所做的事情很难纠正,易走上歧路。
总之,做负责任的家长,在蓝天白云下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阳光成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每个人都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将会影响他的一生。 所以在谈到一个人的性格,以及一段爱情、婚姻里双方的状态,永远都离不开他们背后原生家庭的影响以及个人成长的经历。 原生家庭缺少爱的滋养,就像小树不能接受足够的阳光雨露,长成苍天大树的可能性极低,要么是中途半路折了夭,要么是长得歪歪扭扭。 从多年的心理咨询经历我发现,一个缺爱的家庭培养出的孩子,通常是不懂爱、不会爱、不理解爱的,简而言之对于“爱”的能力匮乏。 缺爱的孩子会出现以下性格特质: 1.敏感:高敏感的人更容易捕捉细节,能够细腻的感知到他人的情绪,并被某种情绪所困扰,做事情小心谨慎,反复思量。 2.多疑:对伤害耿耿于怀,容易抱怨指责别人,往往别人的一句话会过度解读。 3.不自信:做什么事之前都先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不够完美,认为自己不配获得幸福。 4.缺乏安全感:患得患失,优柔寡断,害怕改变,有控制欲,依赖别人,他们不爱自己也否定别人的爱,不断想要跟全世界证明自己。 这些性格特质具体融入到细枝末节的生活中,会呈现出三种状态: 一种是要很多很多的爱,对爱的极端渴求; 一种是对别人的爱极其冷漠,宁愿伤害别人,不能让自己受伤; 还有一种是不会表达爱,明明很爱却说不出口、言不由衷。 围绕“爱”的三方面能力匮乏,我们逐一来看下: 1.要很多很多的爱,对爱的极端渴求。(不自信﹥敏感﹥缺乏安全感) 因为小时候没有得到过父母足够的关爱,没有看到过父母足够的相爱,所以这部分人心里会有个大的缺口,需要用大量的爱来填满。 于是对爱的追逐,成了缺爱孩子人生的终极目标。 他们往往在生活中非常不自信,表现为“讨好型人格”,《奇葩大会》上,蒋方舟曾说自己是讨好型人格,原因是“我太希望别人喜欢自己了,而成了一个谄媚的人。” 是啊,讨好型人格的人不愿拒绝、委曲求全、降低自我,不过是为了让别人都来爱我。未曾得到过爱的满足,所以即使不快乐也要假装很幸福。 放到爱情里,因为没有安全感,急于从无爱的家庭中走出,希求用男人来解救自己于水火之中,所以这样的女孩非常自卑,容易自我否定,进而形成自贱和自弃的性格,通俗点讲就是“吸渣体质”。 “吸渣体质”典型的代表就是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松子小时候用扮鬼脸来博得父亲的喜爱,长大后用不断讨好、委曲求全换来短暂而无望的爱情 。 松子的一生,不断被爱、被抛弃,再被爱、被抛弃,明明想要与命运抗争,却一次又一次被命运牵制,明明长得漂亮也很优秀,却一副好牌还是硬生生打烂。 对爱的过度索求表现在两性关系中,除了对自我的贬低和厌弃,另一种是将配偶当成救世主,因为没有安全感,所以总是无条件要求对方爱自己、满足自己,又过度敏感,稍有不如意就难以自控,甚至是抑郁、自残或者伤害别人。 心理学中有个理论叫“恋爱移情作用”,就是把对过去生命中一些重要人物的情感,转移到目前所遇到的人,或者想从一些重要人物身上,获得却未能如愿的情感需求,力求从目前的关系中得到满足。 简单点讲就是,一方希求靠另一方来治愈自己,以获得想要的庇护和安全感。 我身边有个女孩结婚两次,离婚两次,现在依然还在寻寻觅觅另一半,我很不理解她,并告诉她,自己的问题不能解决,如果再次盲目恋爱,还是会重蹈覆辙,不会幸福。 但女孩告诉我说,她不能一个人,离婚后生活在父母身边,她们经常埋怨她、指责她,她觉得痛苦,想要逃离,而其实她的两段婚姻都是想要逃出这个家庭,远离不和谐的爸妈。 急于从原生家庭逃走,对家庭圆满的渴求,让女孩将生命里的男人当成这漂泊人生的一块浮木。结果她就像个病入膏肓的病人,不断要求对方像医生一样治疗自己、安抚自己,一旦得不到反馈就会痛苦失望。 最后,那些男人都忍受不了这种日复一日的索求而选择放弃、离开。 要知道,爱情里,一旦把爱人当成医生或救世主,就会本能的希望对方无条件接受自己、解救自己,却忽略了他没有义务替你背原生家庭的锅,这样的爱情是不平衡的,自然无法长久。 2.对爱的冷漠,宁愿伤害别人,也不能让自己受伤害。(多疑﹥敏感﹥缺乏安全感) 与第一种情况截然相反,缺爱的孩子还会表现出对爱的排斥与反抗。 因为他们没有体会过爱是什么感觉,没有看到过爱是什么样子,所以他们理解不了爱,表现不出爱,同样也承担不了别人的爱。 对爱的多疑敏感,极端冷漠,往往在生活中会表现出“暴力型人格”,前不久轰动世人的12岁男孩弑母案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湖南男孩吴某上小学六年级,因为在家中偷偷抽烟,被母亲陈某发现后用皮带狠狠揍了一顿,由于不满母亲的管教,吴某竟拿起菜刀一连砍了母亲20多刀,导致陈某到场死亡。 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弑母之后他悄悄的收拾好现场,将衣服换洗干净,带着弟弟在家中睡觉,还假借母亲口吻向老师发信息请假。 当警察带吴某到现场了解案情时,村民说吴某竟然在笑,而对于为什么这样做,他只是漠然的说“我就是恨她”。 为什么对亲生母亲会说出“恨”字?因为他没有感受过爱,他只理解“恨”的感觉。 吴某是留守儿童,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出外打工,将他扔给爷爷奶奶,有次出车祸他伤到头部,据说非常严重,他的爸妈也没有回来看看他。 说到底,一个不爱孩子的父母,根本教不会一个懂爱的孩子;一个淡漠疏离的家庭,根本生不出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 意大利医学女博士蒙台梭利说“每一种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拥有暴力倾向的孩子,向来他们的原生家庭里都有一个性格暴戾、极端、专制、刻薄的父母。 爱是一种能力,并非所有人都具备,即便不存在暴力倾向,也容易叛逆、自我、激怒和情绪不稳定。 因为缺少关爱的成长过程,会让这个人潜意识认为这个世界不友好,负面情绪累累,一句善意会被误解成恶意,别人的爱意也会扭曲成别有用心。 3.不会表达爱,明明很爱却说不出口、言不由衷。(缺乏安全感﹥敏感﹥不自信) =\"9ffefe43417e6792a195e51a376329a9\"class=\"\"\u003e 安全感,就是渴望稳定、安全的心理需求。 从精神分析的理论可以看出: “个体的安全感是这样产生的:父母(尤其母亲)是儿童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客体,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如果能够给与孩子足够的爱,持续的、稳定的、持之以恒、前后一致的、合理的爱,孩子就会体验的安全感,并延伸出对于他人及世界的信任,并且感觉到自尊、自信以及对现实和未来的确定感和可控制感”。 =\"f39982e3c9c1cd4b8f954b44638d1f37\"class=\"\"\u003e 没有安全感的人会患得患失,有足够的爱和安全感才不怕失去。 从小缺爱的孩子会非常没有安全感,他们既渴望被爱又害怕去爱,尤其对于爱情,既想要又拒绝。他们会对亲密关系有焦虑情绪,就像无形中有只大手,会不自觉推开真正关心自己的人。 塞林格在他《破碎故事之心》中写道:“爱是想触碰,又收回手”。 说到底,是对失去的恐惧,孤僻不好接近的内心是极度需要爱的关怀的,可是害怕被抛弃,害怕拥有再失去的痛苦袭来,所以不得不用伪装掩盖内心的真实。 你可以扪心自问下: l 当有人向你示爱,你第一反映不是欣然接受,而是猜测他背后的动机,进而否定自己的优点,认为自己配不上对方,他另有所图; l 明明非常喜欢一个人,恨不得每天和他在一起,却说着相反的话,做着让人不解的行为,最终将那个爱你的人推远; l 你真的想要好好爱他,用尽生命去善待他,可表现出的却总是无理取闹,将最糟糕的自己留给了爱人…… 他们表面看起来很“作”,实际上是对自己的不自信,对亲密关系的渴望和没有安全感的表现。有心理专家解析,成年人与他人关系的相处模式,其实就是小时候你与父母关系的复制和延续。 所以一个缺爱的家庭培养出的孩子,在“爱”的理解和感受上,一定会远远逊色于沐浴在爱的阳光下长大的孩子。所以才有了那句,最好的家庭是,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然后父母都爱孩子。 最后,刻哥给大家个建议,想要摆脱小时候的困境,先要达成与自我的和解,最后是“相信爱”。 1.与自我和解:就是不要执拗于已成的事实,也不要继续追问原生家庭里的是是非非,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接受不幸福的过去,你会慢慢忘掉内心那个不自信的小孩,渐渐爱上现在的自己。 2.相信爱:爱是不幸的救赎,这份爱里,既包括如何爱己、如何爱人,也包括如何去爱、如何被爱。相信爱之前,请先要相信自己。
上一篇:如何分析用户流失的原因及数据?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