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滴滴顺风车上线女性八点就不能乘坐,是对还是错呢?对此你怎么看?
女性,安全,司机滴滴顺风车上线女性八点就不能乘坐,是对还是错呢?对此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事实上这个不仅仅是不公平对待的问题,更多的是滴滴把内部的矛盾直接转移到外部来了,你这么一来不就直接肯定了滴滴的管理和可靠性并不合格吗?不然为什么要设定晚上八点以后不能给女性用户提供服务?这不是间接的判定的滴滴司机中仍然存在这种威胁女性的可能性。这将给滴滴公司造成巨大的舆论影响。
正如大家所说的,滴滴没有解决内部的管理问题,而是直接去解决了可能出现问题的人,滴滴这种做法不就是说明顺风车中仍然是存在这种威胁女性的流氓,但是我滴滴管不了,所以只能让你们下车了,这要是在的士中就是拒载了。这不就是头疼锯头,脚疼锯脚?
如果这个可以成立,那么以后是否可以针对老人,儿童,孕妇都进行乘车限制?老人坐车容易发生突发疾病,直接拒载。儿童乘车没有车费,直接拒载。孕妇乘车需要小心翼翼,直接拒载。这当然不行!因为法律限制,也不允许司机这么做。
在《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规定》中,第14条就曾规定出租汽车驾驶员不得拒载或者未经约车人或乘客的同意,没有正当理由不能拒绝承诺到达约定地点,提供预约服务。如果司机违反上述规定就需要。罚款两百元以上两千元以下。
而滴滴的这种做法明显不符合规范,虽然顺风车的上架是便利于乘客的,但这种区别对待,限制乘客的条件实在不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对有错,对是为了让女性安全乘车;错是滴滴顺丰车出行安全问题还在,不够完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可以规定女司机可以在这个时间段拉女乘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诚邀。
女性搭乘滴滴顺风车,出事的不少,这从全国报道的情况就能看得出来。尤其在晚八点以后出事的,就更多了。
由于单身女性,是相对的弱势群体,晚上外出的人相对少些,一些不怀好意的司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加害女性,所以才有这么一条“上线女性八点,不能乘坐滴滴顺风车”的规定。
其实,这条规定并不科学,它是一条很消极的规定。
现实生活中,遇有事时,肯定要办,只能说尽量减少晚上外出办事的时间,但一刀切“晚上八点,女性不能打滴滴顺风车”有失生活的真实,不能因为危险,而制止人们外出。
科学的办法是,个人应该积极的防范,社会应该营建一个安全的环境。否则,用“不能乘坐”之规定来约束外出的人,只会制造紧张空气,让坏人更加得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只能说滴滴的高层思考的太简单。
出现女性性侵案件就不让女性晚间坐车。
那以后如果出现未成年人的案件或是男性被性侵的案件怎么办呢?
他们应该加强的是管控,而不是粗鲁的一刀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简单明了的讲一个小故事:
某市,一无辜路人被城市出现的野兽扑倒撕咬,导致此路人身心受到极大的伤害,为防止此类事件继续发生,某市出台最新规定:特定时间段内,群众要呆在自家的铁笼子里,以保证野兽出没不会伤到自己及家人。@李老鼠说车 @滴滴出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滴滴出行宣布重新上线顺风车业务。滴滴出行App公布的最新产品方案显示,将于11月20日起,陆续在哈尔滨、太原、石家庄、常州、沈阳、北京、南通7个城市上线试运营。 方案提到,在车主准入门槛方面,滴滴将引入失信人筛选,探索与第三方信用产品合作方式;下线个性化头像、性别等个人信息展示,全面保护用户隐私。值得注意的是,公布的方案专门对女性乘车时间限制在5:00-20:00,这一规定引发热议。
去年8月24日,浙江乐清女乘客赵某在乘坐滴滴顺风车从乐清虹桥镇前往永嘉县的途中,惨遭顺风车司机钟某的杀害,成为继去年5月郑州空姐遇害案后的又一起顺风车司机杀死乘客的案件。这也让顺风车贴上了“危险”的标签。 相比于专车和快车等其他网约车,顺风车有着截然不同的定位和责任划分。也正是因为性质上的差别,顺风车车主的资质审核较为宽松,这也为非法运营提供了可乘之机。从理论上说,顺风车具有典型的共享经济特性,通过共享私家车空位,可以降低乘客和车主的出行成本,减小交通压力,提高出行效率等。“不能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正是因为其本身的诸多优势和庞大的市场需求,保障出行安全,回归共享的本质,也成为一种期待和对待顺风车的理性态度。 经过一年多的整改,从发布的方案看,在安全提升方面,滴滴做了很多改进,包括限制司机接单数量,固定司机接单线路等,这既是对安全底线的重视,也是回归本质的努力。 但是,对女性夜间八点以后限制乘车的“努力”,却有“甩锅”和“性别歧视”之嫌。我们知道,去年发生的两起恶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在于乘车时间太晚,也不在于乘客行为不妥,而在于平台审查、监管等体系不牢。而如今“回归”,平台自我责任是否尽到位了另说,先把责任甩给女性乘客,显然不妥。按照这种逻辑,对女性最安全的岂不是不出门、不再乘坐顺风车了?再者,为了保护儿童,是不是也要拒绝为儿童提供服务?为了保护老人,是不是也要限制老人使用? 更进一步说,这不仅不是对女性的“保护”,反而是涉嫌性别歧视。可以说,女性拥有在夜间出行时对自己安全负责的能力,而暴力的成因绝不在女性身上。女性当然可以出于安全性的考虑减少夜间出行,但是,这不能变成任何企业或组织机构不提供服务、限制乘车时间的借口。每当安全事件发生后,其中的一个焦点往往是受害者是否穿着暴露,是否独自出行、夜间出行,进而提出诸如限制提供女性夜间出行服务、女性专用车厢等来“保护”女性。但是,即便通过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危险真的就不存在了吗?答案未必,更糟糕的是,一旦女性选择不接受这样的“保护”,还容易引发“危险是你自己选择的”的谴责受害者的戾气。 安全是底线,在这个问题上,滴滴找对了“病症”,却开错了“药方”。目前,滴滴已作出回应,表示已关注到用户有关“顺风车试运行方案限制了女性夜间出行”的反馈。其实,在给女性提供更加安全的乘车服务上,更好的着力点有很多,可以是准入,是管理,还可以是技术。比如司机统筹,给女性乘客提供优先选择女司机的权利,追踪订单,实时定位等等。互联网技术和企业的发展不意味着以牺牲用户的安全为代价,也不意味着责任感缺失能理所当然。“怀着敬畏之心重新出发”
上一篇:老花眼戴老花眼镜既可看近,又可看远的,是真的吗?原理是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