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现代汉语为何会将“契约”称为“合同”。“合”与“同”二字,本意是什么?
合同,契约,规定现代汉语为何会将“契约”称为“合同”。“合”与“同”二字,本意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现代汉语为何会将“契约”称为“合同”。“合”与“同”二字,本意是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古代人们要想买到大件物品后,怕对方失信说话不算话,就会把两人所承诺话记录下来也就是契约现在名词合同,如果有一方失信就可以拿契约到官府告你失信,现在人把以前契约用新名词叫合同了,合同就是经过两个人同意的事写在书面上不反悔,合就是合作同就是同意,两个人合作同意的事,写在书面上就叫合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契约与合同的关系如下;
1、合同就是契约的一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85条: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
2、契约,字典上解释为:契约是两人以上相互间在法律上具有约束力的协议。
3、目前学界各版本的《合同法》教材都认为:合同又叫契约、合约。
由此可见:合同、契约、合约,三者本质上是一样的。而协议的范围要大于这三者。合同、契约、合约,都是协议的一种表现形式。
有法律上的约束力的(符合《合同法》规定)的,规定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都是合同。
违背合同法规定而不具备法律约束力的协议,都不是合同。(比如买卖人口的卖身契,只能是协议,而不可能是合同)
合同解释,是指对合同条款及其相关资料所做的分析和说明。合同解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对合同条款及其相关资料的含义加以分析和说明,任何人都有权进行,此即广义的合同解释。狭义的合同解释专指有权解释.即受理合同纠纷的法院或仲裁机构对合同及其相关资料所做的具有法律拘束力的分析和说明:
合同解释的客体,是体现合同内容的合同条款及相关资料,包括发生争议的合同条款和文字、当事人遗漏的合同条款、与交易有关的环境因素(如书面文据、口头陈述、双方表现其意思的行为以及交易前的谈判活动和交易过程)等。
法官在裁判过程中往往需要对下列内容进行确定:合同的性质、合同条款的准确含义、合同漏洞填补等。确定以上内容都属于合同解释的事情。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运用多种合同解释方法才能达到确定合同含义,明确当事人权利义务的目的。
我国《合同法》对合同解释方法的规定有以下几条:第四十一条、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二条、第一百二十五条。第四十一条是对格式合同的解释规则,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第六十一、二条是规定在当事人没有明确规定时,如何确定合同的内容,即合同漏洞的填补;第一百二十五条是合同解释规则的一般性规定,即在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时,应当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词句、合同的有关条款、合同的目的、交易习惯以及诚实信用原则,确定该条款的真实意思。从上述规定来看,立法者对合同的解释是高度重视的,规定了较详细、全面的合同解释方法,要求法官在裁判过程中正确运用上述方法去解释合同,裁判案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契约与合同》
契约精神出信众,
法律规束有合同。
公正平等讲文明,
诚心守义遵循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条法律是健全的,没有一条法律不被坏人专空子的,改变或者履行任何法律法规都会照旧一批新的坏人出炉,只是履行不同的犯罪错误而已,任何人都是在法治国家和社会上发展生存的,只有在不是人的世界里的法律是无限的法律,也就是能攻破任何一条法律法规,那就是神学,一个国家如果能建立一个以神的审判堂出炉,没有任何一条法律规定下,也就是说不管谁犯罪我的这条一定能送任何人进监狱也能让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出监狱,这就是神的思维才可以做到的事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人叫契约,外国人叫contract (原意是把双方协商决定的事压缩在一个文本里)。契,默契;约,约定。现在叫合同,符合白话文用法:意见相“合”,共“同”赚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