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陆维钊先生作为我国书法教育的先驱者之一,如何评价其书法水平?
书法,先生,书体陆维钊先生作为我国书法教育的先驱者之一,如何评价其书法水平?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陆维钊先生作为我国书法教育的先驱者之一,如何评价其书法水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近现代书法史上,陆维钊先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他不仅于上世纪60年代主持创立了国内唯一书法篆刻科------浙江美院书法篆刻科,而且于1979年又在国内率先招收首批书法研究生,培养了大批书法精英。
而他本人的“陆维钊体”,似篆似隶而又非篆非隶,风格独特,集雄强气与书卷气于一体,独步书坛。
陆维钊主张碑帖并重。他学习魏碑,可入化境,而学唐碑,则博采众长而富书卷气。
他所创“陆体”字形略呈扁方,线条连断相间,既带米芾的笔意,又融合了唐宋诸家的笔法。
其结体以险取势,纵横开张,自由舒展,字形的大小、斜正、粗细、长短变化,以人以内涵丰富的艺术感染力。
陆维钊先生曾说,沈寐叟、马一浮和弘一法师的书法对自己产生了极深的影响,从他的字中,多少可以看出他们的影子。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斯人已去,英灵常在。人家为中国书法高等教育做出了那么多贡献,现在去评论人家书法水平有意义吗?说人家好,用不着了,人家早就蜚声海内外了,说人家不好,你怎么说得出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算高》
简单书写不算高,
自我欣赏免打扰。
汉字历史七千年,
仓颉起源任人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陆维钊先生晚年以书法卓绝,驰名于世。其书法真、草、隶、行各体皆精。其书法集雄强恣肆与书卷清气于一体,极富个性色彩和现代感。晚年独创非篆非隶亦篆亦隶之新体——现代“蜾扁”,人称陆维钊体,独步古今书坛。
陆维钊(1899—1980)原名子平,字微昭。浙江平湖人。南京高等师范文史地部毕业。1925年曾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所王国维先生助教,后任教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师院、杭州大学任教,潜心中国文学研究,尤于汉魏六朝文学及清词有专攻。教学之余,对书画艺术孜孜以求。
1960年应潘天寿之邀到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开设诗词题跋课。1963年中国画系成立书法篆刻科,为负责人,这是当时我国艺术院校之唯一书法篆刻科;1979年浙江美院率先招收国内首批书法研究生,由他任导师,为我国首届书法硕士研究生导师。是我国现代高等书法教育先驱者之一。
纵观中国几千年书法发展史,就蜾扁体书而言,后人简言概之:蜾扁书体是篆隶杂交而成,蜾者,篆之法也;扁者,隶之法也。
蜾扁体是中国古代文字由篆变隶即由篆书向隶书过渡的一种断层文字书体。篆过渡到隶,要到秦朝了,但蜾扁是北宋的产物,这种熔篆、隶、草于一炉的非篆非隶、亦篆亦隶的书法“蜾扁体”,取隶书结体而以篆书笔意,取篆书笔意而体势呈扁方,中间多多少少夹杂一些行草气息,字距宽疏而行距窄密,给人一种苍茫野逸、沉浑博大之感。
中国书法是“无声之音”,是“纸上的舞蹈”,是“立体的建筑”。蜾扁体书法则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朵奇葩,更有人言是书法史上的“香格里拉”。对于蜾扁体,著名书法家、西泠印社第四任社长沙孟海曾云:“前代金文遗文中,偶有方扁出现,宋元人叫‘蜾扁’”。徐铉、吾丘衍等认为“非笔老而不可为”。据宋至清历代文献记载南唐徐铉独创“蜾扁”书体,上接秦汉下合清代篆隶,作品虽不见传世,但影响至远,可惜我们无缘见到这种风格特异书体。
蜾扁体是一门集文学、文字学、书法为一体的难度极高的艺术。上述三方面要求缺一不可,尤其书法的要求极高,蜾扁体的特点是轻灵、多变,变型变线,且要在小篆构架下吸纳金文、甲骨和玺文等技巧。故,可学者不多,且市场还不见好流通。好比学金文、甲骨书法的人少之又少是一样的。所以,蜾扁书非笔老而不可为、非精通小篆和《说文解字》而不可为、非通掌变型变线并广纳先秦古文字神韵而不可为,故断代千年无人传承。不同时期的蜾扁体共同特点是中锋用笔、腕转使力,八面生风、轻灵峻美,非笔老而不可为。
蜾扁体断代千年后,对蜾扁体的重拾复创有吴昌硕、章太炎、陆维钊和蒋北耿四位重要人物,他们在各个时期作出了不同的重要贡献。特别是陆维钊先生,其弟子章祖安先生曾撰文写道“陆维钊先生晚年创作新体,非篆非隶,亦篆亦隶,曾称陆维钊体,现已称为扁篆。这是陆先生在书体上的重大突破与创造,也是对当代书坛的杰出贡献。”并称先生欲创造将篆隶合一之新体,“创造欲望源于陆维钊先生天赋中之固有(如先生喜用篆法为隶),亦缘于数十年功力之所积”,可惜陆维钊先生只留存一、二十篇蜾扁体书诗文,尤其宝贵。(网文)
上一篇:历史上为什么只有四大明君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