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高三考试不会,老师一讲就觉得简单呢?
题目,老师,知识点为什么高三考试不会,老师一讲就觉得简单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物理规律或者数学公式都是由其他知识推导出来的,我们理解了公式的推导过程,就理解了公式的来龙去脉,也就大概知道它能对应哪些类型的题目了。所以,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是理解知识的第一步。在刚学新知识后要多做练习去巩固知识并加深理解。此时不宜做太难的题,做一些简单题先熟悉公式使用的基本套路再逐渐加深难度,这是一个较为合理的学习顺序。通过做题,我们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当这部分知识对应的题型都会做之后,这个知识点就彻底掌握了。
综合题需要清晰的知识网络
高中的很多题都是综合题,特别是高考题。有的时候一个题考了5个知识点,你有4个知识点掌握熟练,可是就是因为有1个知识点掌握不熟练,就有可能导致整个题没有做出来。如果一个题考的知识点你大部分都会,只有一两个不会,老师在讲这道题的时候,你是能听懂的。但是正是因为能听懂,才给同学们造成一种错觉,这道题我会了。其实听懂了和独立完成一道题还是存在差距的。
因此就要求同学们平时学习时多做总结,构建完整清晰的知识网络。很多同学没有复习总结的习惯,只是一味的做题,这种学习方法不可取。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想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同学们可以每周做一次小结,每个月做一次大总结。打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做题时才会做到没有知识盲区、融会贯通。
很多同学不会审题。
老师讲题能听懂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老师在讲题的时候帮同学们审题了。题目的关键条件,老师在讲课中都帮同学们分析出来了,同学们听起来就会觉得题目很简单觉得自己也会做。然而同学们自己做题时经常由于提炼不出有用条件而做不出来。
至于如何审题,不同学科有不同的技巧,老李讲一个通用的方法那就是:不放弃。很多同学的做题习惯不好,遇到会做的题快速做完,遇到不会的题直接跳过。这样如何能进步,如何能学会审题?当我们遇到一些有难度的问题时,先不要着急跳过,多想一会儿,多思考一下,也许结果会不一样。我们通过一次次的思考、分析、揣摩,自己的思维能力也会随之提升,慢慢的也就学会审题了。
要注重理科思维的培养。
理科思维是用数据、资源、逻辑推理去看待世界并解决问题。主要用的是“脑”。 理科思维表现: 1、看待事物更加理性,其思考核心就是评估和量化,做出理性决定。通过利弊进行分析,综合考量,知道每一个事物的利弊,然后再做决定。通过量化输入和预计输出,得出量化的分析结果。 2、理科思维会更直接,处理问题时将问题与答案两点连线,在连线过程中贯穿所学所知,能够解决问题,得到一个答案就好。 3、理科思维会更加注重结果,少了无限去探求去发掘的过程,只为要最后能够证明所有的答案。理科思维是在已有的框架下去解答问题。 4、对规律把握更清晰,强调一种很强的逻辑性。
同学们遇到一些有难度的题目,要尝试理性分析,不要凭个人经验和想象去做题。只有不断地用理性的思维去分析问题,你的思维才会越来越有条理,越来越有逻辑性,你会修炼变成一个有理科思维的学生。
以上是老李关于高中学习时听得懂不会做现象的一些分析,希望能帮助到处于困境中的同学们。
我是物理老师老李,感谢您的阅读和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种事情在理科的学习个考试很常见。但这是为什呢?
1、睡眠的作用
听上去和考试毫不相关,但是考完试后,只要你自己再看一遍试卷,你就会感觉到,试题也不是这么难!实际上,则是大脑在你睡眠时,把你见到的知识,又梳理了一遍。那么如果你看过试卷后,没有睡眠呢?还是这么难——根本不会有什么变化。这个现象在脑科学上,已经得到了证实。
它强调睡眠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它用到我们平时的学习之中,睡前背诵单词,不需要太努力,第二天的效果极好。
有同学说要是在考试中睡大觉是不是就可以考好。显然不能,考好有两个前提,就是你要把试卷先认真读一遍,大脑再帮你梳理。第二就是要有足够的做题时间。
2、老师教的是什么
如果老师就题讲题,很显然他只在意知识的传授。而高明的老师则讲思维。先把该题的知识点梳理一下。然后把该题的难点分析一下。高三的学生基本上就能明白了。
然后在给你提供相类似的题目,学生再自己分析,也就基本能掌握了这种题目了。题主说老师讲过会觉得简单。可是听着简单,不代表你下次见到同种类型的题就会做。而讲思维的老师会让你理解更深刻些。
学生不好左右老师的讲课思维,但是可以自己找相同类型的题,才有巩固的效果。如果老师还提供了——补偿练习,一定要认真对待了。
3、如何减少此类事情发生?
爱因斯坦说:“如果给我1个小时解答一道决定我生死的问题,我会花55分钟弄清楚这道题到底在问什么。一旦清楚它到底在问什么,剩下的5分钟足够回答这个问题。”
平时练习时,注意题目到底要考你什么的。老师讲过后再反思也可以。这样反思不仅能帮助你思考,这题考了哪些知识点,还会让你注意到,这些知识点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临界条件又是什么?
总之,保证睡眠,对平时学习很重要,注重反思,最重要的是知道习题到底再考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生如果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是,做题数量还不行,接触的题型少,就会看着不会,听着简单。
刷题,尤其是理科,提升成绩的不二法宝。现在有这样情况,也不用着急,进入总复习,老师也会让学生开始刷题。
总结错题本或者笔记,这样学习效率会更高。不要老师一讲就会了,就以为自己就会了。听着会和会做题是两回事。
像你这种,只考虑会与不会,而没有说分数高低的学习态度,是很正确的。高考前的考试,你分数再高,也代表不了高考的分数。只有把不会的学会,才是能考出理想成绩的基础。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