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浙江拟规定小学生晚9点初中生晚10点后可不做作业,对此你怎么看?
作业,孩子,家长浙江拟规定小学生晚9点初中生晚10点后可不做作业,对此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个人观点分享
从关注孩子健康的角度来考量,这个规定真的特别好、特别贴心,保护了孩子的视力,维护了孩子的健康!我们当下的培养人才机制和高考政策,真的允许孩子和家长这样做吗?还有诸如“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少年读书时”、“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些励志格言都过时了吗?既要身体好,又要学习好,更要让孩子能够读个好大学、博个好前程,才是家长的真正心愿;不调整人才培养机制和改革大学录取政策,一味强制性地“减负”,很容易流于一句空话,往往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看吧,过不了多久,家长新的对策就会出来了!难怪有的网友直接调侃道: 我仿佛看到了浙江教育的春天!但是,我很想弱弱地问一下,这些学生要参加中考、高考吗?读大学是凭成绩还是拿来抽签呢?
孩子的升学压力,是教育体制改革永远也绕不过去的一道坎,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新的政策措施时,不能只顾“赶时髦”,而忽略了家庭的真正需要!当今社会,国家快速发展,人们追求高收入和物质文化的更大满足,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让人们异常紧张与焦虑,尤其是孩子升学和前途命运问题作为第一民生,更是让许多家长焦头烂额、甚至不知所措。浙江教育政策的调整,当然是为了相应国家“减负”号召,从这一点来看,无可非议;“关注学生差异,保障睡眠时间。小学生到晚上9点、初中生到晚上10点还未能完成家庭作业的,经家长签字确认后,可以拒绝完成剩余的作业,教师不得对有此类行为的学生进行惩戒”措施,出发点是特别好,但是究竟有多少家庭敢于丢松孩子的作业呢?中考分流,高考选拔,哪个家庭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甘居人后,将孩子的未来沦为社会底层,“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上什么样的大学才是真正的“起跑线”,在好大学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这样的措施意义真的不大!
教育改革绝不是教育一厢情愿地单方面进行改革,而是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通力配合,人才培养机制不变、中考与高考政策不率先调整,让孩子与家长放弃努力拼搏,太想当然了!现在生活在最底层的老百姓越来越明白,家庭要摆脱困境,孩子将来要能够有所作为,非让孩子上大学、特别是上好大学不可;我国尽管已经实行大学扩招政策20年了,但是孩子上好大学的机会竞争依然十分惨烈,名校越来越难考是大趋势,不论你在哪个省份读书,分数依旧是考取顶尖学校的利器!怪不得有网友尖锐指出: 不让学生努力,如何提高成绩?考试制度不改革,“减负”只是扬汤止沸。为了给孩子学习上“减负”,强制性减少学生写作业时间,而同时又要让孩子直接面对中考分流和高考选拔的激烈竞争,首先还是问问家长答不答应吧。
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浙江教育改革,为了给孩子学业“减负”,拟规定小学生晚9点、初中生晚10点后不做作业。这个想法非常好,学校也会大力配合和支持;问题的关键在于,学生和家长会同意吗?除非没有了中考分流和高考选拔的压力,否则恐怕也只会沦为“风声大,雨点小”的下场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肯定的说,对此规定我赞同,事实上多年之前,我已经这么做了。只要我接手新班,第一次开家长会一定会对家长说,不管作业做完没做完,晚上九点之前必须让孩子睡觉,当然有附带条件。我是小学的,所以我针对小学生来说。
为什么要这样做 因为睡眠既是学习的保证,也是身心健康的保障
关于睡眠的重要性及好处我就不赘述了,相信大家都有所感受。睡眠人类健康的保证,有多少人被睡眠折磨的死去活来。我们大人都深有体会,晚上睡不好,白天做事的效率明显下降。小学生必须晚上九点左右睡觉,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否则既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也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晚上睡眠时间不够,第二天在教室趴着睡,摇都摇不起来,谈何教学效率。既没睡好,也没学会,两头都没占上,与其这样,还不如先保证一头。
实际上,孩子的睡眠时间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高。比如,说起来好笑,对我儿子,学习方面我到不操心,最担心的是他的身高,因为我和老公都不高。但我儿子有个特点,就是能睡觉,小学晚上八点就睡觉了,一直都比同龄人睡眠时间长,现在是一米八几的个子。所以我始终坚持这一点,一定要保证孩子睡眠时间。
为什么要家长确认 因为小学生自制力差,家长必须监管。家校联手,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这也就是我前面说的附加条件,还有一个条件是每学期只给三次机会。一般小学生的作业九点前肯定能做完,做不完的大概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拖拖拉拉,上课不专心听讲,根本就没学会,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这种情况我会和家长沟通,在学校勤检查,勤督促,勤表扬,勤激励,坚持一段时间也有效果。另一种就是孩子生病了,没精力写作业,但又害怕老师检查作业,不敢去睡觉。既写不好作业又休息不好,不利于病情的好转。为什么不在家长确认之后,让孩子休息呢?
这项措施在实际中的效果还是 不错的,得到了家长的认同和支持。
为什么会有异议 因为面对社会现实,家长的焦虑症日益严重
据报道,南京也发布了一项类似的意见稿,反响激烈,“南京家长疯了”上了热搜。是啊!中考、高考的选拔机制,铺天盖地的辅导机构,越来越难的就业现实,无不导致了家长的种种担心。担心自己的孩子“减负”了,别人家的孩子却在用功;担心自己的孩子睡觉了,别人家的孩子却在加班;担心中考进不了好学校,担心高考考不到重点班,直到孩子大学进了985、211,家长的任务才算完成了。
其实,作为一个“家里既没矿,手里也没权”的一介草民,尽管我是一名老师,我也担心呀!但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光靠单纯的延长学习时间,减少睡眠时间牺牲学生身体健康,能提高成绩吗?我们是否也得想想其他办法了?
结束语
对浙江省《征求意见稿》的这项我是赞同的。因为没有身体健康这个“1”,其它的一切都是空中楼阁。但我还想对有关部门说,“减负”不能“一刀切”,不能只做表面功夫。应“想”为家长所“想”,“急”为家长所“急”,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必删)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