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小学生是否应该读寄宿制学校?
孩子,家长,父母小学生是否应该读寄宿制学校?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孩子提前可以适当的锻炼一下独立的性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业一个小学老师的观点,我认为不合适,理由如下:
1.作为一个小学生,自理能力不强,在生活上可能还不能完全自理,需要家长生活上的关心。
2.自律能力不强,虽然不排除有很乖的孩子,每天认真学习,积极完成作业,但是大部分的孩子都是靠父母的教导与监督,如果父母不在身边,学习肯定受影响。
3.心理健康受影响,小学生的心理还不是很成熟,大部分需要父母来引导,父母不在身边,会产生孤单感和被遗弃感,觉得父母不爱自己,从而造成心理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学生要不要上寄宿学校?
有些家庭,特别是父母很忙,没有更多时间接送孩子,等孩子到了入学年龄,究竟选择寄宿制的私立学校还是每天接送的公立学校,成为很多家长考虑的问题。
小学生上寄宿学校的好处
寄宿制学校教育最大的特色是,培养孩子尽早的独立,融入社会,融入集体的适应能力。因为现代的人不像鲁宾逊一个人在孤岛上生存。他要做任何的事业,任何的工作,任何的成果完成,都要和人协调、协作,共同的努力才能做到,这种协调和合作的能力,在寄宿制小学就能打下基础。
1. 现在的小孩大都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习惯于在父母全面的照顾下生活。寄宿制对孩子是一种自理能力的培养。
2.在寄宿的过程中,同一宿舍的同学因为有更多的私下相处时间,熟悉彼此后,会成为“朋友”。他们选择与自己合得来的同学交往,有共同的话题,有他们彼此认可的趣事,及有他们自己设定的互相评价方式,甚至会形成以寝室为单位的小圈子。
3.寄宿制对孩子来说最大的影响是生活作息规律化。也许有些孩子在家常把“无聊”挂在嘴边,希望有父母家人时刻陪伴。有些父母在自身有时间的条件下,还能陪伴孩子;而有些父母因为自身都需要私人时间,无法每天陪伴孩子,往往让孩子用看电视的方式打发晚上时间,这个对孩子的成长来说,非常不利。寄宿制的集体规律生活有助于孩子身心健康。
小学生上寄宿学校的弊端
但是,小学很早就上寄宿学校,弊端也是很明显的,甚至于弊大于利。
1、对心理行为发展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对某市789名学龄儿童进行调查,寄宿制小学儿童轻、重度感觉统合失调率为25.84%和7.68%。在行为问题调查中检出率为27.55%,明显高于普通小学儿童17.37%的比例。寄宿制小学儿童的违纪行为和神经症问题比率也明显高于普通小学儿童。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寄宿制学校的小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主要是敌视、偏执和人际关系敏感等。
2、对感情发展的影响
寄宿生往往在周末才能和家长见面。他们很少和父母进行亲密接触,特别是身体接触。儿童在寄宿学校待上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形成孤僻、对别人缺乏信任、缺少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在生活中也不容易体会到积极、愉悦等感情。
3、对社会化发展的影响
寄宿生很少接触学校以外的环境,久而久之,学生的眼界可能越来越窄,对社会的了解和实践的机会过少,不利于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对有条件走读不是非寄宿不可的孩子,家长还是让他们走读为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为一名家长,一名认真对待孩子教育的妈妈,我是不赞成年幼的孩子去上寄宿学校的。首先,孩子年幼心智不成熟,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惑和不解,需要家长的引导和陪伴。
比如和同学相处,不同孩子有不同性格,学校老师给予的教育模版都是统一的:相互团结,不能欺负别人,遇到欺负自己的同学要告诉老师……
当真正遇到别人做了让自己不开心的事,该怎么处理,好多孩子都是迷茫的。
每次都去告诉老师吗?告诉老师后老师没有批评他怎么办?老师教批评过他,可他还是欺负我怎么办?
事无巨细,老师不可能对每个孩子的照顾都会面面俱到,这些问题都需要父母平时多和孩子交流、引导,甚至是做好心理疏导。
其次,寄宿的孩子内心都是孤独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格中会有部分情感缺失,尤其是对爱的感知。
我们知道,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爱的教育。
作为一个社会人,本身是积极健康向上、有爱心、懂感恩的,他就是个温暖的存在。
他能影响和带动周围的群体,向着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
能够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体会最高层次的快乐。
而内心缺爱的人,终将是孤独的。
一个孤独的人,哪怕有很高的个人成就,也无法体会和感受高层次的快乐。
一个在生活中找不到快乐的人多可悲。这个可悲的根本原因,就是自小没有亲情的陪伴造成的。
最后,从人类繁衍的自然规律来说,我们创造一个生命,就是为了让他能够拥有健康的体魄,健康的心灵,成长中掌握更多的本领,再去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推动社会更大的进步和发展。
如果我们把孩子生下来,却不去教养,不去陪伴,直接推给学校,这样的行为是否违背了生养孩子的初衷?
作为父母我们希望自己老了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孩子在幼小无助的时候同样需要很多很多的爱。
所以,无论生活多辛苦,工作多忙碌,也无论寄宿学校条件多优越,都不是不陪伴的理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