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猪身上的不定时“炸弹“寄生虫病怎样防治?
驱虫,寄生虫,线虫猪身上的不定时“炸弹“寄生虫病怎样防治?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多发于7月~9月,1月龄左右仔猪病死率高.
体温升高(40℃~42℃),精神沉郁,可视黏膜充血后苍白黄疸,后肢站立不稳,气喘,呼吸困难,全身皮肤发红,以耳鼻腹严重,后变青紫.
治疗可用新砷凡纳明(914),每公斤体重10~15毫克,静注,连用3天.
或贝尼尔5毫克~7毫克/公斤体重,每日1次,连用3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猪寄生虫病
寄生虫分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两大类;体内寄生虫主要有蛔虫、鞭虫、结节线虫、肾线虫、肺丝虫等;这几种体内寄生虫对猪机体的危害均较大;成虫与猪争夺营养成分,移行幼虫破坏猪的肠壁、肝脏和肺脏的组织结构和生理机能.造成猪日增重减少,抗病力下降等;体外寄生虫主要有螨、虱、蜱、蚊、蝇等;其中以螨虫对猪的危害最大;除干扰猪的正常生活节律、降低饲料报酬和影响猪的生长速度以及猪的整齐度外,并是很多疾病的如猪的乙型脑炎、细小病毒、猪的附红细胞体病等的重要传播者,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中文名
猪寄生虫病
常见
疥螨和蛔虫病
对象
猪
寄生虫分类
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
造成
生长发育不良、生长缓慢
寄生虫种类
猪的寄生虫种类繁多,但以疥螨和蛔虫病最为常见,对猪的危害也特别严重,常常造成猪群饲料转化率下降、生长发育不良、生长缓慢。因此,做好猪群体内外寄生虫的驱虫工作是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
猪疥螨
病猪以剧烈痒觉为特征,躁动不安,食欲降低,生长缓慢,饲料报酬下降,是严重危害养猪生产的疾病之一。病变通常先在耳部发生,耳部皮屑脱落,进而出现过敏性皮肤丘疹,以后逐渐蔓延至背部、躯干两侧及后肢内侧,猪常在猪栏、墙壁等处摩擦,严重时造成出血、结缔组织增生和皮肤增厚,局部脱毛。
猪蛔虫
该病主要危害2-6月龄的猪群。症状和病变:病猪一般表现为生长缓慢、消瘦,被毛粗乱无光、黄疸,采食饲料时经常卧地,有时咳嗽、呼吸短促,粪便带血。蛔虫的寄生破坏了胃肠道粘膜,妨碍营养吸收;蛔虫的发育还与猪机体争取营养,并且分泌一些毒素影响猪的生长发育,使得猪饲料报酬降低。
蛔虫幼虫移行经过肝脏,造成肝脏坏死变性,结缔组织增生,出现“蛔虫斑”,导致屠宰时肝脏废弃率增加而造成经济损失。蛔虫幼虫移行损伤肺,造成蛔虫性肺炎,引起喘咳和呼吸困难。幼虫侵袭造成的病变,易造成细菌或病毒的继发感染。
猪寄生虫病是潜伏性危害养猪业的疾病,给工厂化猪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但这种潜在的损失往往为许多猪场所忽视。猪场应采取综合性措施,选用广谱的驱虫药物,制订切实可行的驱虫程序,有效地控制猪寄生虫病的发生,从而减少因寄生虫病造成的损失。
防制措施
建立有效的生物安全体系
建立有效的生物安全体系,减少工厂化猪场寄生虫病发生的机会。做好封闭猪场的工作开始,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新引进的种猪应在隔离期间进行粪便及其它方面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猪蛔虫病由蛔虫寄生于肺或肠道而引起,3~6月龄猪较易发病.
仔猪初期幼虫入肺引起咳嗽,咳后吞咽困难,呼吸增数,严重时心跳增速/呕吐.
肠道寄生时,减食,异嗜,消瘦,黄疸,流涎,拉稀,呕吐.
治疗可用甲苯咪唑,每公斤体重10~20毫克,混饲料中喂服.
或丙硫咪唑每公斤体重10~20毫克,混饲料中喂服.
或伊维菌素每公斤体重0.3毫克,皮注或口服.
猪疥螨病由猪疥螨寄生于猪皮肤而引起.
多表现为皮肤瘙痒/擦痒,局部被毛脱落,有渗出液/血液结成的痂皮.
治疗可用伊维菌素,每公斤体重0.3毫克,皮注或肌射.
或用0.025%~0.05%双甲脒涂搽或泼洒患部,7~10天后再重复一次.
猪肺丝虫病由后圆线虫寄生于猪的支气管和细支气管而引起.
体温一般不高,呼吸增数,常出现阵发性痉咳,一次能持续咳40~60声,每次咳后有吞咽动作,眼结膜苍白,流鼻液,严重时绝食.
治疗可用盐酸左咪唑,每公斤体重5~6毫克内服或以5%液皮注.
或伊维菌素每公斤体重0.3毫克皮注.
绦虫病为裸头绦虫寄生于猪小肠引起.
腹泻,消瘦.
治疗可用硫双二氯酚,每公斤体重30~125毫克,混饲料中喂服.
或吡喹酮每公斤体重15毫克,混饲料中喂服.
猪球虫病只见于仔猪,多呈良性经过,成年猪为带菌者,是传染源.
仔猪便秘腹泻交替进行,逐渐消瘦,食欲不振.
治疗可用盐霉素,每公斤饲料拌20~40毫克饲喂.
或可用氨丙啉,按每千克体重25~65毫克,拌料或溶于饮水中给猪饲喂,连用3~5日.
药物预防可用氨丙啉在母猪产前1周与产后2周内喂服1次,在第3/4/5日龄可给全窝仔猪饮水喂服氨丙啉1次.
猪弓形虫病病猪体温40℃~42℃,精神委顿,流鼻液,眼潮红有分泌物,呼吸浅快或困难,粪干燥,呈暗红色或黑色,尿呈橘红色.
耳下肢腹下股内侧有紫红斑或发绀.
治疗可用增效磺胺-5-甲氧嘧啶注射液/磺胺-6-甲氧嘧啶肌注,每公斤体重2毫克肌注,24小时1次,连用3~5天.
猪附红细胞体病由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和血浆而引起.
多发于7月~9月,1月龄左右仔猪病死率高.
体温升高(40℃~42℃),精神沉郁,可视黏膜充血后苍白黄疸,后肢站立不稳,气喘,呼吸困难,全身皮肤发红,以耳鼻腹严重,后变青紫.
治疗可用新砷凡纳明(914),每公斤体重10~15毫克,静注,连用3天.
或贝尼尔5毫克~7毫克/公斤体重,每日1次,连用3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一个高四的学生该如何应对突然来的情绪低落(无缘由的低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