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对于未成年现在的行为,素质教育该如何培养呢?如何才能真正的保护祖国的花朵呢?
孩子,未成年人,我认为对于未成年现在的行为,素质教育该如何培养呢?如何才能真正的保护祖国的花朵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对于现在的未成年犯罪不予严惩大家怎么看呢?谁家无儿女,赶紧发表你的意见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题主你好!
恕我直言,你的第一个问题,我觉得有些懵。
你所列的未成年现在的行为是指什么?
范围有点大,也不太全面。
因为很多行为都是个案,我们不能一竿子打死一船人。
我对其中一个表现说说我的看法吧(也是个案)
有些学生恶劳好玩,不务正业,该学习的不学习。
学生的学习要综合学习几个方面:
道德为先,知识的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
体育与健康是学生学习与今后继续工作的基础,
艺术类学习是学生审美与欣赏的前阶,
劳动与生活是学生责任与义务的重要手段。
德智体美劳要综合全面发展,这一直是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
我从德、智、劳三方面进行分析。
然而现下较多的学生道德素养不高,
体现在:
1、不懂得尊重。
不尊重家长、不尊重教师、不尊重长辈、不尊重同学。
最严重的是不尊重生命。
2、不懂得珍惜节约。
不珍惜资源、不珍惜时间、珍惜家人、不珍惜朋友。
更严重的是不珍惜生命。
3、不懂得进步。
为人消极、不务正业、没有目标、没有理想。
简直随心所欲。
再者智力因素得不到更好的提升。
原因在于:
1、学习目标不明确,大多时是为了应付家长的要求。
2、学习方法不端正,大多是靠抄,抄别人的笔记、抄别人的作业。
3、学习过程不认真,上课睡觉、上课玩玩具、上课做与课程无关的动作等。
4、加之学习成果不高,导致不断的恶性循环。
更者劳动的责任意识低下:
体现在:
1、劳支过程中过于依赖别人,
2、劳动过程中消极应付,
3、劳动过程推诿责任。
结合以上分析,
我认为培养一个有良好素质素养的学生,是学校、教师、家长与社会的共同责任!
对于如何保护未成年人,我认为不必过度。
原因有三:
1、过度的保护与宠爱让未成年人失去劳动能力。
现阶段已经出现较多的巨婴,最出名的应属女儿读大学,母亲陪读为其洗衣做饭的案例,当然还有其他更多的个案。其产生的原因正是家长的过度保护与溺爱。从小让孩子学会劳动、热爱劳动,培养孩子本应有的劳动能力是孩子自立自强的基础条件。
2、过度的保护与宠爱让未成年人失去承压能力。
同时,现阶段不断地出现学生跳楼、跳河、自杀、自残、攻击他人的案例,我认为是与当事人的承压能力与压力宣泄能力有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从小给孩子一定的心理压力,并教会孩子怎样去宣泄,这是一个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3、过度的保护与宠爱让未成年人失去发展能力。
这个就更不用说了,父母的过度保护与溺爱,让孩子过度依赖家人与他人,不懂得独立,更不懂得发展自我。希望父母要从小给予孩子独立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的权利与能力。
我是五点教育,希望我的答案能帮你解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现在的教育单调,父母着重于文化长大能找工作赚好多的钱,根本不注重怎样做人的教育。我认为对未成年首先要教育他们怎样做人,‘仁义礼智信’的道理从小要孩子进入。我们还不能离开传统文化教育,只有这样人结合古今才能发展。‘人之初性本善…’的道理告诉大家孩子出生不教育是不行的,只有这样才能保护未成年健康成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的素质就是教养、为人处世,
但现在孩子都是在蜜罐长大,
自私、任性、不考虑他人感受,
孩子在交朋友、习惯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
进而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等行为。
很多孩子做错事之后用撒娇等方式让家长不去关注问题本身,
家长因为“爱”孩子而忽略孩子的行为。
所以教养就是素质教育,
我们努力学习的最终结果不就是多知识、懂文明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于未成年人,除了父母和社会的保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有意无意的教给孩子怎么学会保护自己。点滴的积累也能让孩子学到很多东西。而且我们的社会也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也有一个度。过分保护,就会让孩子失去辨别是非的能力。
上一篇:宇宙最开始的奇点是怎么爆炸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