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初一,期中考试数学没有考好,就不想学数学了,我该怎么办?
孩子,家长,数学孩子初一,期中考试数学没有考好,就不想学数学了,我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孩子初一,期中考试数学没有考好,就不想学数学了,我该怎么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青少年学习受挫后心理波动比较大,此时孩子最需要的是自信。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
所以,建议进行心理疏导,具体操作如下:
1、准备问题。
俗话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家长要提前准备好与孩子互动的问题,这样更有利于孩子去尽情地倾诉自己的想法。
需要注意的是,所准备的问题不是用来质问孩子的,而是用来引导、激励孩子表达内心世界的,以防止孩子词穷导致沟通不彻底。比如“你觉得哪个科目好学?”、“你更喜欢哪个老师,这个老师哪些点吸引你?”、“学习累吗?怎么个累法?”等等,总之,既不要冷场又要有效引导孩子更多地表达自己。
2、与孩子沟通。
与其说是与孩子沟通,倒不如说是倾听孩子的倾诉。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家长扮演的角色主要是倾听者,关键时刻偶尔扮演引导者。
现代社会,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是很低频的,如果家长以一个倾听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孩子是很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的。
3、引导孩子倾诉。
家长作为倾听者务必要尽心尽责,时刻预测孩子的表达是否会出现卡顿,此时要及时抛出提前准备好的问题,帮孩子完成思维的过渡,如果准备好的问题不合时宜,那就需要有经验的家长随机应变地提出新问题了。
4、心理疏导。
任何事情想要被解决,必须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找到问题了,就可以对症下药了。
当孩子基本上把要表达的想法都表达出来了,家长就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了。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过程仍然是引导与激励并用,不要责问。始终记住,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让孩子从挫败感中走出来,重拾信心,所以不要功败垂成。
家长给孩子传递的思想的大致方向是学习有时有困难但也可以变得很简单,学习有时会累但也可以很快乐。
相信通过以上的努力,孩子会敞开心扉,重拾自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期中考试数学没有考好,就不想学数学了,这是非常可怕的,在我国现有教育考察体制下,数学在中高考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数学学不好肯定走不远的。首先你作为家长得和孩子分析考差的原因,只有号准脉才能开对药治病根。是知识没掌握考差了还是粗心大意差了,是偶尔发挥不好没考出应有的分数,还是本来就没学会打算放弃。家长和孩子一起心平气和的分析一下试卷,找出病根才能疗治。其实,没考好不外乎上课没听讲,下课作业和复习也没做好,做题少,连基本的概念定理公式都没记住。还可能粗心大意。初一数学知识较为浅显,只要智商不是太差应该没问题。从课本基础知识入手,先消化掌握课本例题习题,再买本较简单侧重基础的资料强化训练。同时,老师讲过的要学会,做过去的考过的题目要会,弄明白,认真听讲,及时复习,勤于总结,相信经过一段时间慢慢成绩就会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也会上来了,再学数学的兴趣也就有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认为这个情况可大可小,需要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并及时加以引导。一次考试的失利说明不了什么,初一是中学时代的开始,后面还需要面对更多的考试,因此这样的心态是很糟糕的。从长远角度考虑,一次失利就轻易放弃,一旦养成这种习惯,对于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包括走向社会都是非常不利的。
单就数学而言,初中数学主要内容是线性代数和三角几何,比小学的算数和平面几何难度系数提高很多,而且更加抽象更加难以理解。因此及时调整心态,改善学习方法是关键问题。还要注意的是中学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小学有一定的差异,尽快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也是非常必要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初一,期中考试数学没考好,就不想学数学了,我该怎么办?
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先不要着急,要学会先站在与孩子平等的立场上,听孩子把话说完,根据孩子所说的话,我们才能去决定应采取的措施。
所以,这个时候且忌一听孩子不想学数学,家长就立即不问青红皂白的把孩子训斥一番,那样做,对问题的解决没有丝毫的帮助,反而会让问题更复杂。那家长究竟应如何应对呢?
一、和孩子进行沟通
1.查找原因
和孩子进行沟通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孩子考试没考好的真正原因。其实,孩子刚上初一,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影响孩子的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
比方说,新老师的态度,老师的讲课方法,甚至孩子的座位等等,都可能成为影响孩子成绩的因素。
所以,孩子没考好,家长不可先自乱阵脚,可以,先让孩子自己先找找没考好的原因,然后,家长再帮孩子针对性的给予答复或一定解决的方案。
2.树立信心
家长针对孩子提出的,影响学习成绩的各种因素,父母给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其目的,就是要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
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自己的最大靠山,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从而重新树立起孩子的自信心。
在孩子被家长说通了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下一步,那就是帮助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
上一篇:邻居给的东西应该接受还是拒绝?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