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20年前的农村,冬天是如何取暖的,你还记得吗?
冬天,都是,炉子20年前的农村,冬天是如何取暖的,你还记得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想起二十年前,无论冬天有多么寒冷,都是暖暖的回忆。
老家黄河以南,长江以北,所以冬季不像北方有火炕暖气,只有火盆、火罐。但是,对于年轻的我们来说,寒冷根本不叫事,根本不用那些“暖暖的火盆”,一样在冰天雪地和伙伴们玩耍,痛快淋漓。回家鞋袜全湿透了,结有冰凌茬子,也没有冻过手和脚。
那时候,我记得冬天的雪会下的好大,太阳出来的早晨,房檐上挂满了冰凌,如同水晶一样晶莹剔透,顺着房檐滴滴答答的融化。外面厚厚的积雪,一时半会儿也融化不完,我们会三五好友一起,带上各家的土狗,去雪地里抓兔子。
那个时候,野兔非常多,到了冬天大雪封山的时候,地上厚厚的积雪阻碍了兔子奔跑的速度,那么土狗腿长的优势就利用起来。我们小伙伴会根据雪地上留下的兔子脚印,追踪兔子。只要被我们找到的野兔,指定是跑不了的,几个土狗一会就会在雪堆里抓到它们。然后就是我们获得战利品的时候,抓的多大家一人一只,抓的少去谁家炖了,几家人分着吃,真香!
在天气条件不适合抓兔子的时候,我们回去野外浅塘里溜冰,为此我掉到冰窟窿里,好在水不深,到大腿根,也把我冻的够呛,后来再也不敢去溜冰了,怕危险出问题。那么,不能溜冰,我们也不能闲着,在谁家的空房子里,大人给我们生一堆火,就是燃着一个腐烂的老树根,我们个要好的伙伴,就在房间里做游戏,男孩玩玻璃球,女孩踢毽子,或者跳皮筋。然后还踩着泥泞的道路,一起上学,一起放学。
如果有好的电视剧,比如《西游记》《封神榜》或者《射雕英雄传》一些经典剧目,我们一帮调皮捣蛋的孩子在放学以后,各自写完作业,才能安静下来。一群人,在大人们的谈话声中,围着火盆,在谁家看的津津有味。
如今桑海沧田,我们的同龄人,分散在大江南北,都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如果遇到一起,讨论最多的都是童年的回忆。因为,无论时光如何变迁,只有那些时候的“影像”不会改变,也是我们共同语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20年前在农村是怎样过冬的?我记得二十年前,在那个没有空调,没有网络,没有热水器的农村。我们是这样熬过寒冷的冬天的。
最常见最普遍的也是蜂窝煤,过冬前爷爷奶奶都会提前购买蜂窝,因为那时候农村家里多数靠烧蜂窝炉取暖。 动物过冬前会储备食物,人类也一样,蔬菜储备是必须的,很多地方都会挖地窖储存大白菜,一个冬天的蔬菜全靠它了。
那个年代反季节蔬菜不多,在农村冬天除了吃白菜以外就是吃萝卜,人们会腌一缸萝卜咸菜冬天吃。 早上买的馒头下午冷了怎么办?很简单,直接用蜂窝炉烤馒头,有时也可以烤地瓜。
农闲时奶奶和外婆给做的小棉衣,基本只有一种单调的花色,但穿在身上却十分暖心;有一种冷叫奶奶觉得你冷。 在北方,家家户户都有炕子。或者在火炕上打个麻将,别说手脚了,连屁股都是暖的!这火炕不容易凉,晚餐烧一次火足够热到第二天,睡在上面特别舒服! 那时候农村家里没有太阳能热水器,没浴霸,好一点的地方会有澡堂,但很多人也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去洗一次。 有热水袋固然好,没有的就用输液瓶里装热水取暖,晚上睡觉塞在被窝里,手抱着或脚蹬着,很暖和,就是瓶盖要塞紧。
冬天睡觉必备的花棉被,鲜亮而厚实,没有羽绒没有鹅绒,就是又白又软的棉花,虽然有点沉,但兄弟姐妹几个挤在一起真的很暖和。 农村娃儿从小就千翻,到河边耍的时候,喜欢生个火,拿几个洋芋或地瓜埋到火堆里烤,烤熟握在手里的超级满足~ 生一堆火,大人们就坐着聊家常,小孩子在火堆旁烤吃的,当然少不了一袋袋的瓜子,那时候的我们虽然什么都没有,但是拥有简单的快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20年前的冬天真的很冷,比现在冷。
20年前在我们北方农村家家户户就是靠一铺大火炕过冬。
忙完秋收农村人就开始上山打柴和收拾各种作物秸秆,搬回来放在场院上,准备一冬的烧柴。
而山上干干净净跟本没有像现在这样漫山遍野的野草和作物秸秆,家里用柴火烧的暖暖的,燃烧剩下的烧灰是各种农作物的优质钾肥,如此循环往复按部就班,各有各的归宿各有各的贡献。
每天灶台里火不灭,火坑烧的烫人,老人们围成一圈盖着被子唠着嗑,或者打牌玩。
而我们年轻的人趁着冬闲都到附近的冷藏厂打工,早出晚归加工各种蔬菜,晚上回来就奔着这铺大火炕,不管多冷,只要上炕浑身上下立马暖和起来了,说句玩笑话:这会子火炕真是比爹妈还亲。
二十年前冬天的农村夜晚空气清冽,没有一丝儿煤烟味,不知何时起冬天农村的夜晚上空也飘荡着刺鼻的煤烟味,因为家家户户都生起了烧煤的土暖气,就是灶台里也是烧煤了,家里不冷了,空气也不清新了。
大家还记得二十年前的冬天有什么特别的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20年前的农村,也就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了,那时烧的还是土灶,也就是灶和炕是连在一起的,房顶上有个烟囱,这个灶,只有到农历的十月初一才开始用的,农村的风俗叫移灶,要等去故去的老坟上烧了寒衣纸后,这时候,代表冬季来了,每家每户都堆积如山的柴火,有玉米秸秆和棉柴,当那家家户户的炊烟升起时,那是最祥和的场景,尤其是天空飘着雪花,一家人围坐在温暖的土炕上,吃着香甜的饭菜,这是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