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正确地夸奖自己的孩子呢?
孩子,努力,自己的如何正确地夸奖自己的孩子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都用“聪明”、“棒”来定义,结果只能是让孩子觉得好成绩是因为自己聪明,他也许因此会变得骄傲自满。另外,他们面对挑战时一般都会采取回避的方式,因为他们害怕一旦失败了,就会被人认为自己不够聪明。其实这恰恰是孩子不自信的表现。
如果表扬孩子的的努力,在面对挑战时,他们一般都会选择迎接而不是回避。
另外,表扬孩子的努力,会让孩子知道你在乎的并不是他一时的表现,而是他能够养成从错误中学习和成长的习惯。
2.要表扬过程,不要表扬结果;
比如孩子会笑了,会爬了,会走路了,会说话了,如果我们父母都笼统地表扬孩子很棒,很聪明,可能会让孩子无所适从,因为他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棒”在哪里?为什么妈妈会说我棒?如果父母表扬他努力学习走路的过程:宝宝,我看到你在学习走路的时候非常努力,每次跌倒了就马上自己爬起来,每次爬起来都比上一次走得更稳,跌倒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你真的一个努力学习的孩子,你这么努力,相信你很快就会学会走路的。这样表扬,是不是比笼统地夸一句“你真棒”更有效果,更让孩子容易接受呢?
3.表扬事实,不表扬人格
比如孩子饭后帮忙收拾碗筷,妈妈如果只是表扬一句“好孩子,你真棒”。孩子也许不明白帮妈妈做家务为什么就是“棒”了。难道不帮忙就不棒了吗?如果换成“你看到妈妈辛苦忙活了一天,心疼妈妈,所以主动帮妈妈收拾碗筷,让妈妈减轻了很多负担。谢谢你你的帮忙,你真是一个助人为乐,懂得为别人着想的好孩子。你这么做让妈妈觉得很开心,希望你以后也能多多体谅别人,帮助别人”。 有针对性的表扬具体事实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并且清楚今后的方向应该怎么走,如何努力等等。
总之,如果家长对孩子的称赞过于笼统,孩子也会得有压力和无所适从,觉得自己不配得到这样的表扬。或者自以为自己很有天赋,什么事情都不需要努力。遇到挫折往往选择回避,十分在意他人的评价,从而不能专注地发展自身的能力。
所以,表扬孩子也是一件慎之又慎的事,你的一句不经意的表扬,也许造就孩子不同的心智模式和不同的人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夸具体不夸全部
“宝宝真棒”,这样的表扬对家长来说真是轻车熟路。在家长眼里,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细节都是值得惊叹和赞美的——宝宝会笑了,宝宝会翻身了,宝宝会蹦了,宝宝说话了……就是在这种不断的惊喜中,家长已经习惯于对着孩子说出“真棒!”、“真好!”这样的评价,甚至一句轻轻的“啊”都充满着赞赏的语气。
家长随口的夸奖,可能意识不到会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直到有一天,发现孩子变得害怕失败,经不起一丁点儿挫折
总是笼统地表扬孩子,比如你真棒,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也许孩子只是端了一次饭,妈妈与其兴高采烈地表示“好孩子,你真棒”,不如告诉他“谢谢你帮妈妈端饭,妈妈很开心”。有针对性的具体表扬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应该怎么做,如何努力
2.夸努力不夸聪明
“你真聪明!”——又一个家长惯用的评语。家长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如果都用“聪明”来定义,结果只能是让孩子觉得好成绩是与聪明划等号,一方面他会变得“自负”而非“自信”,另一方面,他们面对挑战会采取回避,因为不想出现与聪明不相符的结果 .
美国的研究人员让幼儿园孩子解决了一些难题,然后,对一半的孩子说:“答对了8道题,你们很聪明。”对另一半说:“答对8道题,你们很努力。”接着给他们两种任务选择:一种是可能出一些差错,但最终能学到新东西的任务;另一种是有把握能够做得非常好的。结果2/3的被夸聪明的孩子选择容易完成的;被夸努力的孩子90%选择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
3.夸事实不夸人格
“好宝宝”这样的话是典型的“夸人格”,家长们会无心地将其挂在嘴边。但“好”是一个很虚无的概念,如果孩子总被扣上这样一顶大帽子,对他反而是种压力 .
成年人也是,当领导不断夸奖你时,开始还会沾沾自喜,但慢慢地就会感觉到压力,甚至不想做得完美,以便得到喘息的机会 .
如果家长的称赞总是“言过其实”,孩子也会有压力,觉得自己不配这样的赞美。他们会怎么办呢?那就是在你刚刚赞美完他的时候,他就做出让你头疼的事情,以示“真诚”。
三大窍门
1.留心孩子的努力
为达到激励孩子的目的,真正做到“夸具体”、“夸努力”,家长首先要对孩子做事情的整个过程有所了解。有的时候可以亲眼看见孩子的良苦用心和付出的努力,当你在总结孩子成绩的时候,不妨详详细细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描述出来。比如孩子写完作文之后,你可以说:“文章的开头很好,你能想出这样的开头实在不容易;中间的描述能感觉出你经过了仔细的观察。结尾的一句话也比较精彩,用它来点题很恰当……”这样,你把孩子在作文上所花费的辛苦一一说了出来,愉快自信的笑容立刻就会洋溢在孩子的脸上。
如果你没有亲眼见到孩子的努力也没关系,你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让孩子自己说出努力的过程,这中间不失时机地加以适当的点评,同样可以给孩子一个有益的赞美 .
2.夸孩子别嫌“啰唆”
仔细分析一下,家长们对待表扬的态度的确是随便了一些,甚至有点心不在焉、张嘴就来。当孩子表现好时,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你真棒”,看起来既省事又符合鼓励为主的教育精神。其实这样的表扬多了,对孩子毫无意义 .
所以当了解了“夸具体”原则时,很多家长开始很难适应,不知道除此之外还能说些什么。很简单,教你一招——好话不嫌“啰唆”,看看上述有益的表扬语,哪一句不比“你真棒”啰唆?这就意味着要用更多的话语描述孩子的努力,结果自然引起孩子共鸣,夸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
3.把夸奖当“预防针”
夸奖不仅仅是事后对孩子的肯定,有时候在预见到孩子对某些事情可能有抵触时,可以事先夸夸孩子,用表扬来打预防针,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疗效”.
演员宋丹丹在新书《幸福深处》中就有这样一段:有一次儿子巴图生病,我对小阿姨说:“我发现巴图和别的小孩儿不一样,别的小孩儿吃药都哭,可他从来不哭,他不怕吃药。这一点他和别的小孩儿真的不同。”然后我把中药端给他。他捧着碗,烧得红红的小脸一副紧张的表情,闭着眼睛一口气就把药喝下去了。我们大家都赞不绝口。从那次起,多么苦的药他都不怕 .
上一篇:我通过中介买的二手房,首付付完了,也过完户了,贷款审批也通过了,但银行还没放款?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