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人所说的“江山社稷"是什么?
社稷,江山,国家古人所说的“江山社稷"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即使是可以混为一谈,但是还是有着本质区别,下面列出他们的不同之处,也就是他们的本质意义。
天下,这个是泛指宇宙概念,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这个词像黑洞一样,不管有啥新的发现、譬如土地、星辰湖海都可以被包括进去,可以说是包罗万象,来自先民对当时社会的认知,他们把已知的世界和信仰中的神灵合二为一,头顶是天,他们就是天下之人,也可以理解为先民认为自己次于天,进而引申为国家。
社稷,本意是土地和谷物之神,反应古代农业社会的特色,正是民以食为天,有土地就有粮食,有了粮食就有无限可能,因为粮食和土地关系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祭祀社稷之神是朝廷重中之重,一般都是皇帝亲临,也只能由皇帝祭祀,随着时间推移,社稷就成了国家的代称。
江山,这也是一个泛指的词,本指江河和山岭,引申为一个国家可以控制的山川湖海的所有疆域,和天下这个概念最相似,前面可以加上打或者座。
神州,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他提出的概念是: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这里的神是神圣的意思,来源于古代九州的概念,可以理解为神圣的九州的缩写。
九州,这是一个地理概念,大禹主宰天下之后,把当时势力范围之内的土地划分为九个州,每州一个鼎,但是根据古代记载,九州有不同的说法,但是九州概念深入人心,称为国家疆域的代称。
四海,这也是一个地理概念,上古时期,古人认为中国周围有四海,分别是北海、南海、东海、西海,四海之内就是中国,久而久之,四海成了国家的代称,有时候也成为海内。对应的是海外。四海和九州类似,本来泛指疆域,被引申为国家代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社为土,稷为谷,江山社稷就是君王统治万里河山,老百姓在万里江河山川的土地上种庄稼。社稷之福就是百姓之福,君王的江山百姓的社稷,百姓就吃穿不愁,君王江山稳固。
自秦汉以来,儒者口中只有朝廷,没有国家。此乃舍本逐末之大谬也,圣人口中之社稷,言指国家而非朝廷。所以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之语。朝廷与国家,犹如毛之与皮,春脱而秋生,毛损而皮不伤。是以朝廷更替,如草木枯荣,秦去汉兴,唐灭宋长,此乃天道。而国家乃为百姓千年之认同,是以或秦或汉,我辈祖先皆为中华百姓。蒙古人虽入主中原百年,百姓只认经历一朝,终不以为与其同国,此乃不认同之故耳。何也?元朝分人为四类,视我百姓如猪狗,故百姓亦不认其可以享国。为此,伯某以为,国者,百姓之安居之所也,朝廷,执国权柄者也。爱民,则可得国。残民,则必倾其朝。是以古人云:载舟覆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
“江山社稷”,社为土,稷为谷。江山社稷就是在君王下的统治万里河山中,老百姓在土地上种庄稼。表现的是一派国泰民安的祥和气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江山指的是土地,广义上可以理解为国土
社稷,指的是谷物,我国是农业国家,很重视这个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人一般不会将“江山社稷”四个字联起来用。
江山
古人最早说的是河山,或者说山河,河指的黄河,山指的是依河而成的山。
江指的是长江,同理江山也是指依江而成的大山。
古代是黄河流域的文明占主导,北方远远比南方发达。比如三国时期,东吴的地盘是很大的,但居南方,总体实力与曹魏比差挺多。
东晋南渡之后,南方经济得到发展,北宋南迁之后,南方经济、政治地位都在上升,长江流域开始处于上升期,一直延续到今天。
所以从山河到江山是南北话语权的转换过程,江山代指天下远比山河代表天下时间来的近。
社稷
社就是社宫,也就是祭祀土地神的地方。
社有春社、秋社,大家也看过鲁迅先生写的社戏。这些社都是同一个意思。
从“社”可以看出这是农业社会,农业社会最重的就是土地。
稷是一种农作物,有人说这就是谷子,当然古人认为稷是百谷之长。
江山社稷
江、山表达的是地盘,社稷关注的是民生,地盘稳固,百姓安居,这就是江山社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江山社稷是在旧的社会统治阶级对国家和土地粮食的总称。江山就是说国家,皇帝的权力宝坐。社旧指土地及神,稷就是指粮食物产。意思是我们要保卫江山社稷,维护统治者,保卫好江山。让人民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丰收幸福,安居乐业,天下太平,人口平安,五谷丰登。
上一篇:冬天摆地摊卖什么小吃最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