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写出高质量的文章?
文章,自己的,也是如何写出高质量的文章?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论语》也是如此,《学而》篇就是用的开始部分:子曰:学而时习之。当然了,不能用“子曰”,因为到处开头都是子曰,没有办法区分。
题目就是这样产生的。
反过来,写文章的人要清楚地告诉读者自己的文章内容或者主题,也会先把题目写下来,这样不过是给自己的文章画个圈,告诉读者写作范围,比如《史记》,《上林赋》,《天问》。
再后来,考试出现了,用文章来取士的方式出现了,题目的重要性更强了,但是本质还是告诉应试者,写文章的范围或者相关因素而已。
絮絮叨叨给朋友讲这些,是想从根本上让你破处文章的迷信,减少文章的神秘感,然后要想快速提高写文章的能力,有一条道最为实用,那就是:
多写多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严歌苓说,写作七分天赋,三分努力,王安忆说,写作三分天赋,七分努力。不管她们怎么说,都是她们的心得体会。
中国有句话:勤能补拙。我想有道理,二战名将巴顿将军,小时候患有阅读困难症和发音障碍,因此他父亲每天晚上读故事书给他听,以便巴顿克服病症。但巴顿的生理缺陷仍然困扰着他走进西点军校,在西点军校第一年,巴顿因两科成绩不及格被留级。巴顿没气馁,严格要求自己奋发努力,四年后以全优成绩毕业。他的名言流芳百世:“只有在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年代里,人类才能进步,个人英雄主义是一种腐败论。”
至于写作,是一个长期阅读,长期练习的过程。知名作家贾平凹,年轻时因家境困难,中学缀学。但贾平凹十分勤奋,经常练习写作,在寒冬的工地上用手中钢笔描写人物形象,越写越好,有不少人请他写自己相貌。贾平凹因写人物形象逼真有名,被推荐上了西北大学。三年中贾平凹天天读书写作,从而成就了他。
常说好文章是改岀来的。文章写好后舍得修改。鲁迅先生在此为我们做岀了榜样。一篇二千六百多字的文章,修改痕迹达五三处。在生命最后两天,还在为其文章修改。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每天进步一点点,就一点点,会成为一棵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先打击你一下,写文章是没法快速提高的,必须一步一个脚印的去走,只有量的积累,才能实现质的转化。
不过通过写文章的能力,也是有一些方法的。
01 多读好作品,保证输入的量
这句话已经被说烂了,但依然是最管用的。
要想写文章,你得先自己肚子里有“货”才行,不然就是无病呻吟,读者是不会有兴趣的。
读好作品,是保证你输入的关键,读的多了,你才会知道写作是怎么回事,有了好作品做标杆,你才会写出不错的东西
02 当然是每天练笔
是每天,练笔。
如果你真的想学习写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不行,你得每天练习,保持写作的那种感觉。
提高写作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像锻炼身体一样,你一次练五个小时,远不如每天锻炼10分钟效果好。
03 对比好作品,多修改
文章写了就扔在那里没用,初稿基本都写不好的,你得耐下心,需要反复多次修改才行。
没有什么速成的方法,就是有灵感的时候写作,没灵感的时候修改。
重复这个步骤,只要你不是应付差事,都会提高的。
等你写文章的逻辑通顺了、结构完整了,你再考虑技巧的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写作高手,都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磨。
个人认为提高写文章的水平,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1、经年累月的积淀。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天成的前提,就是需要大量的写作打磨,词句都停留在我们的脑海里,就看如何用各种书写技巧把辞藻佳句融合到一篇文章里。这是七分靠打磨的原因。
2、个人灵感的迸发。所谓三分天注定,这三分力度,绝非憋在屋子里就能想象出来的,而是在打磨的基础上,靠灵感的迸发来实现的。
3、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经过天时地利人和的绝妙条件才能成型,同时脑海中有固定的对某一件事物的独特的看法,才能鹤立于鸡群,彰显与众不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要提高作文章与评论的写作质量,必须做到:①恰当选题。选题要与自已的知识范围结合,如果选题超过知识范围,肯定写不出好文章。②谋篇布局。根据选题进行谋篇布局,定下文章的写作格调。·③行使写作。有的选题要按照写作格调拟定的写作提纲行使写作,有的选题按照写作格调定下的路子,顺着思路写作就可,在思路清晰兴趣正浓的时侯一鼓作气完成一二千字的文章,这样的文章联贯性较强,质量就高。
上一篇:谁能解释一下什么是小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