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暗物质无法探测,为什么还如此确定它存在?就没有其他替代的理论吗?
暗物质,星系,引力暗物质无法探测,为什么还如此确定它存在?就没有其他替代的理论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这里咱们得解释一下什么是等离子体和伯克兰电流。
首先说等离子体。我们都知道物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之分。其实在气态之上还有一种形态,就是等离子态。这个等离子态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导电。我们平时看到的闪电其实就是等离子体。
说完了等离子体,咱们再来说说伯克兰电流。伯克兰电流其实是以一位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他是挪威著名的科学家,曾经获得过7次诺贝尔奖提名。伯克兰电流在真空的宇宙中,电流非常的微弱,但是一旦它遇到星体就会突然增强,并且集中在星体之上,产生很强的电压,甚至形成电弧。曾经特斯拉做的那个电弧就是利用的这个原理。
弄明白这两个问题之后,咱们接着说等离子体宇宙论。等离子体宇宙论认为,宇宙之中存在两种力,一种是刚才咱们提到的引力,另一个就是咱们要重点说的电磁力。
这个电磁力的存在就是分布在宇宙之中的等离子体形成的微弱电流形成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星系不会转散,因为除了引力的作用之外,还存在着电磁力。如果电磁力真的存在,那就不需要什么暗物质了,也就是说暗物质的假设也就不成立了。所以,科学界之所以一直没有找到暗物质,很可能这个所谓的暗物质根本不存在。
说到这,咱们不得不延伸说一下黑洞。我们都知道黑洞具有非常大的质量,以至于可以扭曲空间和吞噬掉周围的一切。但是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黑洞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会形成喷流现象。这个喷流现象,就是在黑洞的两侧会喷射出等离子体。
虽然科学家对于为什么能吞噬一切的黑洞会产生喷流现象的问题仅仅停留在猜测阶段,但是黑洞能喷射出等离子体的这个现象确实是能够被探测到。这就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等离子体宇宙论很可能是对的。
科学界普遍推测在每一个星系之中都存在一个质量巨大的黑洞,能够带动这个星系围绕其旋转。如果每个星系之中真的都存在一个质量巨大的黑洞,那么黑洞喷流出来的等离子体所形成的电磁力刚好可以和引力一起维持星系的旋转。
另外,按照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如果黑洞存在,那一定也存在白洞,黑洞负责吞噬一切,而白洞就是负责向外喷射东西。虽然科学界还没有找到白洞,但是已知的是维持白洞的刚好就是电磁力。如果我们做一个大胆的推测,白洞很可能就是黑洞之中向外喷射等离子体的位置。
说到这里,是不是和我们老祖宗用来表达宇宙现象的太极图很像?或许我们的老祖宗早已参透宇宙的奥秘,只是我们这些“蠢钝”的子孙无法领会其中的玄妙而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暗物质为什么没有被发现,因为它根本不存在。不存在的东西怎么能被发现呢?那么为什么会提出这一理论呢?因为当今的科学家们已经误入歧途。就是这么回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暗物质是如何被断定存在的?
起初,人类并不能看见除了可见光之外的任何光(电磁波),可见光本质上是属于特定频率范围内的电磁波,但是这些光(电磁波)后面陆续的被人类发现并正式确实存在。暗物质跟电磁波类似,人类的眼睛并不能看见他们。科学家根据引力效应的反常现象判断暗物质的存在。
在上个世纪30年代,加州理工大学的天文学家茨威基在研究星系团时发现,这些星系相对于星系团中心似乎太快了,也就是说星系团中心的物质质量提供的引力无法使星系达到这么快的运动速度。通过茨威基的推测,星系团的质量要比星系的实际质量大了很多。因此,科学家们推测宇宙中还存在着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暗物质。
另外,科学家还估算出宇宙中暗物质大概占到了95%,比可见的物质要多的多!
暗物质为什么发现不了呢?
暗物质在普通人来看,它是神秘莫测的。之所以我们看不到暗物质,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暗物质的电磁效应引起的。
人类对光的敏感来自于由原子组成的基本物质所吸收和释放的可见光。光是由原子核外围的电子发生了能级的跳跃。一般来说,靠近原子核的电子运行轨道的能级比较高,而远离原子核的能级比较低,当原子收到受激辐射时,电子就从高能级跳跃到低能级,此时原子就会发射出可见光,射到人类的眼睛中就会被人类看见。
但是,没有任何的理论要求物质必须需要有原子、分子等粒子组成。对于我们人类的眼睛而言,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的物质就是隐形的。组成暗物质的基本粒子应该是不带电荷的基本粒子,或者说带电荷不显著。无论是用肉眼还是用敏感的光学仪器搭载在天文设备上,都没有人直接观测到暗物质。
总结
暗物质目前来说是非常确凿的理论。因为它不仅仅解释了引力异常现象,还有对于宇宙大爆炸之后遗留的宇宙微波辐射的影响;对于超新星爆发像太空中抛射的射线以及可见物质的运动轨迹的影响;对于引力透镜造成的的宇宙中光线弯曲现象的影响;以及导致在合并的星系团中可见物质和不可见物质相互分隔开来的现象等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迷信名人,自己缺乏创新精神。从不敢突破前人划定的圈圈,设定的框框。还整天抱怨科学止步不前。这种定势思维是科技进步的最大敌人。星系的维持是本身的结构力,这个力被误认为是“暗物质”提供。
一、引子
65年前,人类第一次发现了“暗物质”存在的证据。当时,弗里兹·扎维奇发现,大型星系团中的星系具有极高的运动速度,除非星系团的质量是根据其中恒星数量计算所得到的值的100倍以上,否则星系团根本无法束缚住这些星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