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暗物质无法探测,为什么还如此确定它存在?就没有其他替代的理论吗?
暗物质,星系,引力暗物质无法探测,为什么还如此确定它存在?就没有其他替代的理论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呐,我们现在知道了细菌是有很多种类的,分别有各种特征和表现。给它们取了五花八门的名字。
暗物质就好比细菌,以现在人类的观测技术水平,还无法对之进行准确测量、计算、分类和描述。暗物质可以理解为“一切未知物质形态”的统称。
随着科学的发展,观察技术的提升,未知物质形态会慢慢被人类所知。到时就会形成统一认知概念,科学家会做出如元素周期表一样的图表,告诉大家这是隐性物质A、这是隐形物质B……
如果你叫王小明,未来你第一个发现了某种未知物质,然后被命名为“wxm”……
就这么简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暗物质之谜在这里,暗物质有质量有引力,和明物质一样。但是没有带电粒子。那是什么呢?是中性物,是不带电的中子,是不会产生电磁波即不会发光的中子。还有为什么看不见呢?因为中子密度极大,每立方厘米有几十亿吨。体积极小,非常透明。但是中子的半衰期很短,只有45分钟,很快就衰变成氢原子了。中子只有结合成团,才能稳定。通过万有引力,近距离的万有引力就是强核力,几十个中子结合成团,多少个呢?有好多种,称为幻数可能是56吧。但是即使千万个中子结合成团,体积也非常之小。中子团是冷的,因为不能吸收电磁能,温度是绝对0度,是真正的凝聚态。中子团外面还有多少中子绕着转呢?像行星结构。尽管这样体积仍然非常之小。天文观察宇宙中无中生有产生氢原子,就是暗物质衰变而来,看不见来原就认为是无中生有。恒星发热发光不断消耗氢元素,现在不用担心耗尽了。万幸!不用担心宇宙灭亡了。暗物质只能以雲或雾的形式存在星际间,为什么不像明物质一样成块状呢?因为暗物质只有一种作用力,就是万有引力。没有电磁力,只能以雾来分布了。但是数量非常膨大。所以比明物质多得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只要明白科学的本质就解决问题了。科学本质上其实就是一种猜测和假设,你没有看错,就是猜测假设,而正因为如此,所以,科学才具有可证伪性,因为猜测假设的东西就需要不断的验证,验证的过程就可以堪称“不断证伪”的过程。
举个例子,牛顿通过“苹果落地”现象联想到了引力,于是他假设万有引力的存在,然后对万有引力现象不断地进行验证,发展周围世界都具有“苹果落地”这种现象,于是万有引力就成了一种科学理论。
但理论和逻辑上肯定存在这么一个地方,在这个地方万有引力并不适用,万有引力只适用在我们能够探测到的宇宙,这说明万有引力具有可证伪性,“理论上存在不适用万有引力的地方”就可以把万有引力“证伪”,虽然这个地方实际上可能真的不存在,但理论上肯定存在!
这下你应该明白暗物质是如何被定义的吧?科学家在观测遥远星系边缘星球的运动时,发现边缘星球的运动速度比理论计算值快很多,理论上它们早就应该被甩出星系,但实际上没有,这说明肯定还有我们不知道的物质对星系边缘星球产生引力,拉拽着星球!
由于科学家并不知道到底是什么物质,干脆就叫“暗物质”,“暗”字也充分说明了人类的“无知”,因为我们确实不知道暗物质到底是什么东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暗物质根本就不存在,理由是无法形成暗物质,所以观测不到,,,暗能量是存在的,暗能量来自宇宙极寒温度.坍缩宇宙空间形成的,最后形成奇点,宇宙大爆炸来自奇点,宇宙大爆炸后留下一个宇宙坑.就是黑洞,黑洞是缺失天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尚可网,有问有答,且听大狮来答题。
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宇宙间只存在一种力,就是引力,宇宙中所有的现象都是用引力来解释的。但是有一样例外,那就是星系的旋转。因为如果宇宙之中只存在引力,对于庞大的星系来说是引不住的,也就是说会转散掉。为了解释为什么星系不会转散的问题,于是科学界就推测在宇宙中存在暗物质,而且这个暗物质的质量非常非常大,也就是引力非常大,所以整个星系才不会转散。
虽然暗物质被提出之后,科学界一直没有办法探测到暗物质的存在,但是基于科学界对宇宙认识的理论框架,科学界还是普遍认可关于宇宙之中存在暗物质的这一假设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暗物质的提出是基于宇宙之中只存在一种引力作用这个大前提的。但是如果这个前提根本是不正确的呢?宇宙之中如果不仅仅存在一种引力作用呢?是不是就可以说人们对于宇宙之中存在暗物质的假设是不成立的呢?
其实已经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理论,那就是等离子体宇宙论。
当初提出这个理论的人是瑞典的一位物理学家兼天文学家,他的名字叫做汉斯阿尔文。这个人曾经获得过诺贝尔奖,是一位非常牛的科学家。他认为整个宇宙的绝大部分其实都是等离子体,即是以电离原子的形式存在,并且在宇宙空间中充斥着流动着的伯克兰电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