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黑皮油松的松毛虫如何防治?
松毛虫,油松,上树黑皮油松的松毛虫如何防治?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黑皮油松的松毛虫如何防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黑皮油松的松毛虫该如何防治?
一、松毛虫病介绍:
松毛虫是一种为害多种针叶树的害虫,主要有马尾松毛虫、油松毛虫、云南松毛虫等。马尾松毛虫主要为害马尾松,是为害我国森林最严重的虫害。
二、松毛虫的危害:
以幼虫啃食松针,一条雌虫一生可食去松针100束左右,为害严重的树木,整株针叶全被食光,影响树木生长,影响观赏效果,成片松林受害时,如火烧一般,常成片枯死。
三、防治方法:
①用青虫菌液剂每毫升菌数0.5亿~1亿或每克含菌数1亿的粉剂喷洒;用白僵菌每毫升含1亿的菌液或每克含孢子1亿的菌粉防治。无论是青虫菌还是白僵菌,使用时加入少量农药效果更好。
②人工繁殖赤眼蜂及黑卵蜂,于每年5月下旬、7月中下旬及8月下旬前后松毛虫大量产卵时释放防治松毛虫卵。
③在松毛虫4龄以前用敌敌畏1000~15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3000~4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乳油2000~3000倍液进行喷雾。
④利用成虫有趋光性的特点进行灯光诱蛾,一般一支40W的黑光灯在成蛾盛期一晚可诱蛾30多kg松毛虫蛾。
⑤人工捕捉松毛虫卵、茧、幼虫,然后集中处理销毁。
综上所述: 以上有五种具体方法关于防治黑油皮松松毛虫病害的防治方法,对于防止松毛虫病害具有积极效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油松毛虫成虫雌虫体长23-30mm,翅展57-75mm;雄体长20-28mm,翅展45-61mm。体色为棕褐或深褐,斑纹较马尾松毛虫清晰。雌蛾前翅没有 白色斑纹是和赤松毛虫区别的最明显的特征。 油松毛虫成虫雌虫体长23-30mm,翅展57-75mm;雄体长20-28mm,翅展45-61mm。体色为棕褐或深褐,斑纹较马尾松毛虫清晰。雌蛾前翅没有 白色斑纹是和赤松毛虫区别的最明显的特征。中室斑点较小,亚外缘斑列黑色,各斑略成新月形,斑列常为9个组成,7、8、9三斑斜列,内侧衬有淡棕色斑。雄 蛾中室斑点较雌蛾小,亚外缘斑列内侧呈棕色,触角鞭节淡黄色或褐色,栉齿褐色。
成虫多于傍晚16-20时羽化,在当晚或次日晚交尾后即产卵。卵成堆产于树冠上部当年生的松针上。每卵块数十粒到500多粒不等。成虫有趋光性和向周围林分迁飞产卵的习性。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营造针阔叶混交林,改造油松纯林为混交林,做好封山育林,防止强度修枝,提高自控能力;注意剪除有虫枝,秋冬季清除地面落叶,集中烧毁;人工摘除虫茧,在幼虫大发生期人工捕捉,捕捉时注意毒毛。
(2)物理防治。
在成虫羽化始期,按4hm2设置一黑光灯诱杀成虫,将成虫消灭在产卵之前,可达到预防和除治。
(3)化学防治。
幼虫期用2%安得利粉剂,11.25-15kg/hm2进行喷粉防治,效果达95%以上;或用25%灭幼脲防治,每hm2用有效成份90g。飞机超低量喷洒(4)生物防治。
①注意引放天敌。卵期每hm2可释放赤眼蜂9-15万头进行防治,寄生率达80%以上。 ②幼虫期可用松毛虫杆菌、苏云金杆菌、“7216”芽孢杆菌,含菌量为1亿孢子/mL进行喷雾防治,效果达90%以上;白僵菌菌粉含量50亿/克,每 hm2量15kg进行喷粉防治,效果达85%以上,在林间并有再侵染作用;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每hm2用2250亿病毒含量,加水喷雾防治,都能达到 理想效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黑皮油松的松毛虫和其它松毛虫防控方法差不多。黑皮油松多在东北种植,东北的松毛虫一年就一代,华北和中原地区两年三代,两广和福建就多一些,一年两代。
松毛虫在北方都是下树产卵越冬的,开春以后卵逐渐孵化,幼虫还会上树取食,你可以人为阻断其上树的路。如果是在葫芦岛为界,如果是以南就2月中旬,如果是以北就2月下旬到3月上旬,用塑料薄膜在油松1米半的地方给绕一圈,并且留圈“领子”,小毛虫就爬不上去,都堆在“领子”以下,灭掉它们就很容易了。
如果你知道每年毛虫上树是什么时候,估摸着它快上树的时候就给树涂一层粘虫胶(也在1米半或者稍微下一点的位置),把它们都粘那儿,任你怎么处置都行。
松毛虫生物防治措施
1、白僵菌防治
在各类型区中,均可使用白僵菌。南方应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可在越冬代的11月中、下旬或次年2-4月份放菌,其他世代(或时间)一般不适宜使用白僵菌防治。施菌量每亩1.5-5.0万亿孢子。北方应用白僵菌防治油松毛虫或赤松毛虫,需温度24˚C以上的连雨天或露水较大的条件,施菌量应适当增加3—4倍。
施用方法:采用飞机或地面喷粉、低量喷雾、超低量喷雾;地面人工放粉炮。预防性措施亦可采用人工敲粉袋、放带菌活虫等方法。
2、苏云金杆菌(Bt)防治
应用苏云金杆菌防治松毛虫,一般防治3~4龄幼虫。施药林分适宜温度为20~32˚C。施菌量每亩40~80万国际单位(IU)。多雨季节慎用。
施用方法:喷粉、地面常规或低量喷雾、飞机低量喷雾。喷雾可同时加入一定剂量的洗衣粉或其它增效剂。
3、质型多角体病毒(CPV)防治
用围栏或套笼集虫、集卵增殖病毒、人工饲养增殖病毒、离体细胞增殖病毒或林间高虫口区接毒增殖等方法,收集病死虫,提取多角体病毒,制成油乳剂、病毒液或粉剂。使用时可在病毒液中加入0.06%的硫酸铜或0.1亿孢子/ml的白僵菌作为诱发剂,提高杀虫率。每亩用药量50-200亿病毒晶体。
施用方法:采用飞机或地面低量喷雾、超低量喷雾或喷粉作业。
4、招引益鸟
在虫口密度较低林龄较大的林分,可设置人工巢箱招引益鸟。布巢时间、数量、巢箱类型根据招引的鸟类而定。
5、释放赤眼蜂
上一篇:如果把港版三星s10刷成国行版本,跟真正的国行版本又有什么不一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