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长平之战中,赵国向齐国借粮,齐国为何不借给赵国?
齐国,秦国,赵国长平之战中,赵国向齐国借粮,齐国为何不借给赵国?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的原因很简单,第一:秦国国力和赵国差不多相当,其他国家都是从强变弱有什么资格参与进来。第二:列国擅长合纵,秦国则擅长连横分裂各国联盟,所以秦国远交近攻政策麻痹各国。第三:当年六国伐齐灭了齐国,后又复齐,齐国从此由强转衰,齐国怎么会帮当年灭亡自己国家的敌国呢?还不如作壁上观看两虎相争。第四:也是最重要的,我齐国被灭刚复国没多久,现在需要很多东西来维持国力,现在要借粮给你们赵国,那我借了之后吃什么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个伪命题,居然还有这么多人正而八经的讨论,真是奇怪了!
讨论一个国家的国力不得不提疆域,地理地形,我们来看一下赵国疆域地理。
从赵国的地理疆域上看赵国国土以太行山分为东西两部分。以东为著名的华北大平原,以西有太原、长治、泽州多个盆地组成,这些都是农业生产区,此时只有一个较小的泽州盆地轮为战区,所以对整个国力影响有限,缺粮一说是扯淡。
再看一下战场地理地形,这是谈战争必不可少的。
把这张战区地图放在整个山西再看。
红色圆圈为赵国领土,方形为秦国领土,廉颇占据太行径后,秦军吸养只能翻山越领从西边输送了,相比背靠长治盆地的赵军要困难的多了,同样秦军打不赢撤退也要经过漫长的山间小道,其危险性也相当高,所以秦军比赵军更迫切的希望打赢这场战争。
而且赵军此时的兵力只有二十万人,并不存在吸养问题,所以借粮于齐之说纯属扯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什么要借赵国赢了齐国有什么好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时齐国在位的是齐王建,但执掌国政说话算数的是太后君王后。
公元前284年乐毅率五国伐齐,不仅齐都临淄被攻破,而且国君齐闵王还被楚国大将淖齿杀害,齐国也只剩两座城池没被攻破,当时各国都薅了一把齐国的羊毛。
虽然后面田单横空出世收复了齐国失地,但齐国怨恨诸国的落井下石,自此之后对各国事务不管不顾。
加之当时秦国实行远交近攻政策,这与齐国不谋而合,与秦国交好,齐国四十余年未遭受战乱。
因此当在长平支撑不下去的赵国向君王后借粮时,君王后拒绝了。
也许四十年后齐王建在快饿死的时候会后悔当年的决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在学历史的时候,历史老师和我们说一句,其他六国就是各怀鬼胎,想保护自己,结果被统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问到点子上了,长平之战打的就是后勤。赵国之所以冒进中了埋伏就是因为国内粮草供应不上!
长平之战的换将就是因为廉颇知道谁先出击谁就必然失败,但是赵国却耗不起了。
于是换了领兵将领才导致大败!
齐国不借给赵国粮食有这么几方原因。
一秦国太过强大。
当时的秦国可以说是天下战力第一的强国,单打独斗其余六国没有一个是对手。
所以齐国是也害怕秦国的,这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是齐国想看着赵国和秦国打的两败俱伤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原因之三就是外交,说白了就是秦国的人能忽悠,把齐国上下忽悠的不相信赵国。
秦国最后能统一天下,并不是只靠战力。谋士和外交方面也都是当时最厉害的。不然也不会好几次的联合抗秦都失败了。
最后也是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当时齐国的朝堂上已经没有孙膑那样的军师,有的只是庸庸碌碌之徒。这些人被秦国的使者一忽悠,私下里再给些好处便一个劲儿的劝说齐王不要借粮给赵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五国伐齐齐国记仇!秦赵相争!坐收渔利!齐王目光短浅!看不清天下形式!秦\"远交近攻”很有效!齐上下君臣被收买!秦逐渐占绝对优势!天下患恐秦症!五国伐齐后齐一下子哀落,再未雄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